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当朱瞻墡知道朱高炽令自己即刻回京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懵的。

时不时的抬头看看身前传令的军士,时不时的低下头,看看手中的手谕。

“可还有口谕?”

“回殿下,没有!”

“京城可是有事发生?”

“京城一切如常!”

“那陛下怎么让我即刻回京?没说怎么回事?”

小兵抬起头,一脸茫然的看着朱瞻墡。

“殿下,我只管传令啊,此间内容,无从知晓啊!”

朱瞻墡一拍脑门,暗骂自己糊涂了。

而这时,一旁的武安侯郑亨则是凑了上来。

“殿下,可是有不解之处?”

对啊!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身边不就有个职场活化石吗!

将手中信令递给郑亨,朱瞻墡不解道:“陛下命我即刻回京,却不曾言明所为何事,我这一头雾水啊……”

快速将手中信令阅览一遍,只是略一沉吟,郑亨便看着传令兵沉声道:“没你的事了,你先下去吧,好生歇息。”

“谢侯爷!”

待传令之人离开,郑亨眉头微皱。

“殿下,既然如此,倒也不必在意陛下是何深意,还是按照旨意早日回京的好。”

“可我事还没办啊!”

朱瞻墡也是想回京的,繁华的京城,定然好过荒凉的边镇。

但眼下不是时候啊!

朱六还没来!

朱瞻墡就算回京,也得安排好出关探路的事啊!

好不容易搞定了金忠这个带路党,断然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啊。

此去,从宣府到漠北的小海,也就是贝加尔湖,其路迢迢,一来一回,还不知道得耗时多久。

现在带着金忠返京,那不就全耽搁了吗?

然而郑亨闻言,却是缓缓开口道:“殿下,陛下的旨意,是断然不能违背的。

至于探路之事……”

见郑亨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朱瞻墡不由得好奇道:“老侯爷,这时候就不要绕来绕去的打哑谜了。”

“殿下,你和忠勇王尽管回京复命,将他那个侄子留下来,待北上探路的人马到了之后,我自安排好此间事宜。”

听到郑亨这么说,朱瞻墡不由得微微挑眉。

郑亨这就是心知躲不过,便索性加入,还要出力,而且是出大力!

“一切,都是为了除漠北隐患,老侯爷辛苦了。”

“既如此,又何谈辛苦二字,都是老臣该做的。”

“我那姐夫终究是要袭爵的,郑熙还在家读书,没什么差事吧?”

郑亨的长子郑能,其妻袁氏,是朱棣的女儿永安公主的长女,所以论辈分,朱瞻墡叫郑能一声姐夫也是对的。

朱瞻墡这话一出,久经官场的郑亨立马懂了朱瞻墡是什么意思。

“只读了几本书,功名都不曾考取。”

“郑嘉也无事吗?”

听到朱瞻墡又提到了小儿子,饶是老成持重的郑亨,脸上的笑意,也是难以自抑。

“整日里深入简出,无所事……”

“是吗……”

朱瞻基点了点头,随即话锋一转。

“那这宣府事宜,可就拜托老侯爷了。

不日,便有人前来,还请老侯爷为他们准备好出关事宜。”

“这是自然,殿下尽管放心!”

迟来的金忠,只躲在门外听了片刻,脸上惊讶的表情便彻底凝固。

不是说汉人讲话多隐晦吗?

这位五殿下怎么这么直接?

这就承诺封官许愿了?

说好的含蓄呢?

一边想着,金忠慢慢踱步,出现在了二人视线内。

“忠勇王来了,正好,收拾东西,回京受赏!”

金忠前脚刚进来,屁股还不等坐热乎,便被朱瞻墡拉着向外走去。

“旨意是让我们回京的?”

“没错!”

“那布里亚特的事也只能暂且搁置了……”

一边说着,金忠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惋惜之色。

不过这表情,朱瞻墡越看越他妈假,越看越做作。

善解人意的朱瞻墡轻拍金忠的肩头。

“忠勇王,不必可惜……”

“都怪末将,若是早日安排好诸多事宜,也不至于到此时被搁置了下来……”

“不怪你……”

“待日后再有机会,我必然……”

话说到一半,金忠发现不对劲了。

两人回京,北去布里亚特的计划被搁置,这位怎么还笑的出来?

“不必日后!”

朱瞻墡脸上笑意不减,轻拍金忠的肩膀。

“你我只管回京,把你侄子把台留下来,让他配合武安侯就好了。

北去布里亚特的商队不日到达,算起来,我们回京的路上便能遇到他们。

等他们到了宣府,便让把台安排好你们的人手,带他们出关,北上!”

还是没躲过!

“如此也好,如此也好。

若真是耽误了殿下的事,末将真是愧疚难当啊……”

“诶~”朱瞻墡正色道:“不是我个人的事,是朝廷的事,是国家的事,是为了这天下!”

听闻此言,金忠连连拱手道:“是,是,为了社稷!”

金忠脸上带笑,附和着朱瞻墡,只不过,心里却是比黄连还要苦。

原本,朱瞻墡是不着急回京的,朱六一行人北上出关,一些事情,不亲自盯着,终究是有些不放心。

但现在,朝廷的旨意来了,朱瞻墡无力抵抗,只得接受返京事实。

不过,朱瞻墡的无奈心情,也没有维持多久。

当朱瞻墡一行人安排好一切事宜,离了宣府,再次来到洋河边的时候。

当其看到洋河上漕运船只的时候。

朱瞻墡返京的无奈与迷茫,便开始变成了迫切。

其中,还夹杂着一丝执着!

因为朱瞻墡突然想起一件事。

一件一直以来,都被久居深宫,不涉朝政的朱瞻墡忽略的事情!

新帝登基,洪熙皇帝朱高炽与永乐大帝朱棣,这亲爷俩,却在执政理念上,有着很大的不同。

永乐穷极一生,都在为了建功立业,向天下证明自己比建文皇帝强,而折腾——在江南富户看来,就是折腾。

折腾军队,折腾大臣,折腾百姓。

一次又一次北伐,一次又一次下南洋。

朱高炽不同,朱高炽宅心仁厚,主张与民休息。

不重视外功,而着重于内政。

所以,永乐时期的很多国策,洪熙皇帝朱高炽都会废除。

如此一来,随着政策的废立,朝廷便会出现一大批不良资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