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医术浅薄,感受不到蔡公之脉。”
典沐幽幽的声音传遍整个正堂,而这番话也成功的将众人轰了个外焦里嫩。
闻言,戏志才脸上的笑意瞬间凝固,看向软榻上那道身影的眼神里满是不可置信。
不是,人真没了?
戏志才没忍住又看了两眼,蔡邕的身板看着很结实,而且在入堂以后的精神气也很足,他实在没想到就这么轻轻一倒,啪,人就没了。
这会他也有些慌了。
一尊名满天下的大儒死在幽州府衙里,消息传出去这天下士子的唾骂声还不得把他们淹了。
更何况,门外还有两千多号蔡邕的小弟,府衙配备的侍卫还不到五十人,这要是冲进来,还不等调兵就得把小命留在这里。
他辛苦了这么久,还不等享受就得憋屈而死,这可太冤了!
正欲开口间,卢植低沉的叹息声响彻正堂:
“伯喈啊,你放心的去,昭姬我会替你找个好人家嫁出去的,安心去吧!”
话音落下,卢植的眼角已然带上了泪花,哽咽道:
“使君,伯喈的丧事是避不开昭姬的,我们不妨尽早处理了后事?”
“对了,我要自己坐一桌。”
说罢,像是为了增加说服力一般,卢植拉起蔡邕的袖口给自己擦了擦眼泪,一副我俩是铁哥们的模样。
典沐闻言瞟了一眼,又看了看或多或少都带着些许慌乱的众人,一时有些不明所以,道:
“处理后事?处理哪门子后事,谁死了?”
卢植:……
戏志才:……
阎象:……
众侍卫:……
闻言,卢植怒了,而愤怒的结果就是双手猛拍起身,右手颤颤巍巍的指着典沐,道:
“典子瑜,今日伯喈在你这里失了性命,难不成一场丧事你都不愿办理吗?”
愤怒之下,卢植彻底忘了他前面的不是平时所用的案几,也不是软榻,而是今日最大的倒霉蛋,蔡邕。
卢植的两只双手先后拍在了蔡邕的腹部和某处。
而刚悠悠转醒睁了半张眼皮,还没来的及出声的蔡邕、在感受到某处传来的那股撕心裂肺的疼痛,一声不吭的又晕了过去。
这次是疼晕的。
卢植说完又后悔了,没忍住一把拍在额上。
这死嘴,今天怎么就不听使唤呢!
但迟迟没有得到该有的回应,卢植抬头看去,只见正堂门口处的典沐满是复杂的看着他,几欲开口都没有说出什么。
见此,卢植难免有些疑惑。
在他印象里的典沐是个杀伐果断、睚眦必报的主,但是现在看他的眼神里全都是同情,怜悯的目光,甚至还夹杂着一丝惋惜和害怕。
卢植肯定自己没有看错,他敢肯定典沐的视线压根没往蔡邕身上去,而是直勾勾的看着他。
也就是说,典沐是在惋惜和同情他!
卢植看不懂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蔡邕,他也没做过什么有损形象的言行,那这惋惜是在惋惜什么?
难不成,这其中还有其他隐情?
抱着这样的心思,卢植又回头看向戏志才和阎象,两人的目光同样是复杂的不行。
而这时,阎象没忍住朝着典沐的方向迈出一步,而他立定后,身前半步就是已经陷入懵逼的卢植。
当然,阎象虽然与众人不熟,但他知道自己的使命和理想,他脸上的喜色压根遮挡不住,道:
“使君,我幽州无祸矣,此次真是多亏了卢师!”
戏志才也跟着补刀子:
“多谢卢师,卢师大义!”
卢植疑惑,卢植不解,卢植懵逼,卢植在低头看了一眼后恍然大悟。
原来,这不是案几!
怪不得手感软乎乎的!
原来是蔡邕啊,怪不得手不疼呢,呵呵!
等等!
蔡邕!
卢植脸色骤变,以他的智慧只在刹那便想明白了两人的意思,旋即面色不善的看了两人一眼。
好家伙,这是直接把锅甩给他了呀,这样一来幽州官方只需要给他扣起来,名声反而会更好。
旋即卢植暗骂一声:玩政治的心果然都脏!
遂伸手摸向腰间但摸了个空,卢植脸色顿时难看了起来。
他忘了入堂时佩剑留在了侍卫那里。
另一边的两人相视一眼,脸上的笑意更加浓厚。
面对三人的小动作典沐没有过多理会,在短暂的观察后,他算是看明白众人最开始是被他刚才的那句话吓的。
对此,典沐哭笑不得,他明明已经在尽可能的当个正经人了,但在兄弟二人身边反骨仔当多了,下意识的就把职业习惯带了进来,却没想到干了坏事。
思绪通达后,典沐摇头失笑道:
“是沐说错了话,蔡公没事,只是情绪紧张,一口气没提上来这才导致的气急攻心,倒是无大碍,休息一会便可。”
“呼~”
刚才还剑拔弩张的三人闻言瞬间变得和睦起来,卢植苦笑一声,道:
“使君日后说话万万不可再大喘气了,植这已过耳顺的年纪可受不起如此摧残了。”
典沐的信誉风评很好,几人也不认为他是在信口开河,不然在刚开始典沐说蔡邕暴毙的时候就不会听信了。
“只不过…”
对于卢植的建议典沐没有理会,吐出三个字后犹豫着要不要将剩下的部分讲出来。
要是讲出来的话,蔡邕醒来后不会宰了他吧?
想到这里,典沐心头微微发怵。
卢植刚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急切道:
“莫不成还有其他影响?”
他是真的不想再受到摧残了,他只想赶紧把事情处理撒丫子跑路,他想回涿郡了。
典沐瞥了他一眼,低头思索了一番后觉得这种事情还是说出来比较好,大儒这张金卡,他还不想过早失去。
遂道:
“虽然蔡公无甚大碍,但这以后还得找有劳卢师照料。”
卢植更迷糊了。
无甚大碍?
那为什么还得他亲自照料,蔡邕又不是没家。
“沐刚把脉时便注意到了,蔡公身体好的太过了,正所谓物极必反,若是以后不注意修养,恐怕易得脑风啊!”
虽然实际是三高,但典沐还是尽可能的以这个时代的风尚解释了出来。
是的,没摸出脉搏的原因是,蔡邕肉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