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行事,
绝不会无的放矢!
握着青铜傩面,许多事涌上心头。
初次见面,对方扮做成都豪客,跟随他们上万州城外天生城,不动声色解决邪物…
第二次见面,是个贪吃的老饕…
似乎每次相见,二郎都在变化。
他是游离于人群外的孤独者,也是行走于人间的神祇,最终化为杨戬登神离开。
很多事看似古怪,都有目的。
就像当时主动接过傩面,有人还觉得其不靠谱,实则是彻底掌控川主神职,才有后来汇聚千年香火,重新镇压九鼎,解除劫难。
忽然,李衍想起了三十的那个晚上。
他们于河岸就着飞雪下酒。
谈了许多,也聊了许多。
他说对大罗法界很好奇。
二郎笑着说:“这有何难,到时我上去,瞧瞧是啥模样,再偷偷告诉你…”
莫非?
李衍心中一动,握着傩面,缓缓扣在脸
上。
然而,
什么动静都没有。
掐诀、存神、呼唤二郎神名…
青铜傩面始终没有任何异象。
或许,
二郎还没安顿下来?
李衍无奈,只得先将其收好。
这三样宝物,个个都有天大的干系,自然不能随意售卖。
还好,剩下的对他都没用。
比如血傩师的司刀、黑教喇嘛的尸陀林法袍、还有卢生的太乙分光剑,都是一等一的好东西。
他们用不上,正好可以交换。
除此之外,还有王道玄的在龙宫找到的玄鼋甲,留下一个做罗盘,剩下两个必能引起地师争抢。
还有他们从茶仙那里得到的灵茶。
那些个宗门长老,肯定愿意出大价钱。
零碎的,还有白家密窟里找到的一些灵材,虽比不上青城宝窖,但也有些稀罕之物。
说起来,他们手中的东西还真不少。
一些普通法教都比不上。
也不知能换到什么…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响起脚步声,随后一名青城道童叩门道:“李少侠在吗,灵云子师叔让我告诉你,掌教那里有请。”
“好,马上就去。”
李衍一拍脑袋,这才想起上山时,灵云子说青城掌教辰空子有事找他。
诸事杂乱,差点忘了赴约。
李衍不敢怠慢,连忙出门。
在道童带领下,他们离开朝阳洞,直接往祖师殿而去。
如今天气变化,比往年冷得多,山上还是寒雾笼罩,群山都被映成黑色。
走在山道,好似行走于水墨山水画中。
李衍一边走,一边打听开窖大会的消息。
如今的他,在青城山是贵客,小道童也不隐瞒,将知道的一一讲述:
“大会地点在天师洞,宝库入口在丈人峰,那里有天然溶洞,亦是洞天窍穴,经阵法加固,洞壁刻《五岳真形图》,分“金木水火土”五窖封存…”“头一日要启坛祭天,做法事验窖,随后掌教会请各派议事,赴宴…”
“次日开窖取宝,第三日则会在上清宫售卖交易,听说还有高手帮忙鉴宝…”
“明日祭天在辰时,李少侠可别误了时辰…”
听着小道童诉说,李衍若有所思。
这一套流程,和当初华山开窖大会差不多,只是宝物等级和规格提高不少。
最让李衍注意的,是第一天的会。
人道变革在玄门之中,已不是秘密。
恐怕,就是商议如何应对此事…
就在他思索间,二人已来到祖师殿厢房。
还未靠近,便听得里面传来辰空子爽朗笑声,“哈哈哈…大人却是风趣。”
还有外人?
李衍听到后,顿时眉头一皱。
他们是前天到达青城山,虽说已是晚上,但他安顿好后,还是第一时间拜访了辰空子。
这次解除九鼎之灾,同样是帮了青城,毕竟他们是玄门正教,有镇压一地之责。
若卢生成功,青城也会颜面扫地,麻烦不断。
辰空子当时已表示过感谢,好处会在开窖大会给,还暗示今后遇事,青城会帮忙撑腰。
之前山下,便已明着偏袒他。
按理说,该给的已经给了。
突然相邀,莫非是因为这外人?
李衍提起警惕,靠近厢房后,不动声色朝着敞开的红门往里望。
果然,里面还坐了一名中年人,头戴三梁进贤冠,身着绯色大袖袍,胸前缀孔雀补子,五官方正,三缕长须垂胸,颇有气度。
朝廷的人,
还是三品大员?
李衍心中升起好奇。
朝廷的人来,并不稀奇。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玄门正教的标志,是掌控国家祭祀,占据洞天福地,自然也要上供,且低价卖给朝廷一部分。
上次华山大会,同样有朝廷的人来。
但找自己做什么?
“李小友,快请进。”
辰空子自然早已看到,招呼他进去后,便微笑道:“贫道介绍一下,这位是礼部侍郎裴宗悌裴大人,亦是玄祭司主事。”
李衍心中一凛,抱拳道:“见过裴大人。”
玄祭司,便是朝廷管理玄门的衙门。
像他们的道牒,都要在玄祭司登记造册,
天下玄门的洞天福地,同样要登记,一些大教宫殿建造,也往往要通过玄祭司…
可以说,在玄门地位举足轻重。
开窖大会,主管玄祭司的侍郎亲自前来,多半是因为人道变革之事。
短短时间内,李衍已想通了很多事。
“免礼,李少侠请坐。”
这位礼部侍郎裴大人说话倒也客气。
待李衍坐下,道童上茶后,他才点头道:“李少侠的名字,本官去年便已听过。”
李衍心知,多半是赵长生之事。
毕竟此人的线索是他发现,长安太玄正教与他关系不错的罗明子,还因此被调入京城。
果然,这裴大人面色变得凝重,“赵长生这妖人,大宋时便四处作祟,前朝加入金帐狼国,如今又兴风作浪,陛下很是重视。”
“本官此次前来,一是主持开窖大会,二也是奉皇上之命,前来调查此事…”
果然,还是为九鼎而来。
李衍无奈,只得将事情又讲了一遍。九鼎出,天下震动。
除去申三酉,他已和辰空子说了一遍,没想到这礼部侍郎还要亲自询问。
当然,他也理解。
每个人屁股不同,知道的情况不同,对于此事的态度也不同,或许有不同视角。
果然,这裴大人听罢后陷入沉思,又忽然开口道:“那卢生可曾说过,测算九鼎地脉运行的方法?”
李衍摇头道:“在下不清楚,但赵长生肯定清楚,将他抓住,或许能问出。”
“嗯。 ”
这裴大人微微点头,似乎心中有了计较,不再多问,而是抚须笑道:“此事暂且不提,本官来此,还顺便帮人捎封信。”
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递出。
李衍接过后,看了几眼,顿时满脸欣喜,“严兄中了状元?”
这封信是严九龄所寄,对方已高中状元。
“是啊。 ”
这裴大人也抚须微笑道:“九龄学识不凡,初次进京,便得皇上欣赏,他也是争气,殿上对答自如,中枢的几位大人,也称赞不已。”
九龄?
叫得这么亲热…
李衍心中一动,“不知大人与严兄…”
裴大人微笑道:“九龄得陆鸿渊欣赏,已拜
入其门下,算是本官师侄吧。”
好嘛!
李衍听罢,暗自吃惊。
陆鸿渊是谁?
明德武馆馆主、曲阜孔家女婿、精通形意、八卦、太极,三拳合一,融入儒门浩然气,成为神州十大宗师,亦是儒教领袖之一……
在其身上,有太多的传奇。
严九龄这小子,真是一入京城便飞升啊。
他是普通人,还拜入陆鸿渊门下。
多半是被儒教看中了。
裴大人继续抚须道:“九龄一心想去新成立的乾坤书院,皇上已经应允。”
“他听闻你受工部元大人相邀,已加入乾坤书院,因此特意让本官带话,乾坤书院开院之日,一定要前往京城相聚。”
李衍心中一动,询问道:“日子定下了?”
他清楚严九龄为人,肯定不会为了单纯的好友相聚,就要他千里迢迢赶往京城。
乾坤书院开院,肯定有什么好处不容错过。
“定下了。”
裴大人点头道:“皇上对此十分重视,亲自
选的日子,就在清明之后。”
清明之后…
还有一个月。
李衍合计了一下,拱手道:“在下定会前往。”
说完这些后,裴大人便低头喝茶不语。
李衍也不是傻子,知道这二人还有话说,当即告辞离开。
回到朝阳洞,他又将此事告知众人。
“京城?”
沙里飞乐道:“早想去见识了,但赵驴子兄弟还下落不明,总得先找到人。”
“那是自然。”
李衍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杀机,“那地龙子说话时心跳不对,肯定隐瞒了些事,开窖大会后,咱们就带着他前往豫州,看看是谁在捣鬼!”
……
次日,天色尚黑,李衍几人便已出发。青城山岚雾缭绕,天空不见星月,整座山一片漆黑,只能看到一盏盏灯笼,在山间闪烁。
赶到天师洞时,远处露出少许晨光。
天师洞朱漆山门铜钉,在晨光中泛着冷光。
八十一级青石阶,被清扫的一尘不染,橙光混着灯笼烛光,照亮了那“古常道观”匾额。
前来观礼的人,都已经聚齐。
僧道俗皆有,黑压压一片,人头攒动,但却没有人说话,只是肃穆望着远处大殿。
这里是起坛祭天的场地,早已经过布置。
只见主殿穹顶,垂下七十二道玄色经幡,正中青铜八卦香炉,吞吐着沉水香的青烟,角落里未燃尽的烛泪,在供桌上堆成暗红色小山…
显然,祭祀的准备仪式昨晚就已开始。
咚!咚!咚!
随着晨钟敲响,代表辰时到来。
但见一名身穿黑白法袍的老道阔步走出,高声肃穆道:“吉时已至,开坛!”
李衍认得,这是青城长老朱青子,为人古板,凡事讲究法度,是山上负责祭祀礼仪之人。
随着他一声唱和,顿时鼓乐声响。
大殿外,六层法坛早已搭好,主坛立张道陵金身神像,七星灯阵环绕法坛,九重法旗按八卦方位插列,象征“天地人”三才。
所有的布置,都十分严谨。
鼓乐声中,青城掌门辰空子走出大殿。
他身着教着绛纱法衣,头戴莲花冠,手持天蓬尺,率十二高功、二十四名道人登坛。
噀水起坛、步罡、踏斗,诵《青城秘祝》:“玄元开泰,五岳朝真;宝窖千载,福泽苍生…”
过程很繁琐,但却没人不耐烦。
一是干扰法坛安静是规矩,普通人还好说,修士胡乱喧嚣,就是打青城派的脸。
另一个,就是玄门中人对于天地的敬畏。
诵经结束后,辰空子又焚“五色通神符”,以素仿三牲、灵茶、蜀锦祭张天师。
张天师入蜀弘道,同样是青城祖师之一。
这里的祭天仪式结束后,众人又移步,浩浩荡荡前往丈人峰。
丈人峰是青城最高峰,还有个名字“赵公山”,相传是赵公明修炼之地,也是李衍当时闭关建楼之地。
当然,他们并未前往洞天,而是顺着主道,直奔山上宫阙。
这里同样搭建起了法坛。
众人站在山坪之上,但见周围陡峭如削,山峰呼啸,对面天仓洞入口的藤蔓被山风掀起
时,便会露出石壁上赭红色的“第五洞天”篆刻。
这里的法事,同样时间不短。
待到午时阳气最盛时,十二高功手持降魔剑,列北斗阵,步罡踏斗引雷诀。
在辰空子带领下,剑尖齐齐点向天仓洞。
“敕!”
一声呵斥,对面洞内紫气喷涌如龙。
山间松柏涛声呼啸,旁观修士皆感罡风扑面,耳闻隐有金铁交鸣声,好似昔日仙人遗留剑气鸣响。
那礼部侍郎裴大人同样守在法坛旁,见洞内喷出紫气,当即上前,手持锦帛高声道:“封印无损、宝气充盈!”
听到这话,不少人都松了口气。
与华山金属居多不同,青城山宝窖内模仿五岳真形图,建造金木水火土五个大窖。
毕竟是从宋朝至今,期间屡经战火。
弄不好,整个窖藏都会出事。
紫气青烟冒出,就代表窖藏完好。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太玄正教各院,都会派人前去确认,以免被妖情污染。
待一切结束,辰空子才宣布:“吉时已定,明晨开窖,诸位,还请移步上清殿。”
不少人听到后,都打起了精神。
谁都知道,这次大会不同寻常,玄祭司的主事都亲自前来。
人道变革下,玄门何去何从。
今日或许就能有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