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刻。
京城卫视。
《我爱记歌词》栏目组的人一直在庆功,张烨以前的几个老同事们也在为《舌尖》惋惜,在提张烨可惜。
“就差一点了。”小吕攥拳道。
大飞道:“上周要是运气好一点,没准《舌尖》真就不是并列第一了,真就谱写一段属于纪录片的从没有过的崭新历史了,就差一点点呀!”
侯哥道:“唉,现在《翩翩起舞》彻底火了,《舌尖》也没机会了。”
董杉杉却纳闷道:“《舌尖》收视率为什么比其他节目出来的都晚?而且要晚这么多?这有点不正常吧?”
这时,胡飞的电话响了。
接了这个电话后,胡飞就愣住了,放下手机,半天没言声。
“嗯?”
“胡哥?”
“胡哥,怎么了?”
小吕大飞等人都问。
栏目组其他十几个人也纷纷看来。
胡飞瞅瞅众人,嗓音干巴巴道:“《舌尖上的中国》第三集收视率——2。36%!当日、当周、当月电视节目除新闻类……收视率全国第一!”
刚还热闹庆功的办公区蓦然一片死寂!
……
某电视台。
《歌唱秀》栏目组。
“走,开个庆功会!吃大餐!”
“领导英明啊!哈哈!”
“下一期咱们争取再上一层楼。”
“这期的《翩翩起舞》幸亏爆发了,拿了个1。52%的收视率,不然咱们娱乐类节目的脸面啊,就全让纪录片给踩在脚下喽。”
“本来就是不可能的事。”
“对啊,上周的奇迹不会有第二次的。”
“张烨能把纪录片做成这样,其实已经很逆天了,第一他们是别想了,但第二名第三名他们还是能拼一拼的。”
忽然有人道:“周五的全国电视节目收视率排名送来了。”
“哈,怎么这么晚啊?”
“因为《舌尖》一直没统计出来啊。”
“看看咱们第几。”
“我看看啊。”
然后,当看到那份周五全国收视率表格的时候,办公室里突然鸦雀无声。
……
京华时报。
娱乐版办公区。
很多媒体工作者正在说说笑笑地写稿子。
“这次《翩翩起舞》收视率第一,张烨的粉丝还不知道得怎么闹呢,唉,网上又得是一片腥风血雨了啊。”
“张烨那帮粉丝跟张烨一个模样,太能捣蛋了!”
“快点写吧,马上就要交稿了,下午的新闻必须上这篇。”
“明白,已经写一半了。”
“这期标题就定《翩翩起舞勇夺第一》?”
“可以,先定这个吧。”
“呵呵,陈野熬了这么多年,总算是拿了个第一了,以前上半年是被《好声音》压着,被张烨压着,现在张烨被排挤到了纪录片频道,央视这边也没什么人跟陈野争了。”
“徐一鹏也终于在娱乐节目领域混出来了。”
在知道《翩翩起舞》收视率的那一刻,记者们其实已经开始写稿了,标题内容早就在脑子里定型了,从没有人想过会有别的可能。
但是这时候,一间办公室的门开了。
“都别停停吧。”出来了一个中年人。
“呃。”
“总编?”
“停停?”
“怎么了?”
大家都是一怔。
总编同情地看了看正在写稿的那几人,“这次收视率全国第一的不是《翩翩起舞》,是《舌尖上的中国》。”
众记者当时就疯了!
“什么?”
“不可能!”
“啊?您说啥?”
“《舌尖》?是《舌尖》登顶了??”
……
某饮料品牌公司。
总经理办公室内一片怒吼!
“《舌尖》最早要卖广告,是跟谁联系的?”
“韩总,是,是跟我。”
“当时他们提出多少钱?”
“好像是,几百万。”
“你傻-逼啊你?啊?你是不是傻-逼?”
“我……我也不知道一个纪录片能这么火爆啊。”
“你给我搞清楚!那是张烨的节目!有这个名字在,他就是拍一泡臭****,收视率也差不了!这种到手的机会你怎么就抓不住啊!还要你这个广告部门的总监干什么用?”
当初《舌尖》刚拍好的时候,张烨和栏目组的人就到处联系过广告商,很多都是曾经跟他们合作过的人,不过那时
谁都知道纪录片不会有人看,别说几百万的广告了,一百万他们都不会考虑的,所以当看到这一期《舌尖》的收视率居然比上一期更逆天,达到了2。36%,很多之前被《舌尖》栏目组联系过的广告商们悔得肠子都青了!
他们想静静。
也必须要静静。
……
在电视圈和媒体圈工作的业内人士是最先知道消息的一批人,大家的反应都差不多,但凡是知道消息的所有业内人士,都感觉自己疯了,感觉周围的人疯了,感觉全世界都疯了!
怎么会啊!
怎么能够啊!
怎么可能啊!
随后,消息在网上爆出!
周五全国收视率排名被发布了!
很多观众和网友跟无数业内人士一样,在知道了《翩翩起舞》的收视率后,早就知晓收视率已然没有悬念了,所以当看到这个排名后,当看到排名第一位置的那用黑体字写着的《舌尖上的中国》的时候,可以想象到那是怎样一种震惊!
《舌尖上的中国》,收视率2。36%!
比起《翩翩起舞》已经在第二期增长了很多的1。52%的收视率数字,高出了足足0。8%还要多!!
这种差距用第一名和第二名形容已经完全不能体现这份差距之间的概念了!
这是碾压啊!
这是彻彻底底地碾压!
这是彻头彻尾地吊打啊!
是的,是一部纪录片对一部综艺节目的吊打!!
网友们也疯了!
“我草!”
“瞎了我的眼啊!”
“我也瞎了!”
“你妈这也太猛了啊!”
“太爽了!太疯狂了!谁也拦不住《舌尖》了!谁也拦不住张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