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南渊道:“这里是异空间,和地理知识无关。”
诸葛蔓宁道:“青线蛙的后背,有一条青色的细线,从头连接到尾巴地方。”
易南渊用剑把怪物尸体翻过来,在青绿色的皮肤下,确实有一条青色细线,贯穿全身。
诸葛蔓宁高兴的叫道:“真的是青线蛙。”
她还没高兴一秒,易南渊的眼睛就已经瞪过来,“你再把它们引过来,我就不管了。”
诸葛蔓宁吓得连忙捂住了嘴巴,不敢说话。
易南渊想了想:“我们先退回去。”
两人沿着来时的路,退出十几米,离草地远了一些。
这时易南渊低声道:“你把青线蛙的所有资料都告诉我,越详细越好。”
诸葛蔓宁嗯了一声:“让我先想一下,我记得当时我背过的。”
易南渊没有催她,差不多半分钟后,诸葛蔓宁终于把青线蛙的所有信息都想了起来。
诸葛蔓宁压低着声音,像背书一样把资料背出来,“青线蛙,一般出现在夏国西部,它们喜欢居于草地和溪流边上,属于群居性怪物,一般数量在五十至两百之间。”
“它们的特点是皮肤硬,硬度可以和初级合金相当,速度极快,对声音较为敏感。视力方面极为特殊,看不到静物,却对快速移动的物体特别敏感。”
“它们的爪子和皮肤一样,很坚固,可以在三至五下内撕开初级合金甲。”
“青线蛙的致命弱点在下巴处,但是不容易被攻击。”
“这就是青线蛙的资料,我说完了。”
诸葛蔓宁弱弱的看着易南渊的表情,见易南渊没有不耐烦,这才松了口气。
易南渊通过诸葛蔓宁说的资料,和自己刚才观察到的情况,制定着战斗方式。
目前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走过这片草地。
所以草地里的几十只青线蛙,是自己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不解决它们根本走不过去。
而且为了防止意外,还要给自己留下退路,所以不可以挑三拣四,要尽可能的全部杀光。
易南渊问道:“青线蛙对光线敏感吗?”
诸葛蔓宁摇摇头:“不知道啊,资料里没说。”
好吧,真是块读书的好料子。
易南渊不再浪费口舌,“把你的合金剑给我。”
诸葛蔓宁奇怪道:“你要做什么?”
虽然满心疑惑,可她还是很听话把合金剑交给了易南渊。
易南渊说道:“我的剑卷刃了,怕一会杀得不够利索,你的剑拿来备用。”
诸葛蔓宁小心翼翼问道:“这么多青线蛙,我们真走得出去吗?”
易南渊把剑背好:“除非你想死在这里,要不然就要试一下,你有带吃的吗?”
诸葛蔓宁摇了摇头:“没带。”
易南渊嗯了一声:“我带了一些,但不能分给你,你要么就饿肚子,要么就吃蛙肉。”
诸葛蔓宁问道:“这里怎么生火啊?”
易南渊看了她一眼:“生什么火?当然是生啃。”
诸葛蔓宁瞪大了眼睛看着易南渊,仿佛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竟然让自己生啃青线蛙,想想就血淋淋,怎么可能做到。
“那我还是选择饿着吧!”诸葛蔓宁果断做出了选择。
易南渊点点头,“你再后退点,我先过去,招呼你了再过来。”
此时易南渊已经是她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诸葛蔓宁要多听话有多听话。
小心翼翼又退出了二十多米,直至易南渊点头,她才停下来。
她朝着易南渊比出一个加油的手势,看着易南渊朝着草地走去。
青线蛙所在的每一个位置,都被易南渊看在眼里,包括它们的动作,都十分清楚。
一只只青线蛙匍匐在草地里,脖子微微缩着,把自己的致命弱点牢牢保护起来。
草地随着微风摇晃,青线蛙却是一动不动。
“每只青线蛙相隔大约都有十余米,我只要选择合适的角度一路清理过去,就不成问题。”
“它们对声音很敏感,交战的动静过大必然会惊动它们,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击必杀。”
“它们对静物不敏感,对快速移动的物体很敏感,其实应该就是对快速的光度变化比较敏感,这样一来,光能枪应该不能用。”
“既然如此,那就以身为饵吧,应该可以一击秒杀,而且不会有太大的动静。”
易南渊已经有了决定,如果不能一击秒杀,就立即退后转移战场。
根据青线蛙的分布,易南渊计算出了一条最佳路线,能给自己留下足够的后路。
他以一种极慢的速度,朝着最近的青线蛙走去,他走的很慢,比正常速度至少慢了两倍,就像是慢动作一样,尽可能不引起光线的剧烈变化。
易南渊来到一只青线蛙面前,两者距离不足五米,他看着青线蛙,青线蛙明明长着一对大眼睛,可却视易南渊如无物,根本没看到。
只要易南渊不动,而且不发出声音,它就不会发现。
手中的剑握紧,剑尖慢慢朝上做好准备,随后易南渊轻咳了一声。
咳声很轻,基本上超过三五米就很难听见,可五米开外的青线蛙,却闪电般直扑过来。
青线蛙的动作无声无息,而且它们的颜色和草地太像了,换成别的准武者,十有八九要吃亏,甚至惊慌。
一旦在这里惊慌,那迎来的将会是大量青线蛙的围攻。
易南渊早有准备,身体微微一蹲,同时剑尖向上刺出,刺入它的致命弱点。
剑尖轻易撕开了青线蛙下巴处的皮肤,然后刺了进去,易南渊接着长剑一甩,将青线蛙甩到二十多米开外的地方,正好掉在他来时的路上。
青线蛙在地上挣扎了一会,终于没了动静。
诸葛蔓宁看见易南渊干脆利落的杀死一只青线蛙,差点忍不住欢呼。
还好反应够快,左手捂着自己的嘴巴,右手握着拳头不断挥舞,好像比易南渊更加兴奋。
易南渊此时神情冷静,他回想着刚才的那一剑:“还可以再提早一些,刚才差点就错过了机会,速度可以再快一点,那样声音就会更轻。”
他总结着自己的不足,继续朝着下一只青线蛙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