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抗战也太真实了 【正版无广】第61章 八个班

作者:白担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6:21:15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问题的关键是。

陈建原本预计是扩军之后,九班的兵力达到45人左右,这也是在保证战士们的伙食供应,训练所需的前提下,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字。

最多的话也不能超过60人。

否则,战士们的训练、生活条件,肯定会大幅度下降。

到时候别说是顿顿大米馒头,蔬菜鲜肉了,能填饱肚子就算是不错了。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会是整整80人的队伍,按照这个兵力,原本够吃一个月的粮食,能顶半个月就算不错。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

就像是什么呢?

一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忽然多了一群半大小子,嗷嗷叫着要吃的,越发的雪上加霜了。

果然。

陈建还在头疼着呢,副班长王虎已经“杀气腾腾”地赶了过来——谁管家谁暴躁,王虎指着陈建的鼻子便骂了,连班长也不喊了,“陈二狗,你小子疯了不成?怎么一口气招了这么多兵回来?

按照眼下新兵的规模,就咱们储备的物资,恐怕连一个月都顶不住。

再加上训练,照这么下去,咱们迟早会被后勤拖垮不可!”

这是摆在面前的最大难题。

但陈建的性子,一向是“发昏当不了死,活人岂能被尿憋死!”

他干脆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道:“新兵们来都来了,驻地的位置也暴露了,多少乡亲们还都看着咱们的发展呢!

这总不能再把人送还回去。

一个排的队伍是养,一个连的队伍也是养。

再想办法就是了!”

王虎无奈道:“还能有啥办法?80张嘴巴等着吃饭呢,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而且新兵们的训练也是个大问题,这些新兵同志基本上都是农民出身,平时连枪都没摸过。

想彻底形成战斗力,恐怕还要很花点功夫。”

陈建道:“没招!眼下只有两个路子,开源和节流。

一方面削减用度,降低全班的伙食标准,包括训练的标准,也得往下降一降。

另一方面,还得想办法多搞搞副业,补贴家用,并进一步扩大咱们的游击区,组建更多的两面政权

战士们平时训练之余,同样要投入生产,不说是成熟期太长的粮食之类,这各类蔬菜多种一些,也能稍微解决点吃菜的问题。”

除此之外。

还有一个问题。

王虎开门见山地提出:“咱们九班是一个班的编制,现在却硬生生地拉出了80人的队伍,指挥管理方面就出了情况了。

总不能一个班长,一个副班长,就把80号人的队伍管过来了。”

“但是咱们没有上级的授权,总不能自己扩编吧?”

陈建闻言,却是轻松地笑了起来:“这好说,咱们班的编制不动,80号兵力均分成8个作战小组,每组10人左右,安排一个组长,一个副组长,然后再由咱们两个统一进行指挥,这问题不就解决了!”

王虎听得发愣。

好半晌才反应过来,错愕道:“好你个老陈,可真有你的,这哪是八个作战小组啊!分明就是八个班。

你小子都快赶上咱连长了。

咱们三连统共才九个班,你倒好,一个班长,还是代理的,居然拉出八个班来!

连长要是知道,怕是要跳起来骂娘了!”

陈建道:“你这个副班长,不是也快赶上咱副连长了?”

王虎恍然道:“对啊!”

他忽地坏笑:“你说回头见了排长,他是不是还得给我虎子敬个礼呢?”

陈建道:“你可拉倒吧,不踹你就算不错了!”

两人说着,禁不住笑了起来,三言两语之间,倒是格外生出些豪壮。

陈建给王虎画了一张饼,又大又香的一张饼——“虽然养活这将近一个连的队伍有些难度,但咱们也不是一穷二白,总还有些家底,更何况还有你这个后勤司务长在呢!

真要是能把这80号带出来。

训练出和咱们最初16人那样的水平。

彻底打响咱们九班的名声,一个班就能把这一带的鬼子打的嗷嗷乱叫,屁滚尿流。

鬼子伪军听了你王虎的名字,说不定都能吓得发抖。

虎子啊虎子,这可是军人的最高荣耀!”

“回头别说是连长了,就是咱们团长见了你,都得竖起大拇指,夸一句好样的!”

最终,王虎是飘飘然地从陈建的屋子离开的,离开时郑重承诺:“班长放心,这后勤工作,我一定给你做好喽!”

“去吧,虎子同志!”

“是!”

……

呼哧——

望着王虎逐渐走远的背影,陈建长舒了口气,总算是给忽悠住了。

时至今日,陈建也算是体会到了部队发展的艰难。

以八路军深受百姓爱戴的民众基础,最难的部分从来都不是招兵,而是招收了新兵之后,怎么养活部队,怎么训练部队,怎么将部队形成战斗力。

陈建如果不是有系统基地的帮助。

也绝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4人队伍,硬生生地发展到80人的规模。

说起来,像亮剑中的李云龙那样,能打仗,会带兵,还会搞副业,过日子,发展壮大部队的干部,真的是难能可贵的。

……

次日上午。

陈建让战士们给大王村、郭家庄,以及周边各游击区内的大小村庄的乡亲们带去消息:

九班暂时不招新兵了!

考虑到还有不少乡亲,也想加入八路军。

八路军干事们会在条件适合的各村,组建民兵部队,暗中训练发展,若是后续八路军有兵员的需求,会优先从民兵中选择。

“如此一来,将养活部队的压力,均摊到各地,民兵组建之后,由咱们干部指导训练,初步掌握一些军事基础,后续转入主力军也能更快的适应,成长起来。”

陈建在随后的九班军事会议上,这么解释道。

往后的日子主要是两个部分:

搞训练!

打鬼子!

训练方面,按照八路军的传统,老兵带新兵,由陈建,王虎,以及冬瓜、石头、冯大忠、冯保国、冯保民这些战斗小组的组长,以及副组长们,指导新兵们进行训练。

只是因为人多,资源有限的缘故。

这批新兵的训练,不管是伙食供应,还是实弹打靶之类的项目,条件都差的多了。

就拿实弹打靶训练来说。

考虑到资源的匮乏。

每人每月只剩下20发实弹射击量。

一周只有5发左右。

而当初冯大忠、冯保国他们训练的时候,每月的实弹射击训练量可是有近百发子弹,每周至少二十发。

训练的时候打出去的弹药,不说旁人了,战士们自个儿都心疼的直哆嗦——所以哪敢胡乱练的,每一发实弹射击都无比珍贵,全身心的投入训练。

这批“老兵们”为此感慨:

咱们当时真是赶上好时候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