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在勤恳办公了不到半个时辰,两个身影的到来打破了颇为安静场面。
“使君。”
“使君。”
两道苍老的声音不约而同的响起,赫然是蔡邕卢植二人。
声音刚散去,位于左侧的蔡邕便瞪了卢植一眼。
老小子,偷袭是吧!亏我这段时间好事都带着你!
卢植有些尴尬的撇头看向空地,对蔡邕的眼神控诉视之不见。
这墙可太墙了。
听到声音,典沐这才抬眼望去,旋即放下公文,笑呵呵道:
“蔡公,卢公,昨夜可还睡得安稳?快入座。”
关于蔡邕聚众上门的事情他已经知晓,不过他不打算直接借题发挥,而是想先看看二人有没有能为他所用的地方。
手上有他人把柄的时候,那用起来就要简单的多。
当然,这二人如果执迷不悟,一点作用都没有的话,典沐也不介意处理掉二人。
一旁的三人起身行了个晚辈礼便坐下继续办公,不再过多理会。
入座后,不等典沐开口,蔡邕便叹了口气,道:
“实不相瞒,老夫受使君之恩,本不应提及此事,可使君此举欺人太甚,无奈之下这才上门讨个说法!”
本来他都打算直接悄咪咪的跑路了,但刚走到府衙门口时,又听说戏志才趁他不在携礼上门求亲去了,这给他气的,脑子一热便登堂诉苦来了。
蔡邕不想踏入争夺天下这趟浑水里面,更不想把自己女儿推到火里,他只是想过舒舒服服的日子。
身为顶级智者,蔡邕很清楚大汉的秩序已经开始崩塌。
刘汉王遗留下来还摆在明面上的血脉,没有一只能拿的出手,要么庸碌,要么无征讨之心。
新的王朝必定会在现在和未来的诸侯中竞出,而在这其中,他最看好的便是袁绍和典沐这两只。
一个名门出身簇拥者极多,现在又恰逢入主冀州大地,可谓是只要开口便能得到无数资源支持。
另一个则是韬光养晦数年,只等一个理由或者已经有了理由便要挥师南下,宛如一把即将出鞘的利剑。
二虎相争,必有一亡!
刚进幽州的时候蔡邕并不看好典沐,但多日的观察后他发现,无论是民意还是战意,幽州的团结力度可谓是空前决胜。
哪怕是那些平时一粒米洒落都要心疼半天的豪强家族,也在这时带着各种物资进场,只有寥寥少数冷眼旁观。
其中那些和典沐有着各种利益绑定的豪强家族恨不得把家底掏空。
和典沐不合者,要么躲到边角,要么已经被典沐和豪强瓜分。
豪强:我们只是抠,又不是蠢,使君志向远大,自然是要搭上这趟船了,这世家的宝座,也该换人了!
在典沐前往讨董的时间里,幽州兵部的动作很大,只是那时天下人的目光都在诸侯会盟讨董之上,没人注意到这边而已。
蔡邕亲眼看着一辆辆载着兵器、甲胄、粮草的板车推往蓟城之外,在对着舆图看过后便能很清楚的知道去处,那是幽州和冀州交界之处的城池要塞。
而且他托人打探得知,这些地方无一例外都在修缮城防等各种设施。
很显然,这已然是做好了一场大战的准备。
蔡邕心里有一个很恐怖的猜测。
这一战若是真的打起来,很可能会直接确定北方霸主的地位,甚至进一步影响到天下的格局。
而现在袁绍刚入主冀州根基不稳,典沐只要在五年内发动战争,如果没有大的变故,幽州的胜率显然易见。
但即便如此,蔡邕还是不想趟进来,所以他来了。
闻言,典沐愣了一下,遂疑惑道:
“不知蔡公所言何事?”
关于戏志才上门求亲这事,他是真不知道,也没往这方面想。
反倒是独自饮酒作乐的戏志才在听闻此话后不着痕迹的抹掉嘴角的酒渍,握着酒碗的手却用力了几分。
蔡邕冷道:“使君遣人上门求亲,今又为何故作姿态佯装不知,莫不是敢做不敢认?”
说罢,蔡邕满是失望的望向典沐。
而听到这话的典沐如遭雷击般愣在原地,戏志才缓缓起身先后朝着典沐和蔡邕一礼,嬉笑道:
“此事我主确实不知,皆为志一人所为,若是蔡公有不满之处,志可赔礼矣!”
不等蔡邕给出反应,戏志才便一屁股坐下,像是没事人一样对着蔡邕挤眉弄眼,可谓是轻佻至极。
对此,蔡邕不做搭理,目光依旧死死的盯着典沐。
良久,典沐才苦笑开口:
“蔡公,此事我实属不知,又何必欺瞒与你呢?”
这事他是真不知道,也没有侍卫和官吏跟他提起过,更何况,他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先搞定北方啊!
谈情说爱这种事情即便要做,那起码也得等到北方一统之后再考虑了,他可没忘记头上还挂着一把能要命的东西呢!
听到典沐全然不知的回答,蔡邕确定他不是在逃避后脸色缓和了下来,紧跟着瞪了戏志才一眼,后道:
“既然是误会,解开了就好,对了,听闻使君建了一座藏书阁,老夫家中藏书亦有不少,不知可能得到一席之地?”
闻言,典沐笑了,这不就是他拐人过来最大的目的嘛,现在蔡邕愿意自己拿出,也省的再多费口舌了。
对此,典沐毫不客气的应下。
至于失不失礼,典沐只想说去他大爷的礼节,要是推诿一番让蔡邕转变主意真的不捐书了,那才是肠子都要悔青了。
却不料,见典沐这副不做作的反应,蔡邕脸色更好了,又试探道:
“老夫闲来无事。想找个地方教书,不知…”
“若是蔡公愿意,沐可遣人带蔡公挑选学府,如若不喜,可另建!”
典沐眼睛都不眨一下便应了下来,语气轻飘飘的仿佛在说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情,平静的毫无其他举动,语气虽平淡,但话里话外的自信却是格外显赫。
开玩笑,他筹备了那么多后手,只要人才归位便能推举开来,现在有人加入,那可不是易如反掌嘛。
蔡邕点头应下,再没有多说些什么,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卢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