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典沐率领军民赶回幽州的数月里,天下的格局同样在火热进行变动中,各地诸侯厉兵秣马出兵征伐,一时四方云动,混乱不止。
典沐离开后的第二天清晨。
联军大营,主帐。
袁术在几个幕僚的引导下敲定好思路,怀着激动的心情召集来了剩余的所有诸侯,当着众人面起身来到帐中,拿出袁绍送来的书信正色道:
“如今,皇帝被董卓挟持前往长安,我认为这只不过是一场大汉的小灾难,国家尚未陷入混乱,所以我打算复兴它。”
闻言,诸侯心中各怀所想,面上则是纷纷迎合,称赞袁术深明大义与赤子之心的大有人在。
袁术的一番深明大义的言行把袁绍整懵了,这完全不像是他认识的那个袁术,下一刻他就有一种不好的感觉,脸色变得有些阴沉。
‘这家伙,怕不是冲着我来的吧?’
以他对袁术的了解,能做出这么反常的举动,八九不离十就是冲着他来的。
台下听着众人的恭维,袁术脸上的得意丝毫不加以掩盖,嘴角像是压不住般疯狂上扬。
待恭维声弱了几分后,袁术才想起自己是来做什么的,遂指着袁绍冷笑道:
“昨日你传信给我,我本以为你是想好了计策要与我一同征讨逆贼,却不曾想你说什么皇帝血统不纯,想要立新君?”
说到这里,袁术做出一副大惊的表情,道:
“皇帝是谁?那可是先帝嫡子,这也算血统不纯的话,那你欲立的新君血统有多纯正?”
“我袁氏自先人以来,世代相承,以忠义为先!你信中所言是什么?是诬陷!是谋反!是欺天!你行此举必定会导致生灵涂炭,我袁氏满门忠烈,怎么会出了你这么个不忠不义的东西?我深以为耻!”
说到这里,袁术两只眼睛瞪的溜圆,脸上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但他的心里别提有多畅快了。
而坐在主位上的袁绍此时脸色已经彻底黑了下来,甚至黑的有些吓人,其眼中的愠怒之色若是可以化作刀刃,怕不是已经将袁术切成了薄片。
他原本平放在大腿上用来端正姿态的双手也不知何时攥成了拳头,身体止不住的颤抖,这纯粹是气的。
他知道,袁术这番话一旦传到天下人耳中,后果是不堪设想的,首当其冲的便是袁氏数百年积攒的名望会受到重创,未来的人才、钱粮乃至地方势力的入场种种,都会在原有基础上大打折扣。而这一切始作俑者,便是眼前的袁术,究其原因,也不过是因为袁术看他不爽。
袁术越说越起劲。又假惺惺的苦劝道:
“我们兄弟二人名望高,现在得到这么多远近势力前来相助,不趁着大好时机上讨国贼,下刷家耻,你却想着另立新君给自己谋求前程,无论是情理还是事实角度来看,都不能做这么无耻的事情,可你就是这么做了!”
袁术口水飞溅到袁绍甲上,完全不顾及袁绍是怎样的心情,一时没忍住啐了一口,又骂道:”果然庶子就是庶子,不仅才疏浅薄,而且目光短浅,狼子野心,我羞愧与你这种人为伍!你…”
不等话音落下,脸上彻底挂不住的袁绍,拍案怒道:
“够了!”
袁术不屑一笑,道:
“你说够了就够了,我为什么要听你的?”
“更何况,我们家室现在已经遇害,这是董卓做的事,即便不想着诛灭董卓,那也不能怪罪于国家吧,这是做人的本分啊!”
“君命是什么?是天意,天意不可怨恨,何况这根本不是君命呢!我一片赤心,志在消灭董卓,不愿想着其他的事,你既然想要立新君行那篡汉之事,做那篡汉之贼,那我就不奉陪了,告辞!”
话罢,不给袁绍一点反击机会的袁术快速出了主帐,刚走出没几步便听到帐中怒吼声响起,遂心情更加愉悦了。
二袁之间常年积攒下来的积怨在此时彻底爆发。
回到大营后,袁术给各诸侯拨了最后几天的粮草后,遂传书信于各诸侯宣布粮草告罄,做完这一切后领着大批粮草和兵马脱离了联盟,朝着南阳方向缓缓行军。
同时,孙坚在路过荆州之时被收到消息的刘表击溃,麾下兵马死伤惨重,就连其本身也在这个时候中了三箭。
江东士族得到消息后,派遣数百死士在路上行暗杀之事,均以失败告终。
孙坚明白自己现在回不到江东,对此心里很是无奈,只能重新折返袁术麾下以求休养生息。
而众诸侯在此事过后趁机爆发混乱,先是豫州刺史孔伷突然病卒导致这块地盘一时成了无主之地。
而先前便有意争夺这块地方的袁术命孙坚带着文书前往赴任,并暗中挟持了孙坚家眷以图玉玺。
不久后,豫州安定下来的消息随着极为不爽的孙坚先后到来,袁术看过之后脸色大变,怒骂袁绍不为人子。
原来是吃了大亏的袁绍火气无处安放,又恰好听闻新上任的豫州刺史是已经归于袁术名下的孙坚,便上表周昂为豫州刺史趁机夺得豫州。
等孙坚到达之时,豫州已经尘埃落定,对此孙坚无能为力,只能悻悻归来,跟着孙坚一同回来的还有袁绍的一封信。
信上里里外外透露出的只有一个意思:翻脸!
袁术恨恨不已,在杨弘的建议下出使各州结盟欲征讨袁绍,短时间内仅有徐州刺史陶谦迅速响应与袁术结为同盟,意图与袁绍进行争霸。
而前往幽州的使者还在默默等候典沐的归去。
袁绍不甘示弱同样出使各地,在极短的时间内各地诸侯纷纷响应归附,其中最为强烈的便是上任不久的荆州刺史刘表。
这种情况着实给袁术气的不轻,大怒道:
“这群竖子有眼无珠居然不跟随我,反而去跟随我家的奴仆,他们的脑子都坏掉了吗?”
在剧烈的情绪影响下,袁术写信送往各地直言袁绍不是袁氏子孙,并将其在袁氏族谱上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