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个新闻还是有点用处的。
不过现在这个情况人类批量的变成丧尸,直接转变,感觉是某种东西达成了目的。并不像是普通的瘟疫流感。难道,这个世界是个游戏。我们难道处于瘟疫公司里面?
算了不是考那么多,我好像听见这房子的主人要过来了,他开了门。我们两个人每一个人都给我捡了自己的武器,这分别是两把锤子。
这个丧尸的攻击力并不强,不会抓武器只会抓人,这让我们能够更加简单的杀死丧尸。
我的长柄武器放在书包里,用背带夹住,这个长柄武器可是我花了好多时间才制作出来的。不能被别人捡走。
虽然这种时候敢下来的人也不多,但是人活得越久变成丧尸的人就越少,如果正常的考虑丧尸会腐烂的话,那么丧尸的末日就到了。
这时候我想到这里,又非常释然了,因为一切的选择都是由我自己决定的。无论怎样人们都会想出一个解决的方法。都会勇于去尝试。
门开了,我看着后面老同志看着前面,大家都知道,打团战要看后方,也要走后方。
后面完全是无法后退的方向,后面并没有人,开门的声音是最响亮的。
看到来人,我发现这个人是见过的,是刚才鼓励我和我父亲那个人。
他苦笑着,把一串钥匙递给了我们,果然明哲保身,是最重要的。这个男人还说了一句话:“我为你们加油。”
我叹了口气说道:“如果你有什么不适,记得吃药,所以都开着就行。这个小区活人不多,所以还能供应的情况下就不要吝啬。
你还有其他车吗?也能给我们看看,如果你的这辆车没油了……好吧其实你敢开门已经是莫大的勇气了。”
这个男人三十多岁,并没有到衰老的年纪,只不过咬着嘴唇,点了点头,说道:“祝你们顺利,我要关门了,我家只有我一个人,我是第一个跑过来的。
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样,刚才你旁边那个家人……”
他知道这个老同志不是我家人,毕竟活跃的社区,这张脸他似乎认识。
老同志点点头接过的钥匙,随后说道:“【】和人民会记住你的贡献。”
确实,一种贡献,那就是人民的贡献,丧尸是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但是丧失何尝又不是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呢?谁会感染谁谁会消灭谁都是不一样的。
丧尸在我看来就是一种自然灾害,和普通的瘟疫普通的卡尼期洪崎事件小行星撞击地球差不多。
既然自然的话等待自然的结局就行了,当然如果一切的东西都要论自然……那么人类是否可以左右呢。其实人是最浪漫的把人与自然分割成两个部分。所以傲慢的我们必将强大强大的我们必然胜利。
老同志和我照着刚才的方式开了车,这回正常的发动机,还是没有吸引丧尸。
因为只是一个会动的物体而已,比起面前的人,会动的物体并没有什么吸引力。
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我观察的丧尸的表情,丧尸也是有表情的他在过来的时候会张嘴张嘴怒吼一声然后晃晃荡荡的跑过来。
这里的跑也是要打双引号,因为他跑并不比走快多少。我现在使用望远镜同时另一边眼睛也在观察周边的事物,狙击手就是这样,如果只有单眼。
那观察的视野也就太少了,现在老同志熟悉的把车拦在了大门口。
也许这时候就可以回家了,现在距离我发现第一个丧尸,基本过去了两个小时。
这么短的时间,发生的事情有点多啊。
现在应该各回各家?我现在觉得我正在做工作,是的,我父母一直在问我找什么工作。
他们最后一句遗言是差不多的,基本上就是我成功的养老送终。并没有提让我不开心的事情,比如说我找不到工作的这件事情。
我并不知道做什么,而,信息的传播是快速的。
群里面已经有人叫救人了,就像我和父亲做的那样,我失败的拯救了我的母亲,也失败的迎接了我的父亲。
我的人生其实都是失败,但是打游戏和看动画还要看小说却做的比较成功。
一个人在群里面说她的小女儿就困在商业街的商店里。还在打着视频电话。
我看了看群聊,似乎已经有人注意到我们了,就是刚才那个男人吧?他似乎在传播我们两个是小区的希望?
好吧,按照正常情况我们也需要做义工了,虽然王建国老同志也许是居委会的老大。
但是我就是一个普通的戴着墨镜和口罩的废物大学生而已,我是说失业一年的应届生。
或者说居家隔离?居家自制?
算了,我从来都没有产出多少内容过,而且,我扑街过一个几万字小说的丧尸,丧尸的小说。
当时是因为键盘【】了。
嗯,希望在我的这个国家,军队要厉害一点。不过才两个小时,可能触动这么大的动静?不过这里也是一个行省的省会了,理论上来说应该这样。
但还没来,也许市中心那边有更多人呢?但是这里已经是二环了,甚至可以说是一环的边缘,说是一环也不奇怪。
还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加重要呢?难道是市【zf】吗?
我先不吃烤那么多,不过,这个母亲似乎挺爱护自己的小孩的,甚至和小孩通话的视频都上传不上来。
商业街的一个果蔬店,只有玻璃门,玻璃快坏了。每个人都在里面发抖,大家都知道报警报这么快到达。
我也尝试了报警,警察的电话在占线当中。
只是看学园默示录就知道的事情了,并不值得奇怪。
我对老同志王建国说:“怎么办,要不要把救一救,实际上我是不敢救的。”
王建国同志说:“呵呵,我知道了,你这个年轻人还挺有智商的,如果在我的手下,至少是一个少校,你是想建立秩序?”
我惊讶了,对这位老同志的身份有了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