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他朝身边的太监总管王安说道:“王安,知道朕叫你来所谓何时吗?”
“陛下,奴才不知。”
“下一道指令,即日起。”
“成立农业水利部,专门管理粮食生产。”
“任命袁应泰为农业水利部长,他不是打仗的材料。”
钱川也是很惊喜没有想到袁应泰竟然没有自杀。
他有些怀疑是因为穿越的缘故导致了时间线的变化。
或许是这里根本就是不是原来的大明。
他知道一个物理学猜想,叫做多元宇宙。
要是这袁应泰死了他还真找不到合适的人来当这农业水利部的部长。
几日后。
天牢内。
“袁应泰,跟我们走吧。”,狱卒叫醒了正在睡觉的袁应泰。
“我愧对皇上,愧对百姓。”
“我并无将才,当不起将军的责任。”
“是我误了大明朝。”
“袁应泰别叫唤了,又不是拉你去杀头。”,一旁的魏公公无语的说道。
“还请魏公公明示。”
魏公公表情立刻变了,“袁应泰,你升官了。”
“咋家以后还要仪仗袁大人。”
“这是你的官服。”
“换好。”
“大家都在等你。”
袁应泰此刻的心里五味杂陈,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如今这个情况即便是死他也不怕,更不要说其他的事情了。
至于魏公公说的话,他是绝不会相信的。
当初要不是被人拦下,他已经魂归故里了。
进来这个天牢的人他是知道的,没几个人能够活着出去。
他不相信自己能够做到。
“魏公公,请带我去吧。”
“帮我给皇上带一句话,我袁应泰愧对大明。”
“袁大人,快走吧。”
“还以为我骗你呢。”
“即便是让你死,我也会让你死个明白。”
“何故这样逗你。”
“见到皇上你就知道了。”
即便这魏公公这样说,袁应泰依然不相信。
袁应泰走出牢门的一刻感觉到无比的放松,即便是死对他来说也无关紧要了。
直到魏公公真的将他领到了大殿门前。
“请进吧,袁大人。”
“皇上已经等很久了。”
袁应泰缓步走进了大殿之中。
他发现在场的人竟然有一半的人他都不认识。
“罪臣袁应泰,叩见皇上。”
“爱卿平身。”
“辽东已丢,非爱卿一人之过。”
“爱卿之能,不在兵也。”
“即日朕有要事所托,不知爱卿可敢接手?”
钱川还是有些不习惯,他一个现在人说这些半白话。
袁应泰自然是不敢起来。“陛下,臣本是已死之人。”
“即便陛下让臣做卒,攻城略地臣也愿意。”
“能为大明做事是臣的福气。”
“我大明不缺你袁应泰一卒。”
“魏公公,宣布任命。”
“天启一年,任袁应泰为农业水利部部长。”
袁应泰是真的懵了,不过作为大明的之臣。
那个不是人精,反应那是极快的,“臣遵旨。”
“谢陛下隆恩。”
“作为农业部长,朕给你两个事情让你去做。”
袁应泰拿到了朱由校给他的两幅画。
“给你一个月的时间,找到这两种作物。”
袁应泰还是很诚实的,“陛下,这两种作物臣一件也没有见到过。”
“请陛下指明方向。”
“找洋人。”
“即日起,扩大对洋人贸易往来。”
“户部给我组建商务部、以及外交部。”
“我大明国库空虚,但不能从百姓哪里加税。”
“放开民间跟洋人的贸易往来,对商品进行征税。”
“一个月我要见到红夷大炮出现在我大明,兵部可否做到?”
有大臣所言:“回禀陛下,这红夷大炮太过危险。”
“洋人的东西靠不住。”
“这洋人的玩意不知道能不能用。”
“卖得还极其的贵。”
“我大明也有火炮,不比他红夷大炮强吗?”
徐光启言:“皇上,我大明的火铳也不差。”
“火炮也不差。”
“可现在我大明无锻造之才,我大明的火炮对付不了努尔哈赤。”
“诸位同僚,红夷大炮可解我大明燃眉之急。”
“笑话,我大明财政年年超支。”
“有何钱财用来买这红夷大炮?”
“这红夷大炮像不像你说的那样有威力还不得而知。”
群臣回应,“请陛下三思。”
钱川有些愤怒了,这群大臣都到这个时候了还想着钱的事情。
“我有问你们红夷大炮危不危险吗?”
“我大明的钱,不用来搞国防。”
“难道等着努尔哈赤打到我京城来吗?”
“等着给努尔哈赤赔款吗?”
“整日洋人差,洋人的白银可不少。”
“兵部运送红夷大炮到京城来。”
傻瓜都看得出来钱川怒了,哪里还有人敢顶撞,“回禀陛下,十日便可。”
“很好。”
“找洋人先购置一台。”
“臣遵旨。”
(各位看官老爷投点花,一朵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