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仁轻描淡写的话语,让倭国使团的所有人气愤不已。
倭国使团的一些人捂着自己不断涌血的地方,一边骂,一边希望团长带队离开。
已经渐渐了解虾仁性格的郑成功,却像看死人一样在看他们。
因为他知道,虾仁既然动手了,就绝对不会让他们活着离开。
虽然他不知道虾仁哪来的那么大戾气,也不知道虾仁是否真的认为自己的身份可以为所欲为,可他清楚一点,那就是他现在是虾仁手下的将领,只要虾仁下令,他就会立即执行。
倭国使团团长在剧烈的疼痛稍微减弱后,恢复点理智,看着周围将他们包围的华夏将士,示意所有人安静。
还别说,倭国人的服从性还是非常强的,顷刻间全场就安静下来,只是他们的眼神之中却有着压抑不住的愤怒。
“楚王,你的行为已经彻底影响此次大倭使团出使华夏的安排,不方便再去面见华夏皇帝。”
“等我们回到大倭国,也会向天皇陛下如实禀报华夏是如何待客的。”
“对于楚王殿下的所作所为,就等我们回去后,由天皇陛下定夺。”
倭国使团团长说这些话的时候,强压着自己的怒气,一字一句咬着字,就好像要把后槽牙咬碎一般。
虾仁点点头认真道:“你们现在这样,确实不方便面见父皇,毕竟有碍观瞻。”
“不过你还没告诉本王,是你把那人的九族带来,还是用其他方式来解决这件事。”
提到这,倭国使团团长刚强忍下去的火气再次被点燃。
能不火嘛,自己一行人在驿站待的好好的,突然闯进来这么一群人,没说几句就把他们的耳朵全割了。
“楚王,你不要欺人太甚。”
“你们华夏的律法还管不到我们倭人身上。”
“关于你行凶杀人,残害倭国使者的事情,我会如实禀报天皇陛下。”
“你还是考虑一下,你该如何面对以后的灾难吧。”
听到这,虾仁也不想在装了,脸色一冷:“小小藩国也敢威胁华夏皇室,当真不知天高地厚。”
“既然你们不能将那人九族带来,那就由你们替代那人九族,留在华夏吧。”
“对倭语,本王还是了解一些的。”
“一口一个八嘎,真当本王不懂什么意思?”
“就算没那倭人欺辱华夏百姓,仅凭你们辱骂本王,足以判处死刑。”
“为了给你们倭国一些颜面,本王就不将你们拉出午门斩首了。”
“郑将军,将他们全部就地枪决,事后别忘了处理干净,免得脏了我华夏京城圣地。”
话语落后,虾仁便转身离开,连看都没看那些倭人一眼。
原本还有些愣神的倭人,在明白虾仁的意思后,所有人顿时惊慌。
整个驿站内再次传出喧闹声。
当虾仁走到驿站门口,看到上千百姓堵在街道上时,脸上的神色也严肃起来。
砰砰砰。
密集的枪声在驿站内不断响起,使得原本喧闹的百姓顿时安静下来。
直至郑成功从驿站内出来,站在虾仁身侧,告知虾仁处理完了后,虾仁才扫视百姓喊道:“倭人欺我华夏百姓,辱骂华夏皇室,本王已将他们全部就地正法。”
“本王希望,从此以后,华夏百姓面对倭人,乃至各国使者,都能团结一致,凝华夏民心,彰显华夏民族荣誉。”
“华夏百姓乃天朝百姓,华夏朝廷不可欺,外邦之人更不可欺。”
“侵华夏国土者,杀!”
“欺华夏百姓者,杀!”
“挑衅华夏皇室者,杀!”
一连三个杀字,顿时震慑住所有百姓。
当百姓们回过神来后,强烈的民族荣誉感在这一刻被点燃。
郑成功也适时用他那嘹亮的嗓门,再次重复了一遍虾仁说的这三句杀。
“侵华夏国土者,杀!”
所有百姓同声呐喊:“杀!”
“欺华夏百姓者,杀!”
“杀!”
“挑衅华夏皇室者,杀!”
“杀!”
这一刻,整个街道都满是肃杀之气,不仅来自虾仁带来的侍卫,更来自于越来越多的百姓。
这就是华夏百姓的血性。
虾仁很清楚,来自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一旦被点燃,会爆发出什么样的民族力量。
此刻虽然不是点燃整个华夏,但也让他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气势。
皇宫里,原本并没有将虾仁前往倭国使团所在驿站放在心上的朱元璋三人,此刻还在商议国事,为三天后如何应对倭国使者,高丽使者做准备。
一名锦衣卫快步跑进大殿,不等朱元璋说话,就急不可耐的禀报道:“启,启禀陛下。”
“楚王殿下,楚王殿下在倭国使团居住的驿站内,将倭国使团全部枪杀,此刻已无一人存活。”
“倭国使团尸体,也被百姓分尸,拉回各家田地当肥料去了。”
“楚王殿下以及京城百姓杀意滔天,我等也不敢及时阻止。”
此话一出,不管是朱元璋,还是李善长,刘伯温,都面露震惊之色,压都压不住。
朱元璋身为帝王,最快反应过来,顿时暴怒:“放肆!”
“胆大包天,简直胆大包天。”
“谁给这小兔崽子那么大的胆子,竟敢屠戮倭国使者!”
“反了天了,简直反了天了。”
“来人啊,把那小兔崽子给咱抓回奉天殿,看咱今天不把他的腿打断。”
刘伯温赶忙道:“陛下,现在带回楚王殿下是其次,重要的是该如何应对倭国接下来的反应。”
“毕竟倭国使团被屠,不是小事,极有可能掀起两国大战。”
“一旦开战,倭国驻守鞑靼的六十万大军便会即刻压境。”
“就藩北平的燕王殿下首当其冲,应当立即向燕王殿下发报,好提前做好防备。”
李善长也立即道:“陛下,此事已不是燕王殿下所能独自承受,还请陛下即刻调派三大营前往北平,以防倭国狗急跳墙。”
二人的话语,让原本暴怒不已的朱元璋冷静下来,开始认真思考起该如何应对,毕竟此事有关国体,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决定的。
“即刻招文武百官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