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县城外,义勇军在湘江边的沙地上挖了一个长一百丈、宽二十丈、深一丈的大坑。戍时(晚上10点),数不清的火把将夜空照得亮如白昼,坑边围满了从县城赶来的数千百姓。
李元胤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声音洪亮而坚定:“乡亲们,孔有德身为汉人,却卖国求荣,甘当满人的走狗,不知杀害了多少无辜的汉人!他的部下从辽东一路南下,烧杀掳掠,血债累累,罄竹难书!光是衡州、道州、桂林三府,被孔有德及其部下杀害的百姓,就有数十万之多!今日,我们在此公审这群畜生,让他们血债血偿!”
数千兴安百姓齐声高喊:“血债血偿!”许多人失声痛哭,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被绑住双手的清兵被义勇军一排排赶进坑中。坑内很快挤满了人,清兵们发出绝望的哀嚎。随着沙土逐渐填满大坑,呼叫声越来越微弱。在数千兴安百姓的协助下,一个时辰后,大坑终于被填平。
李元胤站在坑边,沉声道:“明日在此立一块碑,上书‘李元胤坑杀两万汉奸于此’。”
范承恩、尤易初和郑超齐声反对:“总指挥使,不能让您一人担此名声,我们四人的名字都应刻上。”
李元胤苦笑道:“你们以为这是什么好名声?既然你们坚持,那就都写上吧。”
四人随后商议孔有德和清军家眷的处置方案。男丁一律处死,女眷则送往厦门岛安置。
李元胤接着说道:“此次缴获的金银数量巨大,具体数额还在统计中。”
……
绍兴府府衙内,丁顾明、张月和郑通正陪着黄宗羲三兄弟谈话。丁顾明微笑道:“黄氏满门忠烈,义勇军非常欢迎你们的加入。”
黄宗羲拱手道:“我等隐居乡野,近一年来的时局变化全然不知。不知丁总指挥使能否为我等解惑?”
丁顾明点头道:“南明如今控制云南、贵州及广西部分地区。义勇军则掌控琉球、福建、广东及广西部分区域。今年4月至9月,义勇军在广州、清远与清兵交战,全歼尚可喜、耿继茂及靖南大将军谭泰所部共七万余人。”
黄宗羲听完,喜极而泣:“苍天有眼!我大汉民族终于有救了!”黄宗炎、黄宗会两人也眼眶通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丁顾明继续说道:“马上有一条船返回定海,你们可以随船前往,看主公如何安排。”
黄宗羲三兄弟抱拳一揖:“多谢总指挥使!我等三兄弟先行告辞,来日定海再见!”
……
定海官衙内,张肯堂正与郑袭商议军务。张肯堂皱眉道:“主公,义勇军兵力太少了。广东有五百多万人口,如今在广东的兵力仅有四个团,两万四千人,许多县域根本顾及不到。至少还需再招募三万人。”
郑袭点头道:“张公所言极是。祝茹穹已经招募了两万人,还需训练两个月。我打算在福建再招募一万人。只是兵工厂的产量还需提高,目前日产一百五十支燧发枪、二十支后装膛线枪,有些跟不上扩军的步伐。”
张肯堂叹道:“确实有些不足。主公何不多招些工匠?”
郑袭笑道:“张公,燧发枪的扳机制造复杂,必须由熟练工匠手工打造。我已写信给工匠们,让他们按照统一标准,每人制造一个零件,最后再组装成扳机。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保证质量。”
张肯堂赞许道:“此法甚妙!若能推广到其他行业,必能事半功倍。”
郑袭写好信,递给亲兵:“这封信速速用快船送到基隆,交到我二舅曾权手中。”
亲兵敬礼道:“是!”
郑袭又吩咐道:“来人,去叫郑清过来。”
郑清匆匆赶来:“五公子,有何吩咐?”
郑袭问道:“火硝的供应商找到了吗?”
郑清摇头道:“尚未找到。最近又从英国人那里进了两船火硝。”
张肯堂皱眉道:“火硝是我们最重要的战备物资,长期受制于人绝非良策。火硝虽主要产自西北,但南方也有少量产出。广西的山洞中便有硝土,我们还可以自行制造硝土。只需在避雨的棚子里堆上肥土,不断倒入尿液,两个月后肥土便会变成硝土。”
郑袭点头道:“张公所言极是。虽然目前供应尚未紧张到如此地步,但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可以先建一个小型实验工厂,摸索出经验,为日后大规模生产做准备。”
……
回到家中,已是酉时(下午6点)。过了寒露节,白昼渐短。客厅里点起了几只儿臂粗的巨烛,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众人正等着郑袭回家吃饭。
曾母笑道:“今日回家还算准时,前些日子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
郑袭笑道:“母亲,如今最繁琐的民事已交给张公处理,我轻松多了。来,大家快吃饭吧。”
没有外人在场,曾母、侍女倩倩、雯雯、小月、星儿、可儿、叶薇儿、馨宁和郑袭围坐在一张大圆桌旁,气氛温馨而融洽。
吃饭时,大家最喜欢听郑袭讲故事。郑袭常以讲故事的形式,分享他在海外的见闻,讲述各地的风土人情、奇珍异兽。
郑袭一边吃饭,一边说道:“在琉球南边四千里外,有一座大岛,面积相当于七十多个浙江大小。岛上生活着许多奇特的动物,它们都有一个育儿袋,幼崽在袋中长大,直到袋中装不下才会离开母亲。”
他夹了一只对虾,继续说道:“那里大部分是荒漠,但也有广袤的草原,栖息着各种珍稀的动植物,景色壮丽。等将来,我造一条大船,带你们一起去游玩。”
叶薇儿抱着郑袭的手臂,娇声道:“五公子,真的会带我们去吗?”
曾母笑道:“薇儿,你是他的人,不带你去,难道带别人去?”
叶薇儿脸一红,低声道:“夫人,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公子说的距离太遥远了,从定海到北京城也没有四千里远呢。”
郑袭笑道:“薇儿不必担心。若我们乘坐飞剪船,一日可航行千里,几日便可到达。只是目前横在中间的障碍是尼德兰人。只有打败他们,我们才能自由航行。”
几女纷纷点头,眼中满是期待。
郑袭笑道:“姐妹们不必灰心,十年之内,我们一定能实现这个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