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半年,郑袭再次回到琉球石井。见到郑袭,曾氏眼泪汪汪地抱住他。儿子从未离开她视线这么久,她摸了摸郑袭,发现他不仅没瘦,还长高了不少,心里这才放下心来。
回到家,馨宁和可儿过来见礼。“五公子,”馨宁和可儿的眼睛有些发红,显然是想念已久。
郑袭拉着两人,轻轻搂在怀里,柔声道:“这一次,是我不对。没想到一去便是半年,以后出去时间长,一定带上你们。”
石井镇的街道数量与去年相比,增加了两倍。石井镇建在海边,地势不高,遇上台风容易产生海水倒灌。王承祖一直在组织人手,进行防波堤的建设。郑袭来到建设现场,看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王承祖迎了上来,道:“主公!中秋节前,这一段可以建好。我计划给石井镇建上城墙,既可以抵御台风,也可以抵御外敌。”
郑袭摇了摇头,“抵御外敌没必要,以防台风和海水倒灌为主。”
王承祖点了点头,接着问道:“主公回来,准备呆多久?”
郑袭道:“半个月左右。现在我们的处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在福建和广东站稳脚跟。琉球不会像以前规划的,迁移更多的人口过来开发。”
王承祖高兴地道:“这是好事情,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广东、福建。”
“王先生准备好,我准备把福建交给你。”郑袭说道。
王承祖有些惊讶,“主公,给我压这么重的担子,步子会不会迈得太大?”
郑袭笑道:“琉球这半年多,你不是管得很好吗?你推荐一个接手的人,管理琉球。”
王承祖思索片刻,道:“主公,我手下还真有这样一个人才。陈永明此人举人出身,因对前明不满,全家移民来琉球。他的眼界、能力均超过我。琉球交给此人管理,可以放心。”
“好!你找个时间让他来一趟……”
赤坎义勇军军营,驻守在这里的3000名义勇军和本地招募的护村队进行了混编,拥有一个团的兵力。
从广州过来的第四团和赤坎第十团进行轮换。郑袭对第四团的将士们说道:“军队轮换今后将成为常态。第四团驻守琉球,要积极适应本地环境,特别是山地作战。今年年底你们参战的地方,环境跟琉球极为相似。”
等郑袭一行人离开后,众人围住四团长关涵宇。一人问道:“团长!五公子说要打哪里?你知不知道?”
关涵宇笑了笑,“我跟你们一样想知道,这个问题想不明白,今天晚上睡不好觉咯!”说完,他进了团长办公室,留下一群人在原地胡思乱想。
忙完公事,中秋节前一日,郑袭陪外祖父吃了一顿午饭。郑袭道:“外祖父,今年我们在琉球过中秋节,明年可能要搬家。”
外祖父笑道:“这是好事,证明袭儿的地盘扩大了,此处不再是重点。”
郑袭接着道:“外祖父,7月到9月,义勇军在广州、清远消灭了70000清军。为了不给清军喘息时间,我已经决定进攻长江三角洲。从镇江登陆,沿京杭大运河南下,进攻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宜兴、湖州、嘉兴、杭州。”
外祖父皱了皱眉,“进攻8个州府,袭儿的兵力够不够?打下来能不能守得住?”
郑袭自信地说道:“丁顾明和刘国轩手下有2个团12000人,第二团已经先抵达定海。我手上还有1个陆军团、一个水师团,合计兵力30000人。这次我还准备了2000支最先进的后装膛线枪。”
外祖父点了点头,“你有把握就好!听说你身边有两个姑娘,怎么还不把人家纳了?我还等着抱重孙呢!”
看着郑袭一脸窘迫的样子,外祖父哈哈大笑。
中秋节当天,郑袭让馨宁和薇儿中午回家陪父母过节。晚上,郑袭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子好吃的菜。曾氏、郑袭、馨宁、薇儿、小月、星儿、可儿围坐在一桌,气氛温馨。
郑袭给曾氏斟上酒,又给每一位姑娘斟上酒。“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郑袭举起杯道。
众女齐声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干杯!”
三日后,众女开始收拾东西。馨宁高兴地唱起了歌:“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衫,独上兰舟。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声音婉转动听,郑袭听得有些陶醉,心中感慨:“真是幸福的日子。”
……
船在茫茫的大海上航行了两日,众女过了头日的兴奋劲,不再有兴趣一起出来看海。郑袭用望远镜观察海面,远处出现了一个小黑点。过了一会儿,黑点变得大起来,郑袭确定那是一个岛。通过航程和方位,他推断可能是东引岛或西引岛。
两个时辰后,船队停在了东引岛北面的背风处。岛上住着十几户渔民,个个满脸菜色。岛上的生活条件太差,离陆地太远,采购粮食和蔬菜都不方便。
渔民们见到郑袭等人,十分害怕。一名看起来年龄很大的渔民颤巍巍地说道:“公子需要什么?随便拿!”
郑袭温和地说道:“老伯,如今福建已经是义勇军的天下,义勇军治下的普通民众不用交赋税。如今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你们还是回陆上吧,这里生活条件太艰苦。”
老渔民有些不敢相信,“公子说的可是真的?”
郑袭笑道:“老伯,我骗你有什么意义呢?”
老渔民叹了口气,道:“看起来是真的,可我们现在回去也困难。上个月刮台风,唯一的一条大船被台风打碎了。”
难怪郑袭没在海湾里看见大渔船,只有几条小舢板搁浅在沙滩上。
老渔民接着说道:“公子认为我年龄很大吧?在下今年三十有二。这几年,日晒雨淋、岛上风又大,看起来人有点显老。我等本是连江县渔民,不愿意投降鞑子,逃到此岛已经5年。”
郑袭点了点头,“听你谈吐,读过几年书吧?要不加入义勇军,家人先跟我们去定海,以后想回福建也容易。”
老渔民犹豫了一下,“公子,我跟家人商量一下可以吗?”
郑袭笑道:“同不同意没关系,都会把你们送上岸。”
一盏茶的功夫,老渔民带着8个十几岁的小伙子过来,跪下道:“公子,我等愿意加入义勇军。”
郑袭连忙扶起他们,“都站起来,义勇军不兴跪礼。你们今天回去收拾东西,明早跟船队一起走。郑超,你给他们安排一条船。”
“是!”郑超敬了个军礼。
四日后,船队抵达舟山海域。海风吹在身上,稍稍有些凉意。星儿从船舱里拿了一件外套,给郑袭披上。星儿看着浑浊的海水,有些奇怪,“五公子,为什么海水是黄色的呢?”
郑袭解释道:“因为这里地处钱塘江口,潮汐特别大,搅动了水底的泥沙,所以水特别浑浊。但也有好处,因为水富含营养,这里的鱼特别多。”话没说完,一大群飞鱼从船头掠过。船队惊起了许多飞鱼,众人惊喜地开始捡鱼。星儿捡了一条七八斤重的飞鱼,骄傲地说道:“公子,我厉害吧!”
郑袭竖起了大拇指,笑道:“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