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癸丑日那天,梁武帝可忙活了,给萧欢封了豫章王,给他弟弟萧誉封了河东王,还有那个萧詧,也封了岳阳王。
梁武帝这么做,就是想给他们兄弟几个,封点大地方,安抚安抚他们,别让他们再闹腾了。
后来,鲍邈之这家伙,因为干了些不地道的事儿,触犯了刑法,虽然罪不至死,但太子萧纲可是个记仇的,他想起昭明太子的冤屈,一咬牙一跺脚,就把鲍邈之给处死了,那叫一个干净利落!
说,北魏的高欢吧,这家伙可是个心思深沉的主儿。
他想发兵去打尔朱氏,镇南大将军斛律金、军主善无库狄千,还有他妻弟娄昭、他妻子的姐夫段荣都劝他发兵。
高欢,就使了个心眼儿,以尔朱兆的名义伪造了封信,跟士兵们说,尔朱兆要把六镇的人,配给契胡当手下。
士兵们一听这话,心里头那个慌!
高欢又伪造了张并州的符令,说要调他的军队,去打步落稽。
高欢派了一万人马刚要出发,孙腾和都督尉景就为六镇人求情,让高欢让他们多留五天,这一留,还留了两次!
高欢亲自把这支队伍送到郊外,眼泪汪汪地跟将士们告别,那叫一个感人!
将士们全都哭得稀里哗啦的,声音震天响!
高欢又安抚将士们说:“咱们都是离乡背井的人,情义深似海!
没想到上头竟然这么折腾咱们!
现在要是往西去打并、汾的话,那估计早就见阎王了!
要是延误了军期的话,那又得被处死!
要是配给契胡的话,那还是得死!
咱们该怎么办才好?”
众人齐声喊道:“只有造反了!”
高欢一听这话,心里头那个得意!
但他还是装模作样地说:“造反可是万般无奈之举!但得选个首领才行!谁来当?”
大家,直接就把高欢给推出来了!
高欢,也不客气,直接就说:“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不好管!
没见当初葛荣吗?
虽然手底下百万人马,但还是没个规矩,最后还是完蛋了!
现在既然大家推我当首领,那就得跟以前不一样了!
不能欺负汉人,不能违反军纪,生死都得听我的才行!
否则的话,那可就让人笑话了!”
大家,全都点头说:“不管生死,我们都听您的!”
于是,高欢就杀牛宰羊犒劳将士们,庚申日那天就在信都起兵了!
但没敢公开说叛变尔朱氏!
这家伙,可真是个心思深沉的主儿!
哎哟喂,您说这事儿巧不巧,李元忠那小子正领着大队人马,跟赶集一样,往殷州奔。
高欢这位大佬,一拍大腿,就叫上了高乾:
“嘿,兄弟,你赶紧带上咱们的人马,去那边支援一下!”
高乾那叫一个反应快,轻车熟路地就进了城,找尔朱羽生密谋去了。
俩人关在屋里,嘀嘀咕咕地商量着,怎么整事。
您猜最后怎么着?
高乾趁尔朱羽生一不留神,嗖的一下,就把他给“解决”了,提着人头就去找高欢领功了。
高欢摸着胸口,长叹一声:“哎呀,这下可好,不造反都不成了!”
于是,李元忠就成了殷州刺史,镇守广阿。
高欢还特意给朝廷写了封“揭秘尔朱氏罪行”的信,结果尔朱世隆那小子,私下里就把信给截了,愣是一声没吭,没往上报。
说,北魏那边的杨家三兄弟,杨播、杨椿、杨津,那可是名声在外,响当当的汉子。
杨播是个硬骨头,杨椿、杨津则是温文尔雅,杨家上下,孝顺和睦,亲戚们围在一起吃饭,百来口人,愣是没一个吵架拌嘴的。
杨椿、杨津俩兄弟,官都做得老大,杨家那叫一个厉害,出了七个郡太守,三十二个州刺史。
孝庄帝干掉尔朱荣那会儿,杨播的儿子杨侃,还参与了密谋;城阳王元徽、李彧,那都是杨家的亲戚。
可尔朱兆一进洛阳,杨侃就溜回了华阴老家,尔朱天光还派了杨侃的老丈人韦义远去请他,发誓结盟,说好不杀他。
杨侃心里琢磨:“就算尔朱天光反悔,顶多也就我一人倒霉,全家老少还得靠我。”
于是,他就壮着胆子出去了,结果,哎,还是被尔朱天光给“咔嚓”了。
那时候,杨椿已经退休了,跟儿子杨昱在华阴,过着悠闲的日子,他弟弟杨顺、司空杨津,还有杨顺的儿子们,都在洛阳当官。
到了秋天七月,尔朱世隆这家伙,竟然诬陷杨家要造反,让朝廷抓人治罪。
节闵帝一听,不乐意了,没答应。
可尔朱世隆跟个苍蝇一样,死缠烂打,节闵帝没办法,只好让相关部门查查。
结果,壬申日夜里,尔朱世隆和尔朱天光分别动手,把杨家围了个严严实实,老的少的,一个都没放过,全给灭了口,家产也充了公。
尔朱世隆还跟节闵帝说:“杨家真的要造反,还敢反抗,现在全给解决了。”
节闵帝听了,叹了口气,啥也没说。
这事儿一出,朝廷上下,无不痛心疾首,都说杨家冤枉。
杨津的儿子杨逸,在光州当刺史,也被尔朱仲远派去的人给干掉了。
只有杨津的另一个儿子杨愔,在全家被抓的时候,刚好不在家,逃过一劫。
他哭着跑到高欢那儿,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苦,说自家怎么怎么冤枉,还给高欢出谋划策,要干翻尔朱氏。
高欢一看,这小伙子挺机灵,直接就把他提拔为行台郎中,杨愔这也算是因祸得福,从此走上了人生巅峰。
说,梁武帝。
乙亥那天,皇上大摆龙袍,上大殿正式宣布立太子了,还搞了个大赦天下,普天同庆!
紧接着,丙戌日,北魏那边可热闹了,司徒尔朱彦伯,您知道吗?
因为天旱,觉得自己责任重大,干脆就把司徒这官儿,给辞了。
戊子那天,皇上又给他安排了新活儿,侍中、开府仪同三司,这官儿可不小。
说起来,尔朱彦伯在他们尔朱家兄弟里头,那可是清清白白,没啥黑历史。
再说尔朱世隆,这家伙也坚决不当太保了,皇上呢,就特设了个仪同三司的位子,地位仅次于上公。
庚寅那天,尔朱世隆就走马上任了。
可这儿还有一出儿,斛斯椿跟尔朱世隆耳边风一吹,说朱瑞要造反,尔朱世隆二话不说,直接把朱瑞给办了。
庚寅这天,梁武帝又发话了,说:
“咱皇亲国戚里头,只要是沾亲带故的,女的赏地儿洗澡泡澡,男的呢,封乡侯、亭侯,按亲疏来分。”
壬辰日,梁武帝又提拔了吏部尚书何敬容,让他当了尚书右仆射,这何敬容,是何昌的儿子,也算是个有背景的主儿。
北魏那边,尔朱仲远、尔朱度律他们,听说高欢反了,还觉得自己牛气冲天,不当回事儿。
唯独尔朱世隆,心里那个急。
尔朱兆带着两万兵马,浩浩荡荡从井陉出发,直奔殷州,李元忠一看这架势,撒丫子就跑,跑到信都去了。
到了八月丙午,尔朱仲远他们这才出兵去对付高欢。
九月己卯,北魏朝廷给尔朱仲远,升了官,成了太宰;庚辰,尔朱天光也当上了大司马。
癸巳日,北魏的元恭,那可是给自己老爹老妈脸上贴金了,追封他老爹广陵惠王元羽为先帝,老妈王氏为先太妃,弟弟元永业封了高密王,儿子元恕封了渤海王,一家子风光无限。
转眼到了十月己酉,梁武帝跑到同泰寺去了,坐上法座,开讲《涅槃经》,一讲就是七天,那场面,热闹!
再说梁朝的乐山侯萧正则,这家伙以前犯了事儿,被贬到郁林去了。
到了郁林,他还不老实,招了一帮亡命之徒,想攻打番禺。
广州刺史元仲景一看,这还了得,直接出兵,把萧正则给灭了。
这萧正则,是萧正德的亲弟弟。
最后说说高欢这边,孙腾给他出主意了:
“现在咱们跟朝廷断了联系,没人指挥,要是不立个皇上,兄弟们可就散了。”
高欢一听,心里直打鼓,拿不定主意。
孙腾一个劲儿地劝,高欢这才点头,把渤海太守元朗,给扶上了皇位。
元朗,是元融的儿子。
壬寅日,元朗在信都城西头,正儿八经地当了皇上,年号都改了,叫中兴。
高欢呢,也被封了一大堆官儿,侍中、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录尚书事、大行台,一大串儿;高乾、高敖曹他们也都得了高官厚禄,孙腾成了尚书左仆射,魏兰根当了右仆射,这一波操作,那可是相当精彩!
己酉日,尔朱仲远、尔朱度律还有好多大将军,像斛斯椿、贺拔胜、贾显智他们,都带着大军住在了阳平县。
贾显智,他其实叫贾智,大家平时都叫他的字,他是贾显度的弟弟哦。
另一边,尔朱兆也带着大军去了井陉,然后在广阿扎营,说是有十万人马呢,好厉害!
可是,高欢这个聪明人,他想了个办法,让尔朱家的兄弟们互相猜疑,都不敢往前走了。
他怎么做的呢?
就是告诉尔朱兆:“你兄弟尔朱世隆,想害你!”
然后又跟尔朱仲远他们说:“尔朱兆和高欢,要合伙,干掉你们!”
这下可好,尔朱家兄弟都害怕了,互相不信任了。
尔朱仲远他们好几次派斛斯椿、贺拔胜去找尔朱兆和解,尔朱兆呢,就带了三百个轻骑兵,去尔朱仲远那里,两人坐在大帐篷里。
尔朱兆心里不痛快,拿着马鞭甩,甩,眼睛瞪得圆圆的,看着远处。
他心里想,尔朱仲远他们,是不是要搞鬼?
于是,赶紧跑出帐篷,上马飞奔回自己的营地。
尔朱仲远一看,哎呀,这不行,连忙派斛斯椿、贺拔胜去追尔朱兆,想再劝劝他。
结果呢,尔朱兆把这两个人,给抓起来了,带回自己营地。
尔朱仲远、尔朱度律一听,吓得要命,赶紧带着大军往南跑。
尔朱兆生气地对贺拔胜说:
“你杀了卫可孤,这是第一条罪;天柱大将军死后,你不跟尔朱世隆一起来,反而去打尔朱仲远,这是第二条罪。
我早就想杀你了,你现在还有什么好说的?”
贺拔胜不慌不忙地说:“卫可孤是国家的大坏蛋,我父子俩把他杀了,这是大功一件,怎么成了罪状呢?
天柱大将军死后,那是君杀臣,我宁可对不起大王你,也不能对不起朝廷。
今天的事情,我生死都由大王你决定。
只是敌人越来越近,我们兄弟之间却闹矛盾,从古到今,这样做哪有不灭亡的道理?
我不怕死,但我怕大王你这么做是错的。”
尔朱兆听了,觉得有道理,就把贺拔胜放了。
接下来,高欢要和尔朱兆开打了,但他怕尔朱兆的军队太强,就问他的亲信都督段韶怎么办。
段韶说:“军队多不代表厉害,关键是要得到大家的心。
尔朱氏上面杀了天子,中间杀了公卿百官,下面欺负百姓,大王你是顺应人心的,去打那些背离人心的,就像热汤浇在雪上一样,他们人再多再强也没用!”
高欢说:“虽然如此,我们兵力弱,敌人强,没有上天保佑恐怕赢不了。”
段韶又说:“我听过‘小能敌大,小道大淫’、‘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尔朱氏搞得天下大乱,失了人心,聪明人不给他们出主意,勇士不给他们打仗,人心都散了,天意会让人们跟着你的。”
段韶,是段荣的儿子。
后来呢,辛亥日那天,高欢在广阿把尔朱兆打败了,抓了五千多士兵。
到了十一月乙未日,梁武帝去同泰寺玩,还给大家讲了《般若经》,讲了七天才回来。
庚辰日那天,北魏的高欢又去打邺城了,相州刺史刘诞死守城池。
你们知道吗,北魏南兖州有个普通老百姓,叫王乞得。
这家伙可厉害了,竟然把当地的刺史,名叫刘世明的,给劫持了!
然后,他就带着刘世明一路往南跑,投降了梁朝。
刘世明这个人,他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刘芳的本族侄子,家族里挺有地位的。
梁朝的皇帝,梁武帝,一听这事儿,乐了!
他心想,这可是个好人才,得好好用用。
于是,他就任命侍中元树为镇北将军,还让他都督北讨诸军事,镇守谯城这个重要地方。
接着,梁武帝又对刘世明说:“你来我这儿,我给你官做!
你就当征西大将军、郢州刺史,还加封你个仪同三司,怎么样?”
可是,刘世明却摇了摇头,说:“皇帝,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真的不想做这些官。
我还是想回到我的北朝去。”
梁武帝一看,刘世明这么坚决,心想,算了,不强求了,就答应了他。
刘世明回到洛阳后,他把自己随身带的符节,那可是代表他身份的宝贝,还给了朝廷。
然后,他就回到乡里,再也不做官了,过着普普通通的日子。
后来,他就去世了,结束了他这一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想法,有时候,即使别人给你再好的东西,你也不一定会接受,就像刘世明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