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万相 第6章 画风突变

作者:大小有无 分类: 更新时间:2024-04-10 21:28:15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这画风貌似有些不对。”

吴常话音刚落,身前的面板上一条条结果出现,让吴常顿时一愣。

只见目录上赫然是《生灵之光的一百零八种塑型方法》,《灵光跃迁的一万三千种环境分析》,《灵光觉醒三千法》·····

《灵光化丹基础概论》,《灵光与清气的研究概论》,《灵光运用概论》····

《天地环境与灵光共鸣基础概论》····

在没有看到这些典籍前,吴常对这个世界的印象是众生万灵以己光代天光,照世界千秋万古。

黯淡无光的世界中,天地众生万灵以星火之光照亮方寸之地,为天地立道,万年不变,亿载不悔。

这是吴常之前的认知,很是自我感动了一把,虽然这股感动很快就在某股力量的作用下消散。但至少是让吴常感到了一次。

可现在这么什么魔幻画风???

概论?!

三千法?!

“请弟子古硫尽快做出选择。”

机械音再次响起,却是这藏经阁的“人工智能”见“古硫”迟迟不做出选择,开始催促。

“《灵光觉醒三千法》,《天地环境与灵光共鸣基础概论》还有《灵光性质阐述百科大全》。先借这三本书。”

见“人工智能”开始催促,吴常将自己神游的心神收回,结合借阅量和之前修士对书籍的评价,挑了三本书。

“书籍玉简传送完毕,请在一月内将玉简归还,否则以盗窃处理,由易仙宗进行追究。”

吴常说完,藏经阁内三道白光突然出现,如同利剑贯穿长虹,一往无前。

在即将穿过吴常的瞬间,突然停住,悬在吴常面前。

“易仙宗,原来是叫这个名字吗?”

虽然对浊气世界有着大概的了解,但那些基本的了解都源于学堂的教学玉简,还是世界通用版的教学玉简,

主要介绍的是世界语言文字还有历史,以及部分文化。

对于浊气世界内的势力很少提及,

吴常暗暗记下了这个名字,看日后有没有机会了解下这个宗门在整个浊气世界的地位,毕竟也是自己第一个到的地方,日后可以作为测量单位。

取走自己面前漂浮着的三个玉简,吴常转身离去。

······

“知识果真能让人痴迷,使人快乐!”

放下手中的玉简,吴常不由感叹道。

距离第一次从藏经阁借走玉简已经过了近一月了。

这期间,吴常借用了某一个弟子的“洞府”;并在易仙宗的丹房内,找到了一大堆辟谷丹。

解决了自己的吃住问题后,吴常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宅男”生活。

仅有的几次外出,大多也是为了去藏经阁还书和借书,如同一块干燥的海绵疯狂的吸收着一切可以吸收的知识,并沉醉其中。

关于这一点吴常自己都有些不可思议,他在学生时代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坏学生,当然了也和好学生扯不上什么关系,否则也不至于高中辍学,一头扎进社会的深渊,

但此时此刻,吴常在学习上的用工绝对不比任何努力型学霸学神要差。

“再过段时间应该就可以尝试开始觉醒自我灵光了。”

生灵有光,光照大千,八字真言传遍整个浊气世界。

哪怕是没有踏上修行之路的普通人,哪怕再不学无术的人,只要不是又聋又哑又瞎,基本都听过这八字真言。

可真言表达的日后的愿景,而不是叙述某一个事实。

生灵有光,但生灵之光却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至少第二代生灵及其后代是没有这个天赋。

需要觉醒自我灵光,在这之后才能运用灵光,并借此走上修行之路。

至于灵光的觉醒方法,这就因人而异了。

有人在某一刻就突然顿悟,抒发一番感受,立下志向后,灵光就莫名其妙的觉醒了。

也有人在来到某一处环境后,体内灵光与周围环境共鸣,随之觉醒。

但更多的人却是直到寿终正寝都无法觉醒,哪怕这人吞食了无数天财地宝

不同人的觉醒方法不同,借鉴可以,但不能完全照搬。

否则即使觉醒灵光,也有可能和没觉醒差不了多少,甚至可能更糟。

灵光讲究一个纯字,而浊气世界毕竟是浊气世界,

你不知道在你觉醒的时候这个浊气世界中,究竟会不会有浊气,会有多少浊气混进你觉醒的灵光中,然后一个意外将你废掉。

关于这一点,清气也是一样,只是造成的后果稍小,不至于将你彻底废掉。

对于这个问题,整个浊气世界无数仙门仙宗研究了无数年,也不能彻底解决,最多是降低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所以每一个修行者对灵光的觉醒都是慎之又慎。

吴常自然是不敢懈怠,更不可能在只了解些许皮毛的情况下就傻乎乎的走进“觉醒室”(觉醒室:仙门大能开辟,专门帮助后辈弟子觉醒所用。)

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或许可以去看看那些前辈们的“成果”。”

说干就干,推开房门,走出“借住”的洞府,吴常整个人顿时精神了不少,

朝着与藏经阁相反的方向走去。

灵光的觉醒十分重要,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总有一些刺头不听劝告,喜欢自我为中心。

这样的人,如果少,他们失败了也没什么,还能对其他人起到告诫和激励。其作用是积极的,应予以肯定。

可一旦多起来,那就不再是一件好事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几乎每一个有点历史的仙宗仙门都会建一个记录馆。专门收集本门或是他门中这一类人的事迹,

并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将他们的失败与问题一一列出,放在记录馆最显眼的地方,以告诫后人。

至于还不听劝,

那就不是仙门该考虑的问题了。好言难劝该死的鬼,

仙救自救者,佛度有缘人。

吴常这次要去的就是这个记录馆,观察前辈们的“成果”,寻找问题。

“昔日阁,就是这儿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