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116.李鸿章
第113章 116.李鸿章
“因为我听说这个反贼头子,为了邀买人心,竟然和李闯一样不纳粮。
李闯是流寇,靠掠劫为生,所以不纳粮还能维持一段时间。
而宁贼不同,他占据四川不以掠劫为生,如果不收粮食税,钱粮从何而来。
要不了多久,他就会支撑不下去。
即使朝廷不管,只要时候一到他也不会自取灭亡的。
所以,朝廷没有必要为其大费周章。”李鸿章说道。
李鸿章话是这么说,但其实这只是一方面原因,而是他真正的目的是保存自己手中实力。
说实在的,李鸿章现在的处境非常的微妙。
一方面,作为天下第一是地方实权。
可以说是朝廷的中流砥柱。正是李鸿章手中的大军相助,才能让清廷维护自己的统治。
但是李鸿章手中的权力实在太大了。
李鸿章手握北洋陆军和北洋舰队。
要知道清朝灭亡之后,登上历史舞台几十年的正是北洋军阀。
就可想而知李鸿章此时手中的实力是多么的厉害。
如此大权在握,自然为统治者所忌。
但是,因为清廷手中已经没有和李鸿章相抗衡的力量。
这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清廷的统治者是满人。
而满人经过几百年的腐化,早已经不堪重用了,说句通俗的话就是一个能打的也没有了。
唯一能够称的上帅才的僧格林沁也早在十几年前围剿捻乱的时候,中伏被干掉了。
而且僧格林沁还是一个蒙古族。
可想而知,满人的统治是多么的虚弱。
无奈之下,清廷的统治者只能大肆扶持汉人官员。
而李鸿章就是从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
而且是一骑绝尘,一下子成为天下第一的权臣。
国内几乎没有可以和他相抗衡的势力。
所以清廷的处境也很尴尬。想要限制李鸿章的权力,没他又不行,因为此时国内起义一直都有,还需要李鸿章的大军镇压地方。
而且国际环境对清廷来说也是不容乐观的,毕竟落后就要挨打。为此清廷已经吃过不少亏了。
正是奋起直追的时候,更加不可能自废武功。
而且除此之外,清廷又害怕激怒了他,让他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情。
但是说,对于李鸿章完全放心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现在是李鸿章大权在握,人心隔肚皮,谁知道他最后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而且就算他不做出什么事情来,黄袍加身的事情,可是一直都是广为流传的。
所以李鸿章虽然是朝廷的中流砥柱,但是,也一直为统治者所忌。
所以,双方很默契的保持着距离。
李鸿章也是长期待在地方,而朝廷也很少召见李鸿章。
当然,朝廷也有制衡李鸿章的手段,北洋家大业大,开销自然不小。如果没有朝廷的支持,恐怕很难维持下去。
所以,不谈李鸿章个人的忠心,即使是为了军饷,李鸿章也得听朝廷的调遣。
当然这也只是一个遮羞布而已。如果李鸿章真的想造反的话,手握军权的他哪需要在乎这些。
不过,李鸿章终其一生都没有走出这一步。
至于为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而李鸿章也不傻,自己手握重权,自然也担心自己突然被朝廷干掉,也很少进京。
直到这一次,宁不缺造反,而且还登基称帝了。
朝廷急招李鸿章进京共商大计。
至于为什么要招李鸿章进京共商大计呢,那就是因为清廷需要李鸿章手下的大军,来剿灭宁不缺。
这一点李鸿章自己心中也有数。因此李鸿章,放心大胆的来了。
因为李鸿章断定清廷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自废武功对自己下手。
当然也许有这样看不清时事的人,但是李鸿章断定西太后她能够看清楚。
虽然,李鸿章来是来了,但是,李鸿章从内心来说是不想出兵的。
因为,或许对清廷来说,反正都是李鸿章手下的兵。他们用起来不心疼。
但是,李鸿章自己却是非常心疼。
别看李鸿章是一方重臣,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但其实呢,李鸿章的才能有限。
李鸿章之所以能够在这么多人中脱颖而出。
并不是因为他很厉害,而是相当于在矮子里选了高个的,其他人太烂了而已。
很难想象这个拥有天下第一强军北洋军队的掌控者李鸿章,竟然,没有主持几场大仗,并没有什么军事经验。
但是没有很深军事经验,并不意味着李鸿章不能拥有天下第一强军。
因为,建立一只部队,有钱就行了。是否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并不重要。
没错,李鸿章的北洋军队就是李鸿章一手一点亲手打造出来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李鸿章的军事才能怎样不清楚,但是绝对是有很好的经营才能。
也正是因为这些军队是李鸿章一点一点打造出来的。
因此李鸿章深知来之不易,所以对军队非常珍惜。
进攻四川平叛,一看便是艰巨的任务。
别的不说就是大军入川剑门关就是非常的易守难攻。
这一仗要打下来恐怕要损失惨重。
因此,李鸿章当然舍不得自己辛辛苦苦打造出来的军队,遭受这样的重创。
所以,找了一个借口,想要推脱掉。
当然这个借口归借口,但是也很合理。
但是,西太后不这么认为,说道:“李卿家,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这个叫宁不缺在乱臣贼子,公然登基称帝,简直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如果这样的行为我们都能不闻不问的话。以后如何警示后来者呢!”
“太后请稍安勿躁。对于这一点,臣也早有打算。
虽然我不赞同朝廷派遣大军去征讨宁不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朝廷就可以宁不缺行为不闻不问,我们可以陈兵于四川周围,做出攻打的姿态,但是实则就是围而不攻。
同时派人切断外界对四川的各种物资的供应和四川对外贸易,从而阻碍宁不缺势力的发展。
等待不久宁不缺的势力,自我灭亡。”李鸿章说道。
李鸿章不愧为经营方面的能手,一下子就打到了点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