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天上什寒,人间黎族
第32章 天上什寒,人间黎族
三十一、天上什寒,人间黎族
经过一天的骑行奔波,过了琼中县城营根,往红毛方向继续走,可以看到指示牌,拐进去,发现路面突然缩小了一大半,扭头望窗外,发现我们进山了,踩着脚下细碎的鹅卵石,一手推着我的自行车,微风迎面吹拂着我的乱发,偶尔藏身在榕树上的小鸟还会来上一段清脆的歌声,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慢慢地爬,不时看到山峦之间烟雾缭绕,几间船形小茅房傍依在青翠苍绿的山腰之上,间或点缀着几株芭蕉,间或点缀着几株摈榔,间或点缀着几株椰子树,间或点缀着颈上吊着木梆子的大牛小牛;就这样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什寒,进村的寨门也颇有特色,原木简陋的外表,古朴苍桑,尽显山寨乡野之味。寨门两边有一对字:“醉美琼中天上什寒”,而“什寒村”三个血红的字站在山坡上。这一片山岭中就只有这么一个村,一条小小的山路似隐似现从村寨蜿蜒而下,一直延伸到山麓的坑田,一直延伸到山麓湾湾的溪流;每当清晨或傍晚的时候,总有挑着竹简
水桶,穿着美丽筒裙的姑娘三三两两地在小小的弯弯的山道上袅袅娜娜地挑着水,总有从村寨的茅房里和山麓湾湾的小溪边传来音清清的鼻萧声和情柔柔的歌……
这样的田园景色可否永远停驻?
天上什寒,并不是在天上,也许最初是由某个旅行者乱起的名字,但不管最初是怎么样,好像现在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在什寒前面加上天上。
在村边的大榕树下闲坐下来,缓缓而来的老爷爷,扛着锄头,抽着水烟袋,他身后,还紧跟着一白发苍苍的老妪,提着筐,脚步有些蹒跚,一路走一路说着活,老头绿色黝黑,深深的皱褶,一生的责任和劳作显露无余,老妪一脸慈祥,光影一束投射在他们的身上,好一幅动人的相濡以沫,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心疼是爱的最高境界。古人常言的“只羡鸳鸯不羡仙”,不外于此。我向他们问路,老头笑而不答,老妪热情地凑上前来,放下筐子,用手抓了前头的老头子停下来,用夹带着地方方言的话说:“他是个聋子,听不着。“
“看你们一路走着,一路说话呢!“我疑惑地问。
老妪笑着便走了过来,在我的身边,与我攀谈起来:“走路说话,不心慌,各说各的,说了一辈子话,嘴闲不下来了。“我忽然觉得他们虽然没有言语进入耳朵的沟通,但一辈子的默契,早已根植在心里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好的爱情,是心与灵的相互呼应,是魂与魄的水乳交融,丝丝缕缕,皆是疼惜,点点滴滴,皆是怜爱。不也是这样的幸福吗?
时到中午,骑车费劲,肚子里早已饥肠辘辘,老妪指了路,说是顺路,带我直接过去。一边走一边介绍“三月三“是黎族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为期一天。现在旅游开发,节日成了旅游项目,天天都是三月三。“
老头好像明白了老伴向我介绍黎族的节日和风俗,也插话补充着。通过他俩的介绍,我知道了,节日这天,当地黎族人民举行预祝“山兰“(山地的旱谷)和打猎丰收的活动。同时,这一天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清早,姑娘们穿黑色底布制成并镶边的紧身圆领长袖上衣和黑色的图案鲜艳的筒裙便,黎族姑娘本来皮肤就白净,但她们仍把小腿擦得白白的,再穿上图案鲜艳的裙子,以衬托小腿,更显示白净的皮肤美,提着五香竹筒,婀娜多姿,摇摆而来。小伙子他们平时穿灰白色的背心对襟衣和黑色长裤,扎着很宽的腰带,头盘着黑色与红色正方形图案的头巾。背枪荷箭,互相邀约,前往深山密林围猎。节日时返回村寨,向姑娘讲述围猎的经过,描绘自己的勇敢机智,以蠃得姑娘们的青睐。
黎族男性的装饰简练明快,表现着一种干净利落的潇洒。这种服装在总体上突出男性阳刚和力量,突出男性强健发达的手臂和胸肌,显示智慧高昂的头以及滑圆有力的腰,这种服装大胆地运用明快的线条和具有强烈反差的颜色,从而烘托出男性的伟岸形象,达到衣着与人体的和谐统一。
黎族中,最注意打扮自己的是站娘,她们服饰多种多样,光彩照人。她们特别讲究显示自己形体优美的曲线和肌肤的自然色泽。在通什市,。在BTLZMZ自治县加茂河畔,黎族妇女穿上色彩搭配和谐的美丽服饰之后,还用椰子油梳整头发使之光滑发亮,再盘上发舍插上银钗,缠一条5尺长的黑头巾,让巾尾在背后随风飘扬。姑娘们最爱穿筒裙,常把由三块布做成的筒裙中的一块布作一点小小的变化,从而显出式样千变万化,以适合不同腰围臀围的需要。穿裙子时,将筒裙紧贴腰部,不系腰带,上至肚脐,下盖大腿一半,显示出优美的形体曲线。
节日里,还开展“跳竹竿“活动。参加者多是青年男女。他们四人一组,分站两旁,将八根长竹竿平行放成四行,在音乐锣鼓的伴奏下,持竿者随着乐器的节拍不断使竹竿一分一合。跳竹竿的男女随着竹竿的分合,动作灵巧,优美地跳跃其间。
晚间,男女青年在广场上围着篝火,在鼻箫、洞箫、口弓等乐器的伴奏下,跳起反映黎家砍柴、舂米、打猎等活动的“砍柴舞““舂米舞“和“打猎舞“。很多人都是在这个欢乐的节日里获得了爱情,得到了幸福。因此,黎族青年都把三月三作为定情的日子,象征着他们的爱情似明媚的春天一样美好。
不觉间,到小巷尽头,僻远处,是一家不起眼的农家乐。门口放着两个茶桌,进了屋,客厅里面摆了几张桌子,二层是客房。因为是旅游淡季,里面三三俩俩地散坐着几个客人。
里头几个人正围着一台麻将,打得正欢。
“二饼!”
“碰!”一个女人兴奋地说着,放倒两张牌。
“哎,先别碰了。来客人了,快去招呼吧。”
“不许偷看,我先招呼客人,一会就来。”这个女人可能是老板娘,她将面前的牌翻倒,依依不舍地离座,迎了上来,与老妪热情地客套了几句。给我沏了茶,点了菜,递给厨房里面就回到了桌上,继续打麻将。
“看这些懒虫的生活,就是这样,慢节奏的。”老妪面向我笑着说道。又叮咛了好多句,才舍不得地离开我,拉着老头走了。感觉她很善良,热情好客。
菜是老板娘推荐的黄猄腿肉,这是一种生长在密林中的食草类野生动物,肉质鲜美,香嫩可口;竹筒香米饭,一种黎家特有的食物,味道清香;南杀,一种当地腌制的酸辣风味蔬菜,开胃腔脾……。服务员拿起用椰子壳制成的酒勺,从自家专门的酒罐子里盛出山兰米酒,给我斟了半碗,这是黎族人民最喜欢喝的美酒,家家都用山兰稻米自酿制,味道醇香可口,浓而不烈,喝上一口,回味无穷。
吃完饭,我到二楼休息,也许是酒的缘故,竟然一觉睡到下午五点。
什寒将“三月三“搬上了舞台,走上了程序,天天在过节,演绎着这个民族的历史、民俗、风俗、习惯,特殊的人文服饰饮食和文化。
我只听过黎族同胞喝酒对歌,但还没有亲身体验过呢。得,在什寒在这个夜晚,我有福气了。
对歌就在毫无心里准备的时候,突然就开始了。黎族民歌曲调旋律优美,风格清亮悠扬,有着浓郁的山野风味和田园风味。听黎族歌曲,人们能领略到一种山野中的幽深与醇厚,又有一股如溪涧流水般的清越与抒情。如果从音乐美学方面去分析,黎族曲调主要是热烈与清越的交融,急促与徐缓的交融,还有沉闷、忧郁与轻松、活泼的对比,是美的再现。
她们的舞蹈过程中有优美与轻快的孤线型舞步,有充满刚勇气概的跳跃,也有刚柔相济相生的旋转。我从一开始是看表演,到后来沉浸其中,才发现,这不是表演这就是真真实实的生活。情感就在一首首的歌中一杯杯的酒中交流、融合。
与蒙古族的风俗一样,唱歌敬酒,又喝了些山兰米酒。忽然觉得自己穿越了时光隧道,进入了人类原始,最淳朴的生活。眼前一张张红扑扑堆满微笑的脸,一双双充满善意和好奇的眼,让我觉得兴奋。这就是我一直想看的美景,心底一直渴望的那份宁静,梦寐以求的世外桃源。歌唱到半夜,我也沉醉到半夜。一度以为这就是自己的真实生活。那一晚,我完全放松了自己,融合到这山这村这人这景中。
闭上了眼睛,却睡不着,门窗虽然全都关着,但在这寂静的山谷中,细微淅淅流水的声音,还是能清晰地传到耳边,空旷的山谷中,时不时,传来的野兽的嗷叫声,给这一切,更添了几分不安。月亮出来了,半边身子躲在云朵了,害羞探着头,好奇地往下看着,皮卡在月光下投射出来本该是憨厚的结实的影子,但这影子被这层层叠叠的群山包围着,却显得如此单薄。调皮的云儿不耐烦了,便把月亮拖进云里去说悄悄话,似乎在向闺蜜倾诉着日间与太阳调情的那火辣辣的故事,留下一片的漆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