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文天祥潮阳遭元俘 张弘范厓山灭宋祚(下)
第198章 文天祥潮阳遭元俘 张弘范厓山灭宋祚(下)
便在此时,元军江南西路宣慰使李恒挥师南下,派遣一路人马入援赣州,自率主力大军来攻兴国。文天祥未料李恒大兵突至,恐战之不利,遂率兵撤退,向永丰邹洬靠拢,欲与其合兵迎战李恒。不料邹洬军已在此之前溃败,李恒于是穷追文天祥至方石岭。宋将巩信坚守拒战,身中数箭而死。文天祥率残部到达空坑,士兵都被打败溃散,妻妾子女都被元军抓住。当时监军赵时赏腿上有伤不能骑马,因此坐轿撤逃,被元军追至所擒。元将讯问其姓名,赵时赏知道文天祥在前面逃之未远,便灵机一动说道:“我姓文,乃大宋丞相也。”众兵以为是文天祥,不由如获至宝,遂将赵时赏擒住,由此返回军营,文天祥因此得以逃脱。
经此空坑一战,宋将彭震龙、张汴等死于军中,缪朝宗在林中上吊自杀身亡。吴文炳、林栋、刘洙都被元军抓住,带回隆兴大营。当时忽必烈为得南人之心,屡下诏旨命令不准屠城杀降,故此将官以下俘虏往往一审则放,并不为难。便是郎官以下军职,亦不放在元军眼中,故此被俘者往往自服微职,得以逃脱。元军已知赵时赏并非文天祥,再问其真实身份之时,赵时赏却不肯虚报,照实说道:“某乃大宋监军,尚比文丞相高半级也!”怒骂不屈。轮到审问总兵刘洙之时,刘洙多次辩解自己只是微末小吏,赵时赏却在一旁呵斥道:“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死则死矣,何必如此!”于是林栋、吴文炳、萧敬夫、萧焘夫等便不再隐讳身份,皆都不能免难,被李恒下令诛杀。
文天祥因经赵时赏冒名掩护,终得逃出生天,乃召集残兵奔赴循州,驻扎于南岭。部将黎贵达暗中阴谋投降,逃出军营,被文天祥遣将快马追回,当即诛杀。景炎三年三月,文天祥进驻丽江浦。四月凶信传来,宋端宗因在硇州遇风溺海,又目睹亲密大臣江万载为救自己被狂风海浪吞没,惊病交加而死,年仅十岁。七岁幼弟卫王赵昺被陆秀夫、张世杰、江万载之子江钲于同月在冈州拥立为帝,是为怀宗,改年号为祥兴。此时元帝派琼州安抚张应科进攻雷州,三战不利,张应科战死。张世杰认为硇州不能久居,遂将赵昺转移到广东新会厓山,张世杰被封为越国公。十月,张世杰派凌震、王道夫袭击广州,凌震力战而败。
因闻端宗惊吓而死,文天祥上表自责当初负气出走之过,请求入朝勤王,未获张世杰等允准,但奏请怀宗加封文天祥为少保、信国公。当时军中瘟疫流行,文天祥所部士兵死亡数百人之众,便是自己惟一儿子以及母亲也未能免难,皆都死于此疫。文天祥大悲,于当年十一月进驻潮阳县,以避瘟疫。潮州盗贼陈懿、刘兴多次叛附无常,为潮阳祸害,文天祥赶走陈懿,擒杀刘兴,百姓大悦。十二月邹洬、刘子俊从江西引兵而来,攻伐陈懿党羽,陈懿于是暗中勾结张弘范,引导元军逼攻潮阳,袭击文天祥于五坡岭。张弘范军队突然出现,众军及随从措手不及,文天祥匆忙逃走,被元军千户王惟义擒获。文天祥吞食龙脑自杀不果,邹洬自刎而亡。此时刘子俊、陈龙复、萧明哲、萧资等部将皆亡,杜浒被擒忧愤而死,张唐、熊桂、吴希奭、陈子全兵败被擒,都被处死,仅有赵孟溁一人逃脱。
文天祥被押至潮阳见张弘范,左右命行跪拜之礼,文天祥怒斥不拜,张弘范反以宾客礼节接见,同入厓山,命其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道:“某不能保卫君父,复教他人叛离父母,公谓可乎?”因张弘范多次强迫索书,于是文天祥写《过零丁洋》付之。张弘范观其诗道:“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范自觉惭愧,含笑收藏,并不发怒。史说张弘范字仲畴,河北定州定兴县河内村人,乃是蒙古万户都元帅张柔第九子,大儒郝经门下弟子。身长七尺,仪表出众,长须拂胸,丰采翩翩,极善骑射,马上舞槊知名于当时。兼且口才极佳,善于诗歌应对,可谓文武全才者。
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时,张弘范二十四岁,被命为御用局总管。中统三年李璮起兵叛乱,张弘范从亲王合必赤前往济南讨伐,为行军总管。在平叛进军中不避艰险,屡立奇功,深为忽必烈器重。又能严以律己,廉洁奉公,处理日常公平合理,信赏必罚,胸怀坦白,不怀报怨之心。又爱兵如子,故在士兵中倍受爱戴信赖,威望渐高。至元元年,张弘范八哥张弘略调至京城充任宿卫,忽必烈以张弘范代替其兄职,亲授金虎符,命为顺天路总管。至元二年又调任大名,便服微行出访民间疾苦到任。遂惩办不法仓吏,取得群众拥护,适逢大水,又擅专免除灾区全部租赋。朝廷欲治其专擅之罪,张弘范遂亲赴大都,直接向皇帝申诉道:“臣谓以粮存于朝廷小仓,不如存于民间大库。百姓因遭水灾,若谨守朝廷小仓,万民无食必死,明年谁来交粮于国?先使民活,朝廷方年年有获、家家有粮;民有余粮,岂非国家之有?是谓大库也。”忽必烈点头称赞,夸其颇懂治国之道,乃释其专擅之罪。
至元六年,南征襄阳。元军围困襄阳之军大部为李璮旧部,勇狠骄悍难加管束。元世祖遂以张弘范任益都、淄莱等路行军万户,管理青州之军,随丞相伯颜南下。张弘范向伯颜建议切断襄阳粮道,伯颜采纳其议,并派张弘范负责把守万山粮道。张弘范于是在襄阳、樊城之间建筑一字城,将宋军襄樊防区割成两份,无法相互救援。次年攻打樊城,张弘范肘部中箭,立即投入进攻,遂攻克樊城。宋樊城守将范天顺战死,牛富率兵百余巷战,兵败后投火自尽。樊城突破,襄阳守将吕文焕只好投降。张弘范以襄樊战役功勋,忽必烈亲赐锦衣、白金、宝鞍,部下皆受重赏。丁家洲一战,张弘范引步骑夹岸而进,用战舰巨炮轰击孙虎臣军。宋军大溃,水陆两军主力丧失殆尽,张弘范所部长驱直入,率先到达建康并一举克之。
焦山之战,张弘范自上流会师于焦山之北。南宋全线溃败于焦山,张弘范率军直追至圃山之东。由于此战功劳,忽必烈赐以“拔都”称号,并改授毫州万户。至元十三年三月,伯颜入临安,将宋恭帝及全太后等押送至大都。浙东一带发生叛乱,张弘范带兵平之。按蒙古人惯例,降而复叛必要屠城,但张弘范只杀为首叛者了结,保全满城百姓性命。元军凯旋,张弘范被授予镇国上将军,任命为江东道宣慰使。此时张弘范四十一岁,已是武职官员中从二品大员。至元十五年四月,文天祥、张世杰等拥立赵昺于广东新会海中厓山,元廷命张弘范为蒙汉军元帅,南下攻击流亡朝廷。行军途中,因流贼陈懿出卖带路,便于潮阳五坡岭击溃宋军,生擒文天祥,却是意外收获,于此书接前文。至元十六年二月,张弘范率军抵达厓山,以李恒为先锋,先派张世杰外甥韩某三次去张世杰军中劝降,张世杰严辞拒绝。
张弘范由此大怒,遂率水陆两路元军直趋厓山。厓山背山面海,地势险要,张世杰下令焚烧岛上行宫军营,人马全部登船,然后依山面海,将一千余艘战船排成长蛇阵,连以粗绳巨锁;又在四周筑起城楼,船上涂上一层厚厚湿泥,复扎长木于侧舷,以防火攻。将末帝赵昺座船安置在水城中间,诏示全军将士,誓与舰船共存亡。张弘范见宋军战船集结,果用火攻之计,以小船装满柴草浇油,点火后乘风攻击宋军。宋军船上湿泥阻止火势蔓延,长木又顶住火船,使元军火攻归于失败。张弘范又阻断宋军水源,封锁了海口,宋兵饥渴交加,处境日益困难。祥兴二年二月初六,双方进行决战,张弘范分兵四路,发动猛攻。宋军正在拼命抵抗,忽闻元军帅船上奏起音乐,却是欢宴之曲。宋军以为元将宴会,斗志为之松懈,未料此乐声是元军总攻讯号,元军舰队直扑而来,箭如暴雨。各路元军齐攻,从午至晚,海战异常激烈,胜负难分。宋军因多日缺水少食,体力渐渐不支,忽有一条宋船降下旗帜,停止抵抗,其他战船见状也纷纷降下旗帜。张弘范知道大势已去,急忙一面将精兵集于中军,一面派出一只小船及十数名士兵,去中军迎接帝昺前来,准备突围。
小船来接帝昺,军士呼唤天子下船。左相陆秀夫因见不是江万载、江钲父子所带护随亲兵,不知是真是假,便坚决拒绝下船。那小船上士兵难登大舰,又恐被元军围歼,只得调头而去。陆秀夫见小船上士兵并不放箭,知道果是张世杰派来,但呼之不应,后悔已迟。知道君臣此番难以脱身,恐受被俘之辱,于是跨上自己座船,仗剑驱使妻子投海自尽。然后换上朝服,回到大船礼拜帝昺,哭道:“国事至今一败涂地,臣与陛下理应为国殉身。德佑皇帝当年被掳北上,已使朝廷遭受极大耻辱,今日陛下万万不能再重蹈覆辙耶!”帝昺一个小小孩儿,能知道甚么亡国之耻,则给吓得哭作一团,并无一语作答。陆秀夫拜罢起身,将黄金国玺系在腰间,背起九岁帝昺奋身跃入大海,顷刻间君臣二人被巨浪淹没,无影无踪。周围船上大臣、宫眷、将士看得清楚,顿时哭声震天,数万人纷纷投海殉国,场面壮烈,非言语可表。张世杰此时已率领水军余部突围而出,来到海陵山脚下,不久人报陆秀夫背负帝昺共同殉国,张世杰悲痛不已,仰天长哭。此时飓风忽来,部下劝其上岸暂避,张世杰绝望答道:“无济于事矣,避之何为。我为赵氏竭力,一君身亡复立一君,如今又亡;我在厓山不殉身者,是望元军退后再立新君,然国事如此,天意不可违也。”说罢飓风大起,诸船尽覆,宋军残部数万人皆者堕身入海,尽忠殉国。南宋就此彻底灭亡,全国不复华夏衣冠。
至今在广东湛江雷州湾东南海域中,犹有中国最大火山岛“硇洲岛”。是为张世杰、陆秀夫等“愿以石击匈”,“硇”字由此而生,硇洲岛也因而得名。粤西沿海当时大都是荒远之地,正因南宋流亡朝廷一路南下,方为此地带来中原及江南文化火种,并对其后世文化传承发展影响深远。硇洲岛则便是南宋朝廷流亡之旅海上最南端根据地。十一岁皇帝赵昰于此溺水受惊驾崩,七岁皇帝赵昺亦是由此继位。此地“不拜皇帝拜忠臣”,岛上除妈祖庙、关帝庙、宗族祠堂之外,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宋末重臣祠庙分布众多,香火不断。岛上居民至今仍有将三位宋臣神像请回家中轮流供奉风俗,每年庙会之际又送回庙中,供人祭拜。正是:虽然当年身先死,此后千载留美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