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与太子接连薨毙,实乃han国之大不幸,四公子韩宇,才智过人,成熟稳重,可当谋国!”
“不错,四公子在诸位公子中最的先王器重,应以四公子韩宇为太子,继承han国”
不错
看着朝臣交头接耳的在议论,张开地知道四公子的势力已经在发力了,然而四公子的人数虽多却不占优势,他摇了摇,并不想表态,历来王位之争都暗藏着腥风血雨,太早表态实为不智,这也是张家五代为相的经验之谈。
就在此时,突然有宦官喊起尖锐的嗓子“血衣候到!”
“血衣候,血衣候来了!”白亦非的到来让朝臣内出现了一丝的躁动,然后片刻有平静了下来,对于这个手握han国接近过3成兵力的人,所有人都不敢有丝毫逾越,最主要的是白亦非也是这次王位之争的重要筹码之一,
然而,朝臣们还没有完全平静下来之后,宦官又喊起尖锐的嗓子“大将军李开到!”
“什么,李开也来了。”
朝臣们焦躁不安的看着大门,似乎担心李开的到来,会让四公子韩宇在朝堂上的优势土崩瓦解,对于这个在十多年前的右司马,朝臣当然大部分都是认的的,只是许多人对这个突然出现在han国朝堂,本应死去的人,感到难以接近,传闻这个人得到了仙缘,所以年龄在十多年之后,没有一丝的变化。
不过,无论如何这个手握八万城防军的人,是比血衣侯更加需要拉拢的存在。
看着李开和血衣侯几乎一前一后的到来,大殿之上突然鸦雀无声起来,就在此时外面接着喊道“四公子韩宇,九公子韩非到。”
片刻之后,披麻戴孝的韩宇一进入大殿之上就看到了韩王的灵棺,本来严肃的表情立刻就流出泪来,并且直接扑到在灵棺之下,悲鸣道“父王,儿臣,来晚了,儿臣初听闻父王大薨,立感五内俱焚,遥感几日前您的教诲还历历在目,实难相信,你我父子二人竟然已经天人永隔了.....父王.....”
看着韩宇的哭泣悲鸣,那些朝堂上的朝臣们不时的还挤出了几滴眼泪,并且大赞道“四公子,真是孝纯廉厚,相信大王如果看到四公子如此也会含笑于九泉的。”
“没错,四公子韩宇为人谦孝,素有大才,han国只有拥有这样的王,才可以带领我们han国在这个纷乱的战国时代,生存下去。”
“我等拥护四公子继承王位”
顿时从朝臣的队伍中淅淅沥沥的走出几位,跪地拥护道。看着这些人中有御史,长史,中大夫,谏议大夫等官员。血衣侯站在朝臣的前方冷眼看着,在他的眼中这些人就如同跳梁小丑一般,han国的很多秘密这些人都不知道,但是他们却急于趟这趟浑水,不外乎是等着韩宇继位之后,给他们加官进爵的承诺。
“愚蠢之辈”白亦非的评价。
然而就在此时,殿外又出现了一位拄着桃木拐杖的老者,看到这位老者从刚才就站立在韩宇旁边,伤心不已的韩非,立刻就要上前搀扶。
“叔公”韩非叫道。然而他碰到老者的衣服之时,就被老者甩开了,让韩非一时间十分尴尬。
“宗正大人来了。”
“老宗正韩辛大人来了!”
老者老当益壮的一脚踏过宫殿外的门槛,拄着拐蹒跚的走到韩王的灵棺前,这是韩宇站了起来,尊敬的搀扶着他,这位老者却没有像对待韩非一样对待韩宇,反而笑着满是皱纹的脸,道“宇儿,不错。”
“叔公过奖!”韩宇抹着泪水,回答道。
宗正韩辛在韩宇搀扶下,郑重的说道:“老夫年老,久不上朝,但是却依旧掌握王族的名籍簿,此时,大王,太子薨毙,实乃我大韩之国的不幸,然国不可一日无王,我赞同四公子韩宇,继承王位,不知诸公意下如何呢?”
正宗的话就像是压在秤杆上的秤砣,那些本来中立的官员纷纷表态,一个个争先恐后的跪倒在大殿上道“请四公子继位”
毕竟现在宗正韩辛的表态,就代表着王族的态度,han国王族地位崇高,而且各个手握实权,许多王族都担任着各地的郡守,这也是为什么中立派急于表态的原因,因为他们怕新王继位之后会找他们秋后算账。
于是,整个han国的朝堂出现了奇怪的一幕,唯一没有赞同这个决定的只有,血衣侯白亦非,大将军李开,相国张开地等寥寥无几的人,甚至许多张开地一系的人马都投奔了四公子韩宇。
“这......”官员们看了看大殿上还站立的几人,不知他们到底有何想法。不过,虽然只有三人,但是其实力绝对恐怖,血衣候和大将军,掌控着han国半数军队,而相国又是文官之首,历来被文官所憧憬。
“我不同意!”就在官员们以为这三人会有人表态的时候,殿外突然有人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