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为崇祯,拯救大明朝 第4章 征召周遇吉

作者:离人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04 09:31:35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而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是祖大寿的妹夫,

吴三桂是祖大寿的亲外甥。

吴氏家族在祖氏家族中旁逸斜出,很快地就自成体系。

之后,吴三桂和关宁铁骑虽然在松锦之战中落败,

但是他依然受到重用,

继续担任山海关总兵,指挥关宁铁骑守卫着山海关与宁远两座最后的堡垒。

不得不说,

袁崇焕的以辽人守辽土的战略实在是祸国殃民。

每年花费了数百万的辽饷,却是帮助祖家和吴家养出来了一只私兵!!

彻底成为辽东军阀。

听调不听宣。

甚至是日后还是打开山海关放满清入关。

剃头之后成为了满清的主力骑兵。

甚至是连永历帝最后都是被吴三桂勒死的。

可见之前的崇祯是多么的愚蠢,战略多么错误了。

当然了,现在的朱由检想要改变已经是来不及了。

不过至少是目前的吴三桂还没有彻底叛乱,在满清和大明之中鼠首两端。

他们留在北京东北方向的绝地上,夹在清顺之间,最后的结果肯定还是择主而事。

投降大清或者大顺。

但是,自己还可以利用一番。

而且目前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弟弟吴三辅,老婆陈圆圆等人,可还在北京城之内。

有这一些人在眼中,想来吴三桂还暂时不会彻底叛乱。

可以从他手中调来一些关宁铁骑的士兵们。

虽然是关宁军和鞑子大军打的那是屡战屡站。

但是只要拉到南方,依旧是无敌的存在!

可以帮助朱由检在南方站稳脚跟!!

立刻,朱由检心念一动。

开始奋笔疾书,对于吴三桂亲自修了一封书信。

随之,叫来了太监王承恩:“大伴,拟旨,加封周遇吉为宁武伯,

令其速领所部官兵与家眷,秘密进京听命!不得有误!

记住,一定要挑选可靠之人去传旨,不可走内阁和兵部。

另外让锦衣卫都指挥使吴孟明严密打探京城百官动静!

再派人将此封书信交给吴襄,让他派人将此密诏交给吴三桂!!”

“是,陛下!!”

太监王承恩恭敬说道,便是带着朱由检的旨意下去了。

朱由检下了旨意之后,也是长松了一口气。

现在就是等待时候了。

只有等周遇吉带兵来京城,这样他手里才能有自己的精兵。

有了底气,去下达南迁的命令,去对付朝中的贪官污吏。

这样方才是可拯救大明了。

思索中。

这时候大门推开。

一个美妇人走了进来!

“陛下,夜深了,穿上衣服吧!!”

说话的自然是周皇后。

朱由检如今的妻子。

她是个身穿淡素破旧襦裙,素颜如玉,眼角上有一些浅浅的鱼尾纹的美妇人。

她的声音有些沙哑,语带焦虑,显然被来势汹汹的闯逆吓破了胆。

她的手中拿着一件布满了补丁的袍子,披在了朱由检的后背上。

又是抱住朱由检的腰,脸庞贴在他背后,充满了温柔之意。

此刻,大明已经穷困到了极点,

每年七百多万两的辽饷要支出

但是北方大乱,如今只是不到四百万两的国库收入,

帝国财政早已是寅吃卯粮,无法应付。

无奈之下,朱由检也只能节俭,穿着补丁衣服,连宫女都是辞退了。

甚至是一些脏活累活,都是皇后妃嫔们自己干了。

“陛下,如今北方已不行,再不去南中家里,就怕悔之不及……”

周皇后担忧说道。

她虽然居于深宫,也知道现在情况危急,不愿意朱由检就此死去。

朱由检握着她的手,温柔说道:“此事我自然知道,我已经有了打算,爱妃不必担心!!”

听到这话,周皇后脸色略微好了一些。

只是问道:“可朝中大臣会答应此事吗??”

朱由检点头道:“一切我已经是准备妥当了。”

而她脸上听完此话,露出坚定之色道:

“陛下放心,妾身一辈子只会留在陛下身边,不管是南下还是坚守北边家中……”

周皇后的一双秋瞳看着朱由检。

她虽然是深宫妇人也感觉到大明日薄西山。

话语中有要与朱由检一起殉节的意思。

朱由检也明白她意思,心中暗暗一叹。

当真是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啊。

多么贤惠的女子啊!!

之前的崇祯明明是皇上,但是让周皇后天天过的什么日子,

堂堂皇后,针线活都是要自己干,还是担惊受怕。

实在对不起她,只能是到了南边再是好好补偿她了!!

他安慰道:“爱妃不必说这一些,

大明还不至于落到那般地步,朕会保护好爱妃的!”

“嗯!陛下!”

周皇后点头。

不知道为何,她感觉如今的崇祯和之前有一些不同了。

之前崇祯唯唯喏诺,因为大臣们不愿意南下,自己也拿不定主意。

现在居然是多出几番主见,而且看她的眼神也有一些不同。

多了几分爱意。

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朱由检也很满足。

“爱妃,夜深了,我们睡吧,朕为你解衣!!”

“嗯呐,陛下!”

周皇后俏脸有一些微红,没有想到朱由检如此说。

毕竟这一个月来,朱由检都是忙于政事。

因为糜烂的前线郁郁不乐。

没有想到,今日乃是变了,有如此闲情逸致了。

很快,朱由检熄灭一旁蜡烛。

将周皇后温柔抱着到了龙床之上。

……

一夜无话,

第二日醒来。

朱由检很快又是开始批阅奏章。

还有安排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做一些监视朝臣的事情。

主要是日后背叛大明的那一群臣子,要重点关注。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