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袁立可也算是很有能力的一个人。也算得上一个帅才,跟孙承宗一个级别的人了。

天启元年,封疆多事,辽沈、广宁相继失守,全辽沦陷。人人视关门为死地,百官噤口以图自保。

袁可立祭告山陵回京,向天启皇帝大胆提出七项建议:

“一收残兵,以省调募。河西之兵虽败,关外残兵瓦解云散者不下数万,宜收其残,省调募西兵便。若拒之不纳,必为虏用,是籍兵也。近复议调西兵,旷日持久,何资涸辙,宜数容其入,驭以威,稍汰老弱,收转败为功之效。

一出奇兵,以图制胜。闻敌令妇女乘城,骁悍皆赴利以犯我,宜会兵捣之,踏其虚,可夹击也。宜急勅登莱抚臣督兵过海,乘虚捣,绝其饷道,使力有所分,不敢乘胜深入。法曰:攻其必捄也。

一明赏罚,以振法纪。若监军道高出不致死,以带甲数万窜,不宜从熊廷弼之请复使监军,令怠玩而忘其死。况廷弼曲怙,贺世贤何法纪之有?则熊廷弼、高出之头可斩也。威克厥爱,兵家所违。且论劾廷弼之臣反褫其职,国法谓何?所当急斩逃臣,还逐臣。则赏罚大明,而戡乱之策可次第举也。

一慎防守,以固封疆。寻诸者言,敌与西合一片石。桃林古北喜峰诸隘口,公奏宜守御筑墉。河西既失,则之门户当严。本兵既出视师,当遂驻镇,□□调集附近诸军列营口外。又自抵都门,置重兵数处势相联络,如常山率然以便策应,则藩屏固而神京可以不摇也。

一实京营,以固根本。养马增士卒,习骑射。至于京营,老弱虚冒不宜缓综。按籍而数之,营兵不可谓不多矣。然为役占为包揽,聚如乌合,散若鱼惊,其精强可用者十之一二耳。宜及此设法核其实数,分为上、中二□,严加训练。上者以战,中者以守。饷以因之,庶缓急可赖也。

一多储资粮,以防未然。笼天下盐铁之利,则军帅无侵渔,逴行无绝饷,而天朝可高枕矣。城守之计,以食为本,则粮饷之储不可不预目。今宜寻访于忠肃公故事,通州之储悉运入京师。而又谕令在京勋戚巨室之家各庄盖藏,母置城外。即有不测,城守固矣!

一破格用人,以期实用。图复建骠骑之功,以佐悬官之空乏。自东事屡败,而文臣武臣相继陷没,主爵者苦于无人可用。臣□读圣谕,以公侯悬赏,欲得出奇建功之人,洋洋圣谟,急于求才矣!然是出奇建功之人,况下僚伏,草莽如田畴、魏胜者更夫不少,若循资以求,则真才安得脱颖而?今吏、兵二部宜出招贤文榜,令各陈所长,赴部实騐,果异赝鼎,列名上闻,群策并举,无难灭矣。”

天启皇帝全部答应了。

袁立可跟毛文龙,收回了被建奴抢占的辽南。可谓是劳苦功高了。周昌 担心他会步张维贤的后尘,毕竟年纪这么大了,也是难得的忠臣良将。周昌 当然是希望他能好好的安度晚年了。

只是他坚持要出站大琉球。周昌 也无奈,所谓将军百战死,也许对于袁可立来说这是最后的机会吧,周昌 只能是答应了。

让袁可立郁闷的是,同时出站吕宋的郑芝龙轰下了马尼拉,已经让人登岛了。

袁可立这边还在炮轰,这已经晚了一步了。这风头被抢了。袁可立不爽,下令让手下拼命的攻击。

“给本部堂狠狠的打,一定要抢在郑强盗攻下率送之前,打下大琉球。”袁可立狠狠的说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句话来形容他最合适不过了。

只要是抢在郑芝龙面前拿下大琉球。这风头就不算被抢掉。只要打下了大琉球驱赶了和蓝人。然后带领登莱舰队驰援郑芝龙,率送的功劳也有他的一份。

“狠狠的反击。”大琉球总督埃德温说道。

和蓝的陆基大炮也基本上布防,来的时候带了不少的炮弹,也劫掠了大琉球的武备库,大琉球武器库里有不少明军的火炮弹药。

基本能挡住袁可立的大军,袁可立为了减少伤亡,也没有靠近大琉球。让而是炮火够得着的地方,猛烈的轰炸。

炮弹也是管够的,虽然打大琉球是亏本的生意,本来就是自己的国土被侵占,打下来不过是光复国土。哪里有钱赚啊,自己的国土总要光复吧。要不然让人家在自己的国土上,建立一个海上航母针对自己。

这谁都不能接受,袁可立也不打算给周昌 省钱。

周昌 接到一波一波的战报后,内心是觉得血亏的。关键是袁可立的放炮的态度。属于那种不间断密集轰炸的方式。这就很浪费了,炮弹一发过后,爆炸范围内,没必要在来第二发。

袁可立偏不,就是密集的轰炸,让和蓝人都觉得浪费。

“这明军发疯了,不知道炮弹贵吗,就他们之前找我们和蓝进口红衣大炮的时候,都觉得价格贵,讲价半天都不愿意成交的。居然舍得着这么密集的轰炸。”埃德温说道。

这太不正常了,炮弹不要钱啊。

袁可立表示,这又不是花本部堂的钱。那是周昌 的钱。

周昌 也表示花的不是朕的钱,是莫卧儿帝国和红蛮子的钱,周昌 已经让商队将啊芙蓉也卖到了莫卧儿的手里,甚至卖到了红蛮子的领土内。

莫卧儿帝国和沙俄都是人口过亿的国家,单一个拉出来,都是超过大明的人口的。

这些钱源源不断的进入周昌 的内库,轰炸吧使劲轰炸吧。为了蓝星的一统,为了华夏文明的昌盛,为了大明的延续。让世界颤抖吧。

周昌 豪情万丈,他并没有将这些小国放在眼中,统统都是大明的领土。

(求订阅,求鲜花)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