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贪食的孤猪
第19章 贪食的孤猪
秦达到向阳屯护农,打的可是武装部的正经牌子。
如果没有刘明义在大田地垄说的那番话,刘二瞎子招呼一声,秦达也就跟着去看看了。
有了刘明义屯子小、人心杂的说法,秦达就不能响应正准备赶老牛车的刘二瞎子了。
“明山叔,我的枪放明义叔家了,给我弄块肉捎回去,然后咱们再去瞅瞅?”
秦达端起了‘爆胆神枪’的架子,转头跟屯长刘明山说话,刘二瞎子心里也被淡了一下。
他的想法倒是不复杂,无非跟面前的爆胆小秦炮亲近一下,等老秋之后,一块合股上山。
地垄头上,向阳屯众猎手评价那大黑瞎子的枪伤时,刘二瞎子就有了这样的想法。
如向阳屯的上门女婿马大眼珠子所说,秦达这样的枪法,别说不多见了,听都没听说过。
老猎手上山打围,枪法虽说重要,但掐踪、循迹的经验却更重要。
熟悉山牲口的踪迹跟习性,还能堵住山牲口,枪法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而且山中狩猎,跟训练场上的民兵打靶完全不同。
山牲口的行动轨迹,可不跟射击教程里说的那样,打猎与打人,提前量跟射击位置也是完全不同的。
就跟爆胆小秦炮一夜连爆仨熊胆一样!
秦达的枪法,放在训练场上,那没的说。
枪枪都干胸腹之间,确实是打人的法子。
但论到猎熊,你把子弹都造黑瞎子腔膛里了,黑瞎胆又岂有不破之理?
干碎了熊胆,那猎人费劲巴力的去打熊瞎子干啥?
不如多打几头野猪了……
刘二瞎子的小心思,现在没人在乎,一众帮忙的向阳屯猎人,听到老郑家给造了二亩地,个个都担心了起来。
这多半是遇上吃甜秆的野猪了,野猪不嚼苞米,倒是可以减少一部分损失。
但那大青苞米,再有两月就是粮食了,现在虽说也能吃,但谁家能造二亩地的青苞米?
“小秦,等回来,我让茂林给你送过去,村部有枪,你跟我去挑,就别跑这一趟了,你们等着……”
刘明山拉着秦达要去屯部的枪库,见帮忙的也跟了上来,他赶紧出言阻止。
屯部枪库闲人免进。
屯子里有多少条枪、有多少子弹,也是武装部三令五申不能随便透露的。
刘明山也不敢让这么多人进枪库,万一有手爪子不老实的,偷了子弹也是麻烦事儿。
众人被挡住,秦达才跟着刘明山进了装了钢筋栅栏门的枪库。
向阳屯子虽说不大,但也正经有好东西。
迫击炮五门,马克沁两门,捷克式、歪把子也不缺。
红松边材做的墙柜里,齐刷刷的摆着三八大盖、水连珠、五六半。
只是向阳屯的五六半一看就不是啥好货。
枪栓跟机壳磨的锃光瓦亮,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仪仗队的枪呢!
虽说看不上向阳屯的五六半,但捡枪的时候,秦达还是选了五六半。
只因为他不咋熟练三八大盖跟水连珠那些长枪。
而且他打枪也不怎么看准星,全凭着枪感瞄准。
只要手里的五六半不炸膛,能让他有机会看几发落点,大差不差的五六半他也能用。
跟秦达一样,刘明山选的也是五六半。
给其他人的枪更简单,两人一人再背五条三八大盖就够了。
十二条制式步枪,山神爷来了也能壳。
在屯部分了枪,一行人直奔大田而去。
到了地方,刘明山才发了子弹。
秦达分到了两联二十发子弹。
剩下那些拿三八大盖的则是一人五发,而且还不能先装弹,必须等见着东西才能装弹。
枪不是斧头、柴刀这些使劲才能伤人的玩意儿。
装了子弹上了膛,三岁孩子也能勾动扳机。
再者无论是五六半还是三八大盖,射程都不短。
清早的大田里已经有人开始干活了,万一打着一个,就够刘明山这个屯长好好喝一壶了。
一路走到郑家跟金家的大田,四周围除了鸟叫就没有别的声响了。
刘明山招呼了几声‘小鞋匠’,在金茂林声音的指引下,众人才到了昨晚山牲口糟践庄稼的地方。
“这是头孤猪啊!个头不小,看这大蹄印子跟老牛似的,不得五六百斤?”
刘二瞎子口中的孤猪,正经是跑山人最不愿意遇上的山牲口之一。
这类孤猪,多半都是被头猪赶出猪群,准备在十月份入冬发情之后,向头猪发出挑战的公猪。
为了挑战头猪,这类年轻的公野猪多半都会选择蹭树挂甲,来增加自身的防御力。
这样的公野猪不仅防御力惊人,攻击性也格外的强。
而且这些孤猪在被赶出猪群的时候,多半受过伤,因此脾气也格外的暴躁。
正常野猪遇上人就会跑,但这种孤猪却会主动攻击人。
都说老虎吃人、熊瞎子害人,但野猪也是正经能吃人的山牲口,而且吃的会比老虎、熊瞎子干净。
看到大田里牛蹄大小的猪蹄印,向阳屯的一多半人就开始打起了退堂鼓。
虽说手里的三八大盖,性能优于他们自己的猎枪,但也不妨碍众人退缩。
进山有山规。
打猎,个人会组猎帮。
村屯会组狩猎队。
原因跟刘明义说的山财不能独享是同样的道理,都是为了保命。
刘二瞎子想跟秦达合股上山,也是一样的道理。
但对秦达而言却不是这样,他之所以敢单枪匹马来护农,除了本事好之外,那就是跟跑山的猎人比起来,他的枪也好。
这也是他三叔王五七,一听他说迂回包抄之类的战术,就不担心的原因。
比起战争,打猎对有些人而言,从古至今都是游戏。
对叔侄俩而言,手里有枪、枪里有子弹,警惕性不缺,打猎差不多就是一场杀戮游戏。
但纯以打猎为生,需要计较的东西就很多了。
首先就是枪。
别说什么猎枪、步枪了。
大集上就能买的老洋炮,也是大部分人消费不起的。
能买起了老洋炮,那玩意儿还是单发前装,打个没有攻击性的狍子,差不多就到了老洋炮的安全极限。
不是说老洋炮不能猎虎杀熊,而是很不安全。
虽说前人就拿着弓箭、猎叉打猎,但打猎过程中是有死伤的。
单发猎枪也是差不多的道理。
新子弹还能保证三四秒一发的射速。
但换了复装弹,问题也就来了,涨壳或是哑火,就是许多人打猎受伤甚至丢命的原因。
因此,打猎的时候需要猎人们相互协助。
这样不管是老洋炮还是单发猎枪,都可以组成交叉火力。
因为火力不足,跑山人需要协作。
同样的道理,因为射速、射程、以及追踪的难度,猎人们也需要猎狗的配合。
因此有了猎帮、猎队之后,又有了狗帮。
有了步枪、半自动,降低了对人与人之间协作的要求。
有些手法好的猎人,也能凭着一把单管单发的猎枪跑山,但这也是有安全隐患的。
可对绝大部分人来说,经济负担才是他们没法使用步枪的原因。
步枪虽说射速快、威力大,但复装子弹的难度太大,一发子弹两毛五,可能就是一些人一天的收入。
打猎还有个下货不下货之说。
多打几发子弹,对有些人来说,可能年底一算总账,打猎还会亏本。
哪有人跟秦达一样,来护农还自带五百发子弹的?
按照两毛五的价格,五百发就是七十五块,这差不多就是有些人两个月的工资了。
还有一条,就是步枪跟半自动的购买渠道问题,商店、书店里买枪,一样是需要登记的,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去买的。
武装部里的旧枪程序更复杂,有的还需要介绍信。
因此步枪、半自动,对许多跑山人而言,只是渴望而不可求的装备。
以打猎为生的跑山人,少有装备步枪的。
没有步枪,就得跟山牲口近距离照量。
这么打鹿、羊、狍子之类的还好。
近距离照量野猪、熊瞎子等等猛兽,安全就成了最大的问题。
照量孤猪,又是其中最为危险的。
猎枪、老洋炮因为膛压跟子弹的问题,遇上挂甲的孤猪,可能几枪、十几枪都干不下来。
孤猪本就性情暴躁会主动攻击人,挨了枪的孤猪会更加暴躁,甚至还会顶着猎人的枪往上冲。
这时候猎人跟孤猪之间就得彼此兑命了,运气稍微差一点,猎人的命可能就没了。
所以向阳屯的这些人,知道糟践庄稼的是孤猪,即便手里握着的是三八大盖,也纷纷打了退堂鼓。
虽说三八大盖是打挂甲孤猪的利器,但谁也不敢保证五枪就能磕下孤猪。
虽说这些人也都经历过民兵训练,很熟悉三八大盖的性能,射速也有保证。
但真到了磕不下来受伤的时候,可没人管他们的死活。
刘明山的二哥就是最好的例子,让野猪挑了之后,不就他自己一个在家遭罪吗?
但退缩归退缩,掐踪追击这些人虽说不愿意,但嘴上的活儿却不能落了气势。
“小鞋匠,你看孤猪走的路,这是先祸害完郑家的苞米之后,走前儿才看到的你家的苞米,你家这苞米是下了力的,杆粗浆足、吃口指定不错。”
“这孤猪也是吃腥了口的畜生,不吃苞米只啃青秸嚼甜水,这么吃不顶饥,就它这么个造法,用不着追,今夜里它还得来,你瞧,这不它尿的记号吗?”
刘二瞎子虽说嘴不老积德,但眼力着实不错。
随着他白话,秦达差不多就看清了孤猪来的路线,进食的路径。
按照刘二瞎子的说法,他甚至想到了孤猪临走之时,对于小鞋匠金茂林家苞米青秸的贪念。
“二瞎子说的不差,这猪也没法撵,你一撵他就跑深山里了,下次啥前儿再来,可就说不准喽……”
“茂林,咱屯子现在可是有本事人儿啊!”
“昨夜里,爆胆神枪小秦炮,六匣子弹磕了四个大货,捎带磕碎仨黑瞎胆,五千块撂在东沟里打了水漂,那也不是一般炮!”
“刘老蔫吧,平常你那嘴也不损啊,咋的,昨夜里在家没吃饱,偷地头上的大粪吃了?”
“刘二瞎子,你个缺大德的,咋说话呢?那特么可是五千块啊,够娶二十个媳妇了……”
“都特么别逼逼了,啥好事儿到了你们嘴里,怎么都跟沤的粪一个味儿?”
“小秦,茂林家里也不易,上头一个老娘,中间一个没出嫁的妹子,全靠他一个人养活。”
见刘二瞎子、刘老蔫吧扯着扯着就扯秦达身上了。
刘明山虽然也觉着被磕碎的仨黑瞎胆白瞎了,但他是向阳屯的屯长。
昨晚秦达一战磕了仨熊一猪,那可是向阳屯的护农战绩。
报到乡里,弄不好还能奖个百八的。
秦达跟刘明义回家放东西的功夫,刘明山就让人将磕碎的熊头、熊爪,磕飞的熊后腿找了回去。
这就是上报要用的材料了。
这战绩报上去之后,不说乡里给不给奖励,县武装部的王五七指定能给他点好处。
真要让屯子里的两个老炮手,给爆胆神枪小秦炮羞臊走了。
刘明山可以确定,王五七会让以后的向阳屯,打每一发子弹之前,都得去县武装部递表申请。
“那还说啥了,今晚这孤猪敢来,咱就壳他呗!”
“金茂林是吧,你瞅瞅明义大叔家的窝棚,也照那样子给我弄一个,越大越结实越好。”
刘二瞎子、刘老蔫吧笑话他的手法,秦达也只当笑话来听。
无非那仨黑瞎胆,已经躺在了刘明义家里。
但答应归答应,秦达对自己的枪法有信心,但对自己的防御力可是一点信心也没有。
刚刚进大田的时候他也看了,金茂林家的窝棚,还真就是地上挖个坑,顶上盖点草的简陋地窝棚。
昨晚在刘明义的小木屋上打的舒服极了,反正还有一整天时间,金茂林即便弄不出铁桦木的二层小屋,再怎么也得给他弄个狩猎平台。
“茂林,这也不是你一家的事儿,回去以后我在村里大喇叭吆喝吆喝,各家的窝棚都按我大哥家的来,小秦,你就多受累了……”
见秦达端的住,不在乎刘二瞎子跟刘老蔫吧的撩扯,刘明山心里这才松了一口气儿。
刚刚好悬没让这俩老瘪犊子得罪了人家。
刘明山能当屯长,调理人的本事自然不差,瞪了一眼一家本档的两个老东西,接下来的活儿,就给俩瘪犊子安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