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蒋瓛:他是第一个让心服口服的年轻人
第77章 蒋瓛:他是第一个让心服口服的年轻人
寂静的乾清宫书房内,朱元璋听到朱允炆这么说,愣了半天。
他心里边是很感动的。
作为皇帝的朱元璋,虽然一生当中杀人无数,更是写下——‘杀尽东南百万兵,腰间宝刀血犹腥’的诗句。
可十七岁开始当和尚的他,对佛家还是很有研究的,尤其是他当游方和尚,其实就是四处讨饭的过程中,更是笃信佛家所说的因果报应。
在他当了皇帝之后对佛门依旧很是推崇,他甚至还亲自为《金刚经》做了注解,编撰成了一部《集注金刚经》,后来燕王朱棣在这部集注的基础上又扩编了不少,编辑成了另外一部集注。
说到这里,还得说一说当初的燕王朱棣跟后来的黑衣宰相姚广孝是怎么相识的?
就是因为马皇后的去世,让朱元璋害怕亲人过早离开自己,于是选了许多高僧去各藩王府邸,替他们诵经祈福,姚广孝就这么到了燕王朱棣的府邸。
从这就可以看出,朱元璋是很崇信佛教的。
至于有些民间故事说,朱元璋因为当过和尚的缘故,所以对‘光’字,就是光头那个‘光很’忌讳,如果有人说了这个字,那就是讽刺朱元璋,朱元璋会暴起杀人之类,那都是无稽之谈。
朱元璋从来没有忌讳过自己的出身,甚至在很多批阅的奏章当中都会说,我本淮右布衣。
正因朱元璋笃信佛教,如今听到朱允炆说要用舌尖血为太子朱标誊抄一部地藏经,他才感到很欣慰。
要知道地藏经一共一万七千多字,是佛门超脱亡灵的经典,朱允炆有这样的孝心,他很感动。
毕竟是老人家了,而且对自己的孙子其实并没有多么的苛刻,他讨厌的也是朱允炆的母亲吕氏没有把自己的孙子给教好。
当下走上前来,轻轻抚摸着朱允炆的头,“你有心了,好,很好,等你这部经书抄写完成之时,爷爷叫鸡鸣寺的主持和尚亲自为替你父亲超度。”
看到自己的皇爷爷这般满意,朱允炆有了一丝计谋得逞的笑容,接着他又是悲悲戚戚的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给朱元璋磕了一个响头,然后道:“皇爷爷您可千万保重,您是我大明的天,也是我们这些子孙的天。”
看到朱允炆这么有孝心,朱元璋甚至都感觉有些惋惜,如果不是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嫡长孙的话,其实朱允炆当皇太孙今后当皇帝,应该也是合格的。
“如今看起来就得把这个吕氏给管好,别让她把咱的孙子教坏了。”
在朱元璋的心中,他始终是觉得自己的孙子是好的,只不过是没有遇到一个好母亲,没有受到好的教育。
怪就怪自己还有太子都太忙了,疏于对孙儿的管理,如果多加管理的话,自己的孙子应该不会那般的不孝。
朱允炆离开之后朱元璋继续批阅奏章,即便今天浪费了一整天,本应休息,可朱元璋这个皇帝始终是勤勉有加,绝不会把今天之事拖到明日来处理。
况且还有这么多军国大事都由他一人定夺,那自然不能拖沓。
一个来时辰之后,朱元璋叫了一份宵夜,刚用完宵夜,蒋瓛那边就将锦衣卫整理的关于朱雄的言行给送了过来。
朱元璋现在最关心的就是锦衣卫们,有没有将今天朱雄在那院子里边所讲述的一切都给记录在案。
他甚至还着重问了蒋瓛有没有记录,蒋瓛的回答让朱元璋很满意。
在朱雄他们在院子里边谈论之时,暗处的锦衣卫将一切都给记录在案,连当时朱雄他们每个人的神态除了皇帝陛下之外,其余的人都被详细地描绘了下来。
蒋瓛更是说道:“上位,咱们走了之后,朱雄他们还说了一些话,您如果看到之后应该也会相当高兴。”
朱元璋一边翻着册子仔细的对照着上面的内容,回忆着自己所听到的,然后道:“你说来听听。”
蒋瓛说道:“咱们走之后,朱雄的老师和同窗都为朱雄感到可惜。”
朱元璋一边翻一边问,“可惜什么?”
蒋瓛回:“他们可惜,如果朱雄能当着您的面将改革的措施一一道明,您就能够独赏朱雄一人,而不是让詹徽他们有机会抢朱雄的功劳。”
朱元璋闻言一笑,“那朱雄是如何回答的?”
说到这里蒋瓛其实都难免激动,因为他都没有想到朱雄居然会那样回答。
甚至没想到朱雄的格局、度量和心胸如此广阔,这个年轻人年纪轻轻却已经有了胸怀天下,并且不计个人得失的高贵品德。
就连蒋瓛身为正商品的锦衣卫指挥使,这些年来不管是好人坏人,品德高尚者,品德低劣者,他都接触不少。
按照他对自己的定位,他已经不会对某些人有太多的感慨,可是今天听完了朱雄的那番话之后,他着实是有些喜欢朱雄,着实觉得朱雄这个人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
于是蒋瓛说道:“当时朱雄听完了老师和同窗的话后,却并没有太多波澜,甚至说以自己如今的身份地位,一旦别人知道是自己提出的改革变法天下,会有不知多少权贵想要弄死他。
“他觉得自己无力承担这样的重任,他说出来其实就是想让詹徽他们转达给您,因为他觉得只有您这样的皇帝才有魄力去决断损害如此多权贵利益的改革。”
蒋瓛说完这番话,朱元璋翻册子的手都抖了一下。
虽然之前锦衣卫他们就已经听到了不少朱雄对自己的夸奖,可是这一次他依旧觉得心潮澎湃。
因为他认定了自己的这个嫡长孙非常之优秀,可是在自己如此优秀的嫡长孙心里,自己却是那样的成功,这让老爷子非常的骄傲。
老爷子顺着眼中有泪花闪烁,“他真是这样说的?”
皇帝当到朱元璋这个地步,他就已经不再在乎世人对自己的评价了,他什么都看透了。
他甚至觉得即便当世之人对自己的评价不高,可是百年之后必有后人会高度评价自己。
可是今天不知为何,他就很希望听到朱雄对自己的评价。
“千真万确,上位,在他的心里,您绝对是自古以来最为光耀的皇帝。”
蒋瓛这么说,朱元璋眼眶里的泪花更多。
接着又听到蒋瓛说道,“当然这还不是他之所以要这么讲出来的唯一理由。接下来他的那番话,让我作为锦衣卫指挥使都十分佩服。
“即便他不是您的嫡长子孙,我都得为他竖个大拇指,我也是第一次被一个年轻人折服,他是第一个让我心甘情愿去尊重的年轻人。”
听蒋瓛这么说,朱元璋更加期待朱雄接下来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