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你个庸主!
第100章 你个庸主!
作为一个尽忠尽职的谋士,阎象是合格的,典沐没有再为难,抬腿径直走到榻前坐下,冷眼看了一会,道:
“既已知罪,我便饶你一回,若是日后再犯,定惩不饶!”
“谢使君开恩!”
“起来吧,坐。”
阎象闻言神色一松,连称两声不敢后方才起身,道:“不知使君前来何事?”
倒不是说他真的看不出来典沐的意图,以他的智慧这种事情稍微留意一点,便能轻松看出来。
很明显,阎象就是在装傻,也就是俗称的不见黄河不死心。
闻言,典沐从怀中掏出书信放在案上,心里默默翻了个白眼。
看着浓眉大眼、猴精猴精的,怎么就眼瞎跟了袁术这蠢货了?
他记得还在后世的时候偶然间看过一篇文章,讲的就是这位袁术手下的顶尖谋士,只可惜时间太过久远,大部分都记不清了。
只记得最后写的是,这货在袁术兵败时直接上吊自缢,被闻讯赶至的袁术以恶名杀光了全家老小,当时给他看的是怒火中烧,狂喷了袁术三天,还发誓自己要是为君,肯定会百般容忍这种臣子。
但是没想到,等真的碰上了,他反而想先爆锤这货一顿,无他,这货太气人了。
拿过书信看完后,阎象眼眶有些发红,仿佛被抽干了全身的精气般任由书信掉落在地上,整个人像是苍老了十岁般,遂颤颤巍巍的走到支架边上收拾起行囊,短短的几步路更像是走完了一生,甚至还打了几个踉跄,看样子着实被打击的不轻。
典沐伸手捡起书信,看完后也是被袁术雷的不轻,现在的他只有一个念头。
这袁术真是一点情商没有,活该败亡啊!
信很短,只有几句话,他不知道袁术脑袋是哪根筋搭错了地方,不仅免去了阎象的官职,甚至在信上直言让阎象在离开的时候留下官服印绶和汉剑,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阎象从官员一下子变成了庶人。
留下官服印绶典沐还勉强能理解,毕竟阎象现在已经是挂在他的名下,霸占着官位不说,每个月还要多给一份俸禄。
让典沐无法理解的是,袁术收回汉剑这种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东西。
再抬头一看,阎象的身影不知何时失去了踪迹,唯有包袱挂在架上,后帐中传来一阵淅淅索索的换衣服声。
待阎象再出来时,其身上换了一身打满补丁的青色短袍,头上也是同样替换成了刚见面时的青帻,脸上毫无血色,若是走在街上怕是与黔首无异。
这个时候明显不适合再打击他,等他将官服等物还于袁术亲兵后,典沐便默默领着他朝着营外走去。
路上,不时还有兵卒借着火光认出阎象朝他打招呼,在只言片语中典沐了解到,阎象平时偶尔也会以这种打扮收集资料,所以兵卒们没有感到有什么异常。
而且因为久居于兵帐旁边的原因,阎象对兵卒也颇为照顾,因此兵卒们对其很是敬重。
在火光下,阎象毫无异常的应对着,像是作为使者送典沐出营一般,但仍有兵卒眼尖看到阎象身后的包裹,遂出声询问。
对此,阎象只是笑笑并未多言。
行至袁术大营辕门之下,此地已有一铁甲兵等候,见状阎象眼眸微亮,脸上多了两分血色,神色也是颇为激动。
这人他认识,陪伴在袁术身边已有五年之久,平时也是很受袁术喜爱,按理来说此人这个时候应该在袁术身边伺候。
因此他以为是袁术舍不得他,想要反悔留下他但自己抹不开面子,所以派此人前来。
遂忙道:
“可是袁公有令?”
话罢,阎象眼中满是希冀。
典沐见此心中暗暗叹息。
这人怕不是因为被袁术送人已经失智,这侍卫的疏远之意这么明显,怎么这时候就犯了蠢呢!
铁甲兵持戟抱拳,然后从腰间解下一个包裹扔过来,道:
“阎君,袁公仁厚,特命我送来君之月俸。”
阎象仍不死心:
“袁公未有他言?”
“没有。”
铁甲兵自顾自的大步离去,丝毫不给阎象面子。
阎象轻叹口气,从龇牙咧嘴的典沐手中接过包裹,躬身道:
“多谢使君出手相助,否则象今日怕是要颜面扫地,象今日如此刁难。未曾想使君竟如此心胸宽阔,象惭愧。”
铁甲兵扔过包裹时,阎象并没有伸手去接,这个时代确实文武不分家,文人持剑亦能上阵杀敌。
但这包裹可是比人头足足大了一圈,而且听声音明显是满载铜钱,凭他的身板可扛不住,若是真的上手去接到时候只会是颜面身体双双扫地。
阎象甚至已经做好要一个钱一个钱捡起的打算了,却没想到典沐会出手帮他守住了最后的尊严,面对自己言行不逊却并未责难,反而出手相助的一幕,阎象又怎能不动容。
典沐揉着发酸的手腕,边走边笑道:
“呵呵,你本为袁氏臣,为其出谋划策乃是为臣本分,我岂能不知?今后你为我幽州生计,自当护你周全。”
“唉~!!”
阎象深深的叹了口气,一时不知是该说庆幸还是该说苦涩,默默的往联军大营外走去。
“大丈夫何故叹息?”
典沐有些好奇,明明是帮阎象挽回颜面,这怎么还多愁善感起来了呢?
闻言,阎象默默看了他一眼,随后又是长叹三声,道:
“我堂堂大丈夫,自幼学文从物欲展才于天下,如今却要助你这昏庸无能之主管理后方,只觉前途一片昏暗无光,方才叹息不止。”
他的心态已经调整的差不多,因此进入身份很快,按照他的推算,现在的身份算是临时幕僚。
进入身份了要干嘛?自然是要为主谋事,不顾及表面便直言直语挑主之刺,对他而言,这才算是合格的臣子。
话音方落,典沐便嗤笑了一声,满是不服气道:
“我自起势以来,平定黄巾受封于国家危难之际,仁治幽州诸郡百姓安居乐业,扫灭反贼张纯护我山河边境,今又不远千里率军会盟共抗董贼以图安抚朝廷。”
一桩桩一件件天下何人不知何人不晓?他人见我亦是赞叹:恨主非沐矣!阎君说我昏庸无能,若这也算的上昏庸无能,那这天下还有良主乎?”
这个时候就得拉一下印象,不然阎象觉得他烂泥扶不上墙不肯出力,那他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不料,阎象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沉声凑到他耳边,低声道:
“幽州乃是边境之地,我尚知晓凭靠诸地武库军备,尚且可以拉起三万大军,如果使君英明,此时应当求贤安民暗中积蓄力量,随后寻机南下以图大业,如此可称的上一句明主。”
“使君若真是明主,那又为何前来讨董,即便是真的为名不得不来,也该与各路诸侯一同进退保全兵马,而不是私自追击董卓以至于兵败失军。”
“何况,三万大军必然需要抽出部分用来安境保民,这样一来,使君所能动用的兵马不足一万,仅凭一万兵马甚至不足以拱卫幽州,若是他人来攻必然迅速沦陷,落得如此下场,这不是昏庸无能又是什么?”
说罢,阎象又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旋即冷哼一声等候典沐辩解。
现在天下大乱,皇家的威严已经在连续的叛乱和董卓的侮辱下开始崩塌,各地有野心的大小政客都开始招兵买马,天下有智之士陆陆续续入场以图大业。
在这其中鱼龙混杂,有一心为汉的忠臣,有只想追名逐利的权臣,同样也会有想要快速拨乱反正换新天的不臣。
阎象自然就在不臣此列,对于汉室他是看不上一点,因此在黄巾露出苗头的时候就断然入场。
在多年的搜集消息中,甚至一度将典沐当成了次号大敌,但是典沐前来讨董的一系列操作让他看不明白,在得知典沐兵败,然后又结合了各种数据,他得出典沐是个庸主这个结论,为此他前几天还专门找了个机会一醉方休。
这也是他没有侍卫在旁守护的一部分原因,而并非典沐所想的袁术绝对的厌恶。
要是袁术真的厌恶至极,就不会专门送来俸禄,只可惜侍卫误错了袁术的意思。
现在阎象即将进入幽州阵营,他想趁着还有机会的情况下将话挑明,这不仅是他的为臣之道,甚至还能快速根据局势做出下一步的判断,即便认为典沐是庸主,他也有信心凭借一人之力带典沐飞。
身为天下最顶尖的那一批谋士,这就是阎象的自信来源,他唯一担心的事情,就是典沐不听劝阻肆意行事,让他有力无处使,借着这个机会从侧面也正好能看出典沐是否能听进良言。
闻言典沐微微愣住,旋即想起别人还不知道他抢了董卓一批辎重和人口的事情,笑着示意阎象凑到身前,低声道:
“阎君有所不知,我军追击董卓之时并非尽数溃败,而是折返回去趁机夺下万余人口和辎重,况且我所带来之兵仅有少数着甲,即便尽数消亡对我的布局影响也不是很大。”
“所夺物资足以弥补损失,名亦得到,这样一来,阎君还觉得我是庸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