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李白酒友
第33章 李白酒友
盛唐年间,有两个郭将军,一个是平定安史之乱,再造唐室的郭子仪郭令公。
另一个,就是郭千里了。
若要论两人如今的名气谁大,必然是郭千里了,而不是郭子仪。
郭子仪成名,需要在安史之乱之后,以天大军功崛起,为人所熟知。
前任虽然很自闭,不与人交往,是听说过郭千里的大名,只是没有见过。
郭千里看着满脸惊讶的李渔,有些疑惑,问道:“王子何故如此?”
李渔满脸亲切笑容,见牙不见眼,跟心中狂怒时的李林甫有得一比了:“郭将军大名如雷贯耳,我早有耳闻,却是一直未能见面。今日一见,郭千军果是人中龙凤,了得了得。”
郭千里眼里闪地一抹落寞:“区区薄名,何足挂齿。”
“李白的酒友,何等难得啊。”李渔感慨万端,摇头晃脑,吟咏起来:“将军少年出武威,入掌银台护紫微……”
李琰不顾伤疼,跟着吟咏:“平明拂剑朝天去,薄幕垂鞭醉酒归。”
李渔争着抢过话头,接着吟咏:“爱子临风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罗衣。”
李琰瞪了李渔一眼,不管不顾,抢过话头,正要吟咏,却听钱唤宁吟道:“畴昔雄豪如梦里,相逢且欲醉春晖。”
原本还脸色平淡的郭千里,见三人争抢吟咏这首《赠郭将军》诗,不由得大喜过望,双手抱拳,来个团团揖:“区区薄名,不挂三位挂怀。哈哈。”
李琰抱拳还礼:“郭将军多礼了。”
钱唤宁更是亲热的道:“郭将军出自陇西武威,我在陇西从军近二十载,与郭将军也算是故乡之友了。”
“钱大哥原来在陇西从军多年,失敬失敬。”郭千里再度抱拳见礼。
“哈哈。王子说得对,郭某平生最得意的事,莫过于与李太白斗酒,不醉不休。”李郭千里又冲李渔抱拳见礼,畅快大笑。
郭千里之所以为后人所知,就是因为李白这道《赠郭将军》诗了。
李白在长安期间,专门为人写的诗中最有名的就两个,一个是写给杨贵妃的《清平乐》,惹出无端风波。
另一个就是写给郭千里的,两个失意之人,聚在一起斗酒,不醉不归,好不痛快。
郭千里,因此而名声大噪,名满大唐,更是名传后世,为人知晓。
郭千里也以李白的酒友而自豪,赞扬他的其他事迹,他不在乎,李渔提一嘴李白酒友,他立时喜上眉梢。
有了这事,双方的距离感消失了,关系拉进,亲近多了,相偕而行,说说话话,好不亲热,如同相识多年的老友似的。
“今日之事,有劳郭将军作证了。”相谈一阵后,李渔抱拳行礼。
郭千里抱拳回礼:“王子请放心,我自会直言,断不会有一字虚言。”
段朴听在耳里,急在心头,郭千里这个证人若是直言,那么倒霉的就是他了。他很想让郭千里改口,然而,郭千里耿直是出了名的,他无法做到,他只能在心里发急。
~~~~~
李林甫带着数百护卫,车骑之盛,几不下于圣人出行。
不为其他,只是因为李林甫树敌太多,他怕被人刺杀,因而每当他出行,都是车从极盛。
一行人声势浩大,来到兴安门。
一个中官忙迎了上来,弯腰躬身,冲李林甫的马车见礼:“咱家见过右相。”
李林甫掀起帘子,探出头来,满脸亲切笑容,右手递上一块上等美玉:“有劳公公相迎,林甫无以为敬,区区薄礼,还请公公收下。”
中官堆着笑容,右手接过,揣进怀里,再弯腰行礼:“谢右相。”
李林甫笑问道:“公公可知棣王李琰何时进宫的?”
李林甫历来对中官多加拉拢,不管在哪里遇到,都是笑脸相迎,厚礼送上,因而中官对他那是相当的友善,有问必答:“进去有些时间了。右相有所不知,棣王在兴安门遇到段大人,两人如同市井泼皮一般对骂。”
李林甫在心里鄙视李琰,堂堂皇子,竟然自降身份与中官对骂,太丢脸了,脸上不动声色:“竟有这般事体?段公公为何没有拦住他?“
中官笑着回应:“段大人是想拦着,然而,他一个不慎,出言不逊,辱及圣人,被李琰拿下了,带着段大人去见圣人了。“
李林甫眼中精光一闪:“辱及圣人可是大事,段公公何故如此?“
中官把两人对骂之事择要说了。
“李渔太有我的风范了。”李林甫在心里感慨,李渔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就连李琰和段朴对骂这事,他也要拿来做文章,道:“虽然言语不慎,辱及圣人,倒也不是什么大事。”
中官常年侍候在圣人身边,对圣人的心思自是了解,知道李林甫说得没错,然而中官摇头:“郭千里跟着去做证了。”
若无郭千里去作证,段朴完全可以否认这事,其他中官再声援,这事就过去了。
然而,郭千里作证的话,事情就麻烦了,中官趁机向李林甫告刁状:“右相能否让郭千里闭嘴。”
李林甫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罕见的挑了挑眉,问道:“圣人如今在何处?”
中官立时回答:“与贵妃在一起。”
圣人虽然是六十二岁的老男人了,然而战斗力惊人,哪天不与杨贵妃愉快的玩耍几回,不会罢休。而且,他的持久力吓人,与杨贵妃玩耍起来,就是没玩没了,没有数个时辰不会完事。
李林甫听了这话,立时放心了,圣人一时半会不会完事,自己还来得及,冲中官抱拳行礼:“我有要事禀告圣人,告辞。”
中官笑道:“不敢当右相此礼。右相,郭千里闭嘴之事……”
李林甫不容他说完,立时放下帘子,一行人重新前行。
~~~~~
紫宸殿。
是大明宫的主要建筑之一,也是圣人的寝殿所在,戒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如临大敌。
李渔一行人到来,马车停下,钱唤宁指挥两个护卫,一左一右架着李琰,小心翼翼前来寝殿。
“站住。”刚靠近,一个身高六尺五寸的老太监,双鬓灰白,却是精神矍烁,拦在李琰身前,不让他们进去。
李琰示意,护卫会意,扶在他双腋下,让他站直了。李琰双手抱拳,毕恭毕敬:“李琰见过高翁。”
李渔上前,抱拳行礼:“见过高爹。”
这太监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高力士。
高力士,是圣人最信任的中官,跟随圣人数十年,兢兢业业,从未出过错,因而圣人对他极为信任,圣人自己不称呼其名,而是称其为“高将军”,令太子皇子公主附马等称其为“翁”,皇孙们就得称其为“爹”。
父子二人,这是按照圣人旨意行事。
高力士右手轻挥,心安理得的受了父子二人的礼节,道:“棣王请回吧。”
李琰哪会就此退去:“有请高翁通禀,我有要事要见圣人。”
高力士瞪了李琰一眼:“棣王,你好不晓事。圣人与贵妃在一起,谁敢打扰?”
与杨贵妃愉快玩耍,是圣人每天最喜欢的事情,这时候没人敢打扰,就是高力士也不敢,谁若是惊扰了圣人的兴致,后果非常严重。
李琰立时傻眼了,打起了退堂鼓:“回去吧。”
李渔压低声音,在李琰耳际道:“多好的机会,切莫错过了。”
李琰咬牙,恨恨的骂道:“逆子,你想害死我啊?圣人的兴致被扰了,必将怒火冲天,你可知是多大的祸事?”
李渔满脸期待:“要的就这是圣人的怒火,越大越好。”
李琰完全不明白。
李渔不由分说,左手在李琰屁股上重重一拍,原本已经烂得可以当饺子馅的屁股,哪里承受得住,李琰只觉一股凉气从屁股升起,直蹿顶门,一声惨叫冲口而出:“啊……”
注:
《新唐书·高力士列传》记载:“肃宗在东宫,兄事力士,它王、公主呼为翁,戚里诸家尊曰爹,帝或不名而呼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