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琮也风流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0章 招不到人?

最新网址:m.xyylz.com

因为天生对于勋贵阶层的不信任,以及对这种新生事物的本能不理解。

于是乎工坊在贴出招工告示后的第1天,竟然一个人都没有招到。

“你快想想办法,这一天了,净是围观的一个主动上不来报名的都没有。

再这样下去,咱这买卖迟早得关张。”

当天晚上贾琮,薛蟠和贾芹三个人坐在了工坊的会议室里面。

这个会议室当初设计的时候是按可供100人共同开会使用,只不过现在里面空晃晃的,就只有他们三个。

“点那么多蜡干什么,钱多烧的话。”

薛蟠走过去别将桌子上点着的一排蜡烛,吹灭的只剩两盏。

一时之间原本就极为空旷的场地里更是变得诡异起来,三个人6只眼睛在两盏烛光的映衬之下,宛若鬼魅。

薛蟠话里有话,贾琮也是听得出来。

明理是说着点浪费钱,实际上是在指责他贾琮把钱乱花,现在却一点成果都见不到。

“你急什么,这不才招工第1天嘛,百姓们看了总得纠结一下。

设身处地的去想,任谁见到这种高出市场行情好多的工钱心里都会打怵,怀疑这是不是个骗子。”

贾芹最近也算是跟薛蟠混的熟了,再加上这二人真的是臭味相投,兴趣爱好已经没有一个能闹出矛盾的地方,因此一来二去这二人之间也熟稔了起来。

而贾琮同样也能听得出来,贾芹这明面上是在给薛蟠解释,实际上还是在吐槽自己工钱开的太高。

现在按京城里边一般的行市价格,熟练工也就是二两银子一个月。

按照贾琮现在开的这个工钱,这攻防除非造的是官营,恐怕迟早都得被吃空了。

“你们两个快拉倒吧,你说我哪能想得到这工钱给的高了,反倒被人当成了骗子。”

贾琮站起身来,衣袖挥出的风,竟将面前的那一盏蜡烛也给熄灭。

一时之间本就昏暗的会议室,这个时候更是只有一盏蜡烛苦苦支撑,以至于这三个人甚至互相连对方的表情都看不清。

“原定的方案不动,这工钱一文钱也别想降。更何况现在招牌已经打了出去,再突然更改的话,就凭空叫人觉得咱们不讲信誉。”

贾琮此刻下定了决心在桌子上狠狠一拍,结果那唯一剩下的一盏灯也随着他的使劲,大幅度摇摆了两下。

火光一下子缩到了极点,而这几个人的心也不由得跟着这火光一起骤然收缩。

好在摇摆了两番之后,烛光中是重新亮了起来。

“是得想个法子了。

贾芹,明天找两个机灵的和尚装扮一下,让他们假装成附近的庄户到报名处报名。”

无奈之下,贾琮也只好玩起了手段。

于是第2天中午时分,当忙了一早上的百姓,终于利用着能暂歇片刻功夫又聚集到工坊门口继续看热闹的时候,贾芹给了站在人群中的两个小沙弥一个暗示。

这两个早已换作普通农夫打扮的小沙弥,便在众目睽睽之下迈过了工厂大门的那条白线。

“这俩谁呀?怎么不曾见过。”

“你管人家俩谁,现在赶紧劝劝,都是土里刨食的主,现在能救一个就救一个吧。”

于是各种劝告的声音从人群中响起。

“两个兄弟,你们三思。”

“你们两个别看着工钱标的那么高,可进去了之后谁知道呢。这世道早就不是前几十年那样了,到时候你们俩辛苦了一个月,命丢了半条却一文钱都拿不到,那时候才知道什么叫不听老人言。”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喊道。他手里杵着锄头,眼睛都快睁不开了,一双破烂的草鞋,都磨掉了半个脚后跟却依旧还穿着在地里干活。

“就是就是,你们俩就听我们的,咱能在地里刨食,就在地里刨食,横竖这庄稼不会欺骗了咱。”

“我们没读过书,却也明白一个道理,事出反常必有妖,他能挂出这么高的工钱,指不定就是直接买你命嘞。”

然而众人的劝告却一点作用都没有起,之前那两个人走到了挂着报名处招牌的地方之后,便走出来两个满面笑意的管事。

“烦劳二位在此登记下姓名和保甲。”

管事摊开了一本崭新的册子,而另一位的手上已经拿起了毛笔。

说是让他们登记,其实只是让他们自己念出来,由专门的人进行书写登记。

毕竟这年代里百姓识字的本就不多,能写字的更是凤毛麟角。

因为这一次贾琮准备招来的工人就是西凉河工坊附近的百姓,所以就只牵扯到他们所在保甲的编号,并不涉及到更复杂的路引的登记。

毕竟还是农业社会,千里迢迢跑到他乡去给别人做工,这种事情极少发生。

况且这个年代能拿到路引的,那定然不是一般人,如果真一不小心招个这种人过来,恐怕得天天把他当个间谍一样实时防备。

“这是我们工坊的劳动合同,我给二位详细念一念。”

管事的说完,周围围着的一圈百姓也纷纷聚了上来,甭管报名不报名,这新来的事物听一听准是没错。

最起码回去跟自己家人或是村口的其他友人说起来,也算是个不错的谈资。

乡间地头一年哪有那么多的新鲜事,除了每日把汗摔成八瓣撒在泥里,再加上收租交税服徭役这种乱七八糟的事情之外,乡野的生活疲惫而又空虚。

而这个管事的也是个明白人,他没有立刻就宣读所谓的合同细节,而是等绝大多数人都围过来之后,才在众人期待的目光当中缓缓展开了册子。

“一,凡入职工坊者,皆由工坊去县衙,重新厘定农户身份。”

一个人从农从工,这原本都是要在县衙的白册里进行登记。

只不过大周王朝运行这么多年,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土地上百姓的身份也随之发生了更频繁的变化。

原本乡里的掾吏还愿意去搞这些事,可后来实在负担太重,再加上上面嫌麻烦也查的少,一来二去之间这项政策便被逐渐忽略。

但贾琮这一回为了防止有些人突然抽风,还是尽可能的在流程上都走一遍。

反正借着贾府的大招牌,搞定这件事儿,倒也不用费太多的口舌。

单纯费钱而已。

最新网址:m.xyylz.com
来源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