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制作望远镜
第54章 制作望远镜
没过两日,秀州方面传来急报,说是方腊亲率数万大军,距离秀州已不足三十里,恳求燕青派兵增援。
其实,方腊一方的动向,燕青的心里一清二楚。
他还没到苏州,便已经派了不少探子出去,每日里,都有快马或是飞鸽传书传递消息。
方腊手下的确有数万人,但,这家伙四处攻城掠地,兵力已经分散了。
何况,江南不比北方。
江南乃鱼米之乡,而且商业也很繁荣,很多百姓都兼有副业,比如养蚕、织布,也或是做点小生意之类。
所以,就算是遇上天灾,也很少出现百姓饿死的现象,毕竟他们手里多多少少有点余钱或是余粮。
在方腊起义之前,江南一带少有成规模的匪寨,大多都是一些零星流匪。
而北方的匪寨可就多了去,一个县都有可能出现好几个。
正如以前的梁山泊、二龙山、清风山、桃花山什么的,都是成规模的匪寨。
但在江南,像梁山泊那样成规模的几乎没有。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江南少有经历战乱,且物产丰富,百姓有饭吃、有衣穿,自然不愿意落草为寇。
方腊的声势虽然造得很大,但加入义军的军伍并不如他想像的那么多。
这家伙,一开始还做着美梦,认为自己短期内便可以拥有百万大军。
毕竟江南人口也多。
结果,主动加入的人却很少。
道理很简单,但凡有一条活路,谁愿意跟着你造反?搞不好是要株连九族的。
方腊好不容易才聚集了十几万兵马,其中,有不少人是强行征来的,另外还有一些是投降的官兵。
这一次,所谓的亲率数万兵马围困秀州,无非就是吓唬人罢了。
根据探子的回报,方腊此次围攻秀州所带的兵马,最多也就两万出头。
当然,就算是两万兵马,攻打小小秀州也不算什么难事。
因为秀州的守军皆由乡军与厢军组成,战斗力相当拉垮,且贪生怕死。
比如,之前方腊攻打杭州时,那杭州的郡守竟然弃城而逃,他一逃,那些守城官兵也跟着逃的逃,降的降。
也就是说,方腊几乎不费一兵一卒,便轻易拿下了杭州城。
秀州可比杭州小的多,所以,在方腊看来,两万兵马那是绰绰有余。
要不是忌惮着苏州方面派兵前来增援,说不定带的兵马更少。
当然,牛比还是要吹的,带了两万兵马,对外则宣传七八万,先给对方一个心理压力,说不定又可以兵不血刃,占领秀州。
一旦占领了秀州,苏州……指日可待!
收到秀州急报,燕青一边吩咐探子继续打探方腊一方的动向,一边召集了一众头目议事。
众人各抒己见,但大体来说分成了两派。
一派主张按兵不动。
“大将军,目前的情况来说,我军很多士兵缺乏沙场征战的经验,甚至缺乏基本的作战训练。
而且,在兵力上也不占优势。
如若贸然增援,恐会陷入敌军的重围,后果不堪设想。”
“属下附议!以眼下里的情况,最好还是固守苏州,依据城池之利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
待时机成熟,再展开反攻。”
“属下也认同这样的说法……”
但另一派,却主张主动出击。
岳飞说道:“大将军,如若我们按兵不动,任由秀州被围攻乃至被攻陷,不仅仅只是助长了乱军的嚣张气焰,同时也会失去民心。”
杨安附和道:“岳都头言之有理。那些个乱军一旦攻破秀州,必然会大肆奸淫掳掠,城中百姓,不知会死伤多少。
如此一来,且不说秀州百姓,恐怕苏州的百姓也会对我等心生怨念,认为朝廷见死不救,视百姓如草芥……”
宋江这一次终于不和稀泥了,也跟着附议了一句:“没错,民心才是最重要的,如若失去民心,这仗就不好打了。”
言下之意,还是主张增援秀州。
听到一众人争论不休,燕青抬了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然后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以我军现有的力量,的确无法正面与乱军抗衡。
但,如若不增援秀州,不仅助涨了乱军的气焰,也将打击我方士气,令百姓对朝廷失去信心。
本将军倒是有个两全之策,既能保住我军的有生力量,也能阻缓乱军的进攻……”
当夜,宋江等人便带着大部队出了城,向着秀州方向缓慢而行。
燕青这一方有探子,方腊那一边也不傻,自然也派了探子密切关注着苏州一方的动向。
一见大军出城,便有探子赶紧传递消息。
燕青却像没事一般,早早的便拎着个布袋回到了驿馆。
他一回去,刘夫人赶紧迎上前来,接过他手上的布袋放到桌上,又替他脱下衣袍挂了起来。
最后,又拿来一双松软的鞋子让他换上。
“将军,快,坐下喝口茶!”
刘夫人走到桌边倒了一杯茶。
“嗯!”
燕青坐了下来,端起茶喝了一口。
这时,刘夫人又道:“将军,侍儿炖了一锅老母鸡汤,还加了一些药膳。将军连日辛劳,也该补补身子。”
燕青笑了笑:“嗯,是该补一补。”
“那……侍儿现在便去盛一碗给大将军。”
“汤等儿再喝,我还有点小事要办……”
说话间,燕青打开布袋取出了几个小物件。
“咦?这是……叆叇?”刘夫人忍不住问了一句。
叆叇,也就是老花眼镜,只是式样与后世不同,材料也大多为水晶打磨。
燕青笑了笑:“一会你就知道了。”
实际上,自打抵达苏州之后的第二天开始,燕青除了练兵之外,也在暗中做一些准备。
比如……制作望远镜。
其实望远镜的原理并不复杂,无非就是一个凸镜,一个凹镜组合而成。
叆叇,便是凸镜。
燕青让工匠按他的要求,用水晶打磨了几片凸镜与凹镜。
又画了一个草图,让铜匠做了一个筒身可以伸缩的筒身。
那些工匠并不知道他用来做什么,只管按要求做好便是。
而且工艺也不复杂,不到一天便能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