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园随笔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章 那个被打了一巴掌的人

最新网址:m.xyylz.com

1.一般的普通人的认知能力为何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

知识在人类群体中传播和继承的基本条件,也就是人对于某些逻辑、原理,具有天然的可理解、可演绎,并能按照教授者的意思继续传播下去。例如,对于1 1=2这种事情,几乎所有的具有正常思维的人都不会觉得不合理。又比如,通过经验的观察,对于石头会从高处掉落到低处的说法,一般人都不会提出反驳。再比如,课堂上应该认真听老师讲课,并抓紧时间联系和掌握所学的知识,这是经过一系列系统的训练能够掌握的共识。父母在,不远游,这些人生格言是经过系统的训练和耳濡目染的熏陶之后,自然能够接受的在一般人看来合理的事情。

2.人生来的样子就是自由的样子吗?

自由是有条件的,是建立在其他和你有关系的大众的自由的基础上的,即你的自由不能以牺牲别人的自由为条件。如果你认为你所处的状态就是自由,那毋宁说是自私。资本主义以放大人作为生物学上的人的自由为条件,实际上是为他的对土地、生产资料和财富的占有找充足的理由。我们如果无脑的为这种思想站台,那么无形中就助长了资产阶级的意志,因为我们就是那被剥削的其中一份子。自由是有条件的,有代价的,是高尚的而不是见不得人的。有些人以某些事情反人性而将之作为攻击的武器,要慎重选择和表达,因为人性并不都是好的。

3.给文明以岁月。

没有不变的人和事,唯一的不变是永恒的发展变化。文明也是在发展的,也是站在实践的基础上谈论的,其本质还是实践。历史也是实践的,站在实践的角度上历史也是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对历史了解多少?其实也是随着文献的不断丰富,出土文物的不断佐证,在不断的否定我们过去对历史的认知的基础上,不断革新的。对历史的认知况且如此,更不必谈对当下的认知和对人类整个历史进程的认知了,更遑论对于一个社会,一个文明,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的判断了。

给文明以岁月,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的创新我们过去提出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不了实践,只有一成不变的理论,同样无法指导实践。

4.历史是某一个关键人物和关键事件推动的吗?

不是。

历史的发展是必然,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相互作用,并以这种作用为动力,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过程。青铜器的使用推动了农业革命的开始,直到铁器农具的出现和普及,人类从邦国过渡到帝国,马作为交通和运输工具的出现,使得一个大帝国中央集权成为可能,紧接着儒家文化登上历史舞台,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儒们讲的是统治和团结。如此行进了大约1800多年,农业生产力有所发展,这些都可以从人口的增长方面表现出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让这个大帝国稳定的发展了下来,虽然中间政权几经更迭,但主义没变,文化没变,文明依然延续。

公元1911年,生产力的发展最终突破了生产关系的束缚,催生了革命。先进生产力就像雨后的春笋,就像达到燃点的干柴,不能不破土而出了,不能不燃烧了。而且,这个潮流谁也阻挡不了了。革命的产生,与其说是旧势力的腐败,不如说是旧生产关系的反动,与新的生产力极其不适应了。这种不适应表现在,第一,经济已经迈入全球化,外国人过来抢市场,皇帝和贵族姥爷们不答应,外交打不进来就用鸦片,用大炮;第二,民族资产阶级发展起来了,他们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需要广阔的国内市场,需要通行全国的经济和交通政策,这也触动了老贵族们靠农业经济作为收入来源的权益,皇帝和贵族老爷们不答应。怎么办呢?后来发生的事情被没落的帝国统治者称为内忧外患。

不破不立,一边破也要一边立。如何立,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到底是什么?事情发展到现在,就不是顺理成章了,因为选择不唯一。是过渡到资本主义,还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生产力决定不了,剩下的事情交给文化。传统文化决定了老百姓不尚武,是一个逆来顺受的内向型的文化,于家庭是小农经济,于国家是内向型经济,总之一句话,自给自足的田园诗式的生活。但是当田园里落入了炮弹,诗歌已经无法唱起的时候,老百姓面临抉择。跟谁走?有德者居之。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农民政策无不充分的提现了我们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传统文化中对大同社会的理想的那一部分。儒释道都在里面了。资产阶级一切都是赤裸裸的,直击人性的贪婪,这暖不了在将近一百年的社会动荡中依然将冷了的国民的心。

5.如何才能不违心、不唯心?

实事求是,见路不走。

实事求是,要深刻的理解因果律,由因知果,不能想到一件事就先纠结他是一个好的结果还是一个坏的结果,那是妄想,妄想心一升起来,贪嗔痴就俱全了。因为,先设定了一个果,所有的通往那个果的道路上阻碍因素都必须为我让开,这还有好结果吗?

见路不走,要求更深一个层次。首先,要见路,即知道且深刻理解了因果律,而且能做到知行合一。即要培养自己具备这样一个条件反射般的反应,遇到一件事情,即通过其所处的阶段和所具备的条件来判断走向,而不是立即预知其结果。然后,再做到不惟经验,即不走的意思。所有的经验都是有问题的,问题出在那条经验所具备的条件,我们不具备。

不讲道理。除非他亲自悟到的,你给不了他,强行给,徒增烦恼。所以,别人的不了解、误解等,都是一件事情发展的条件。争论没有意义,当一群人在一起发表意见的时候,如果和你的认知相符,则随声附和即可,若不同,保持沉默则已。

不要勉强。你自己不要勉强,也不要勉强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感情因素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看清楚一件事情?

自然流露的情感产生于人类诞生过程中的生存需要。如对黑夜的恐惧、对掠食性动物的恐惧;如对高蛋白食物的渴望;如对繁衍过程的快感奖励;如对他人赞美的高兴。都是感性的因素。不需要去思考,就可以帮助人类的整个群体安全的存续下去。理性的思考需要耗费时间和能量,在那个时间和能量都极度缺乏的时代,理性的思考是很奢侈的,因此,经过演化后的人类普遍不愿意主动的思考,也就是大部分人做事缺乏理性思维。

当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首先介入的是情感,那是一种条件反射,不需要经过思考。这时产生的情感有两个先后到来的感受,首先到来的是:我要那最好的结果;紧随其后的是:如果是最坏的结果,我会承受什么。第一个反应是趋利避害,只有首先想到最好的结果,才有理由去开展这件事情;而之后意识到了这其中会给自身带来的痛苦,才不会盲目的去做事。看似不错的两个反应,但就一般人来说,常常会高估结果的好,并高估过程的坏。即不理性的因素产生了。

这个过程中,一厢情愿这个词占据了很大的分量。所谓一厢情愿,是我们站在普通人的角度上所感受的人类整个群体都共有的几种感情,细分来,大致包括:共情、认同、理解、反馈。共情,即我想做好这件事,同样别人也会和我有一样的想法,也就是天然认为别人也感受者我同样的感受;认同,即我做的好了,会收到群体的接纳,否则会被群体抛弃,也就是产生生存的危机感;理解,即我做事的方式方法你能天然理解,也就是认为我的做法是对的,并应该对我的做法给予鼓励;反馈,即对我的付出予以至少是等量的反馈。以上四种,会在多大程度上左右我们对于事情的理性认识呢?实际上,不需要做更多的分析,以上四种情感,几乎没有一个是可以在较大概率上达到的。可以想象,如果仅以情感来做事,这件事情做成并满足预期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那么,如何最大限度的避免情感因素在事情处理上的干扰呢?

不妨还是让我们用那四个词语。第一,共情,这里解释为大家都要充分了解目前这件事情、其所处的阶段和事情发展到现在的所有条件。这件事本质是什么?一定要从人性的本质和事物发展的本质角度去想,比如请客吃饭,要了解为什么请客吃饭,是联络感情还是办一件具体的事情,除了主要邀请的人,还有哪些人可以加进来以更好的促进该事情的办成,再进一步从各方面信息和制度、法律层面评估这件事情能否有可能办理成功。这些条件都具备了,再进行下一步。第二,认同,认识事情发展的规律,即要按照规则办事,是否懂规矩,决定了办事的顺利程度。第三,理解,要能接受事情的任何的结果,都是在事情发展规律中不能完全避免的,都是可能出现的。第四,反馈,要有接受最坏结果的打算和能力。反过来说,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和你有一样的认识,不能指望所有人都希望这件事情有个好的结果,不能天然的认为所有人都理解你,更不能期望这件事在你付出了之后能有反馈。

7.家庭是什么?

家庭,在本质上,也是一种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组成家庭的主要成员在社会上的地位是这个家庭的生产力。生产力发展也要求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

家庭的这种生产关系,实际上是在原始部落的基础上分化出来的,部落是原始人能够生存下去而必须结合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到后来,我们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了,并且为了繁衍的需要,才有了家庭。中华帝国建立之后,儒家思想的教化之下,才产生了稳定的家庭,当然兵役制度和纳税制度是家庭分化和演化的另一个根本条件。但是,家庭始终不能偏离其本质的特征,即报团取暖,生存和繁衍。爱情是原始人类繁衍的需要产生个感情,亲情大多数是传统文化的需要,人,除了对自己的子女有天然的亲情之外,其它的都是强加给人头上的,其实并不存在的感情。夫妻之间的感情是什么?无非是在两个人或者其中一方没有办法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完成生存任务的一种附属的必要的关系罢了。听说过共苦不能同甘的夫妻,其根本是因为共苦的时候两人都需要依靠对方的帮助才能生存,而当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这种相互关系就要求发生变化了,否则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了,这是规律使然,人性使然,不以谁的意志为转移。有聚就有散,事情发展到了那个阶段,强扭的瓜就不甜了。都说家能带给人以温暖,那么谁需要这个温暖?没有能力温暖自己的人才需要温暖。传统文化讲夜幕灯下,全家围桌,热腾腾的饭菜,满满的酒杯,温馨的话语等等,这些画面带有历史的条件,当生产力低下,一顿像样的饭菜都需要家人一起共享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才成立。当生产力发展超出了那个限制,也就是突破了那个历史时期了,这种场面就难以维持了,也就是不是必须的了。如果还要刻意的去维持,带来的结果就只可能是事与愿违。

再比如中国的新年、中秋等,讲团聚,也是传统文化,也带有明显的局限性。父母在不远游的时期,并不是不想远游,而是生产力条件不允许。那个时候,丰收了才能有好吃好喝的,过年自然很隆重,一家人在一起共享美食,一年一度的买新衣、戴新帽,大街小巷都是喜气洋洋,一切不高兴的事情都不能在这个时候说,谁也不能扫兴。因为,这几天来的太不容易了,它承载了一整年的辛勤劳碌。那么现在呢?还是要按照历史局限的那个时候的生产关系来过年吗?不行了,因为生产力不允许了,生产关系必须变革。确实难以想象,如果一个家庭里面没有一个自然生产的小孩,天知道这个家庭还能走多远。家庭的责任基本上完全维系在了孩子的身上。同一个狭小空间中的两个人,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除了相互扶持的生存在这世界上,几乎不存在别的联系。所以,不要去渴求本不存在的东西,感情这种东西是最虚无缥缈的,你觉得有,对方不一定觉得有,周围的人都根据你们的演技觉得有而且很多。

因此,理性的看待这些事情,理解这些变化,不要求无意义的反馈,相互尊重的过下去而已。记住,你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还有很多美好可以去追逐。

8.哪些话要说,哪些话不要说?

语言是传播思想的媒介,却也是最难以准确传播思想的媒介。

你想的和你说出来的不一定是一回事,你说出来的和别人听到的又不一定是一回事。因此,要注意语言的表达问题。人的本性决定了总想出人头地,方式方法很多,其中一种是在一些场合用语言耍小聪明。有些人责任心很强,总觉得别人不能理解一件事的意义,总是一遍一遍的不停的强调。在不该是你主持的场合,总是不停的说话,原因仅仅是因为你害怕冷场或者怕开会的效率低。有些人在该说话争取权益的时候,因害怕被拒绝或什么别的原因,选择沉默。有些人总是在不合时宜的时候开一些不合时宜的玩笑。等等,不一而足。

一些话,本不需要说。如果说了,不免就成了那不该说的。一些意思本就隐含在语境里,包括在上下文中,不需要明说。准备了一大车子话,尝试将它一句话讲完,一句能顶一万句。

扫兴的话,不说;抢别人风头的话,不说;不熟悉的人和事,不要多说,或干脆不说。赞美的话,多说;成人之美的话,多说;有辞,请尽量溢美。

最新网址:m.xyylz.com
来源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