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长安归,风云起
第42章 长安归,风云起
在杨景家中又待了两日,李象随即找来杨平俨。
“准备一下,我们明日就要启程出发了。”
这两日,李象在确认杨景家中的豕无事后,又教杨景家中捉螃蟹蒸来吃,便是已经准备离开了。
杨平俨闻言,也没有丝毫异议,他的职责就是保护李象,李象怎么决定,他也无权干涉。
待到第二日,李象几人收拾好行李,走到屋外,杨景一家人都在院中等待着。
“小郎君,家中简陋,老朽也不多留,祝愿小郎君一路顺风,一切顺利。”
“杨村正,这几日多有叨扰,麻烦你们了,今日离去,有缘再相见。”
李象满脸笑容,随即示意郝宝将准备好的东西提到杨景身前。
“杨村正,这里面有一些羊肉,以及部分小麦、米粮,还有些许钱财,这段时间吃了不少,杨村正莫要推辞。
我知晓日子艰难,收下吧,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李象准备了不少,基本上想到的都准备了,尤其是钱财,更是准备了两贯。
这不是李象小气,给得太多,对杨景一家人而言,未必是好事,而且两贯钱也已经不少了,足足两千文。
有了这些钱财,加上留下的小麦与米,以及杨景家中的收成,起码数年之内,都不用为粮食而烦忧。
至于肉食,则是送给杨景家中打打牙祭的吧,毕竟吃了别人不少,而杨景一家没有丝毫怨言,他也不介意多给一些。
杨景当即就要推辞,实在是李象给得太多了,他是真没法接。
最终杨景推辞不过,还是应了下来。
李象缓缓踏出杨家庄,又在附近庄里走了走,了解情况,也遇到不少人。
有像杨景那般充满善意的,也有刻薄、阿谀谄媚、冷漠的,形形色色,也让李象有了更多的认知。
而总体的生活情况,与杨景家中的,也大差不差,即便有差一些的,也差不太多。
用百姓的话来说就是,如今的日子,他们已经很满意了,十多年前,吃不起饭,不仅是天灾,兵灾人祸更是繁多,死了不知多少人。
如今起码稳定,虽然吃不饱,但也饿不死,一年到头还能继续过日子,就已经很是知足了。
李象一时间感慨颇多,在他追求安逸享受之时,这些真正底层的百姓,追求的不过是活着。
简简单单的两字,无比平凡的心愿,却是许多百姓向往的,却又很难达到的。
先后走了几个庄子,让李象知道,真正百姓的生活,以及教育,这些人,根本没有什么教育可言,没有读过书,即便是认字,全靠庒里的老者教读一些字。
即便是这样,也有限得很,因为那些老者,懂的也少,不过是在乱世中听闻或是见到的罢了。
教育与底层,仿佛彻底绝缘了一般,与这些百姓,犹如天堑之隔。
又是三日的时间,让李象了解了许多,而他也准备开始返回长安。
“宝儿,程治,准备一番,我们要返回长安了。”
两人都是一愣。
“大郎,这么快就返回长安吗?要不多游历一些时日?”
李象摇摇头,继续游历,他已经不想了,本来这次游历就是一个幌子,如今他的这颗心,已经越发的难以平复了,总是心绪不宁。
这些都在提醒他,该回去着手准备李承乾的造反大业了。
在李象在返回长安的路途上时,三日一期的小朝会,又已经开始。
贞观初期,那时因为民生凋零,内忧外患,李二几乎日日临朝,也就是每日都有一会。
但随着民生恢复,突厥、吐谷浑等等大唐外患被平定,李二随即改为三日一朝。
临朝制度,几乎每个时期都会有变化,都有所不同,繁忙时,临朝就多。
例如李治在继位后,就将三日一临朝改为每日临朝,到永徽年间,又改为五日一临朝,显庆二年后又改为隔日临朝。
当然,这是常朝,参加的人其实是有限的,只有大朝会,才是人最齐整的。
朝堂上,户部员外郎刘景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奏。”
话闭,上方李二淡淡的声音传了过来。
“准。”
刘景当即拱手,肃然道:“禀陛下,均田制乃国策,从北魏开始实行以来,经过时间证明,乃绝佳之策。
我朝使用均田制,从贞观初年到如今,百姓安居乐业,人丁大幅增长,食不果腹之事已经无有发生,这些都在证明,均田制是最为合适之策。
今虽出现授田不实,但不过是部分人,且如今开荒在持续,每年都会开垦出五百倾以上耕地,届时这些都将会授给百姓,以弥补授田额不足之家。
林御史所言均田制存在巨大隐患,属实混淆视听,蒙蔽圣上,胡乱插手国家大策。
身为监察御史,却知错犯错,请陛下下诏,将其问罪!”
监察御史,隶属御史台察院。
御史台之下,有三院,分别为台院、殿院、察院。
三院之下,为三御史,分别为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
监察百官,地方奏事,则为监察御史之责。
另即便参奏弹劾,也有规矩,参奏有顺序,除非皇帝点名,不然必须等到之前参位无人参时,才可参。
若是抢了别人参位,负责押班的两个监察御史,瞬间就来活了,除非皇帝亲自保人,不然,少不了一顿责罚。
员外郎一职,便是常参官。
刘景话音落下,户部另一员外郎王全站了出来。
“陛下,臣参御史台察院监察御史林庆则大不敬之罪。
林御史言,杨家庄杨景家中有三十亩永业田,一百亩口分田给杨彭,然而林御史殊不知,这些田若是杨彭不买,那么杨景一家九口,将会面临饿死之局。
且田地买卖之事,乃无稽之谈,那些田,依旧由杨景一家继续耕种,不过需要向杨彭上交部分,实乃正常。
当初若无杨彭给予杨景一家粮食,如今杨景一家又岂会健在。
然而林御史歪曲事实,不思清楚便奏由陛下,实乃大不敬,当斩!
请陛下治其罪!”
然而就在这时,又一户部员外郎站出。
“陛下,臣参御史台察院监察御史林庆则攻讦同僚,欺上瞒下之罪。
户部皆按中书省下发章程办事,稳定发展民生,然林庆则却在未了解清楚之下,攻讦户部,质疑国策,欺瞒陛下,又向下隐瞒事实。
请陛下治其罪,正朝纲!”
户部,下属四司,各司皆有员外郎,有一至二人,上司为郎中,各司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