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火绳枪!
第7章 火绳枪!
【火绳枪靠燃烧的火绳来点燃火药,故名火绳枪。在结构上,枪上有一金属弯钩,弯钩的一端固定在枪上,并可绕轴旋转,另一端夹持一燃烧的火绳,士兵发射时,用手将金属弯钩往火门里推压,使火绳点燃黑火药,进而将枪膛内装的弹丸发射出去。】
【由于火绳是一根麻绳或捻紧的布条,放在其他盐类溶液中浸泡后晾干的,能缓慢燃烧,燃速大约半个时辰一寸左右,这样,士兵将金属弯钩压进火门后,便可单手或双手持枪,眼睛始终盯准目标。据史料记载,训练有素的射手每分钟可发射2至3发子弹,长管枪射程大约半里。】
【火绳枪长至二至三尺,外直,内有管,由金属制成;内部贯通,底端封闭;一侧有曲杆,为通火之路。】
【操作步骤,火绳枪靠在左肩,左手持枪,左手指间握住火绳,右手持叉架。
叉架靠枪前进……】
经过光幕演绎射击过程,朱棣等人无不逐渐瞪大眼睛。
与神机营配备的火器不同,火绳枪提高了射击速度。
虽然也点明了火绳枪的弊端,如操作复杂,对环境要求高等,以及达不到光幕之前提过的能够连续发射的火铳,但是射击的效率提高了很多。
最关键的是,这种武器威力大,结构相对简单。
不仅如此,光幕还提供了火药和子弹以及火绳等各种装置的制作方式。
【中国的火药为粉末火药,威力很小,运输中又会分层。15世纪,欧洲再次改进火药,加入水调匀,干后再打碎,发明了颗粒火药,不但让火药运输不易分层,也使其威力大增,这两个发明,影响很大,甚至超过发明火药本身……】
光幕已经给了图纸结构设计,只需要军器局和工匠们去尝试制作就行。
李庆道:“陛下!其实已经有人提出了要提高击打火药速度的想法,但都不是单个火器,而是多个火器,如火箭和多管火铳。现在得到这个图纸,已经解决了在这方面的困难!”
杨荣大开眼界,这个仙人真给技术,而且还是火器技术,他们从未曾听说过有哪个仙人会这样,不都是呼风唤雨吗?
张辅道:“此种武器虽然在南方或者在夜间很难使用,但是在防守或者正面交锋时必有大用!陛下!若是能够大量装备,蒙古骑兵南下攻城,我军只需要驻守在城墙下便可。”
朱棣很赞同张辅的话,他也明白了火绳枪的威力,可以配合城池和步兵防御,甚至可以装备给正面发起进攻的骑兵使用。
尤其是在北方,除了大雪,少有阴雨天气,更能发挥威力。
于是便下令道:“太子!令户部拨款军器局打造此种火器,要求三个月内打造成品,要稳定,可以使用,并且能够大量打造。”
朱高炽也震惊于此种火器的先进性。
此举比北伐的花费会少很多,只需要铁矿、火药以及工匠等。
但是朱棣要求大规模打造,这就有些难办了。
朱高炽对朱棣道:“父皇,可以打造,也可以拨款给工部军器。可这大量打造,我们先造出来,再让神机营训练一两千人适应,再让其他士兵训练?且这火绳枪,需要大量熟铁和火药,还有木条等,需要从南方运过来才行,能否延长打造时间?”
朱棣怎么会不知道大规模打造的难度?
但是他泱泱大明,能工巧匠那么多,每年给兵部和工部以及军器局那么多钱,白养了?
等蒙古人打过来,像南宋那样跳海?
如今已经停止亲征出兵北伐了,转攻为守了,从战略角度来看,必须有能够防守的武器。
所以这火绳枪越快造出来越能让朱棣心安。
“不行!”朱棣果断说道:“必须在三个月内造出来,等到冬天,那群蒙古人一定南下!需要多少铁和火药,让人做,让南京那边也准备,沿着运河送上来!”
朱高炽不敢多言了,生怕朱棣反悔。
紧接着,朱棣斥责朱高炽道,接着又对宋礼和李庆道:“钱我给你们!要是你们造不出来!拿你们是问!”
“是!”
宋礼和李庆不敢忤逆朱棣的意思,且如今已经得了图纸,只需差工匠进来抄录便可,应该不难造。
朱棣又对杨荣和张辅道:“不要停止对蒙古用兵,我不亲征,但是也要派人去牵制他们内部的各方面。谁得军功就赏谁,不能让他们觉得我大明无人!”
“是!”杨荣听令。
张辅道:“陛下,是否让臣去安排北境各方面的守卫?”
“不用!”朱棣道:“明天郑和来了再谈,张辅,你不用管北边的事情了。”
“啊?”
张辅有点迷茫但又很惊喜。
朱棣将他从南方召上来管理北伐的军需粮草,让他不得继续治理安南。
他本想继续坐镇南方,防止安南以及西南各国的动乱,被召回北京,很不满,如今朱棣却松口了。
仙人万岁万岁万万岁!
让郑和上来,很可能是要重新探讨南洋的事情。
“是!”
他立刻领命!
……
费信从南方匆匆返回,还有跟随他前来来的出洋官员等人也得以批准入殿觐见,而且密见,除了张辅和方宾以及太子之外没有其他官员。
见面后,朱棣打开光幕。
那世界地图出现在众人眼前。
除了朱棣以外,所有人都震惊了,已经出洋多次的费信等人也是大开眼界。
“陛下,同我前去西洋的船夫都和我说过,有一部分西洋人认为世界是立圆,我和赞同,因为在海岸上,先看到船帆再看到船,若是平的,定能直视。”
兵部尚书方宾道:“若是如此,岂不是向西向东都能到咱们大明了?”
费信道:“正如其上所现,无论东西,都是大海,一望无际的大海,尤其是太平洋。我们不是没有船夫和民船东行,可是一眼望不到头,没有地图,谁都不知东边除了琉球和倭国,还有这个所谓的‘美洲’。我还记得船上的老官说过有扶桑国一事?”
“在此之前,我亦认为是倭国。可无论是《汉书》还是《梁书》中都曾记载倭国就是倭国,出海的僧人慧深曾言其东出两万里,据梁度,比到倭国更远。可能他真的顺着所谓的太平洋到了倭国,不然就是吕宋以东的岛国。”
张辅道:“可是这也不能证明扶桑就是美洲,其上未曾言明美洲有桑树。”
费信道:“我言此物并不是证明美洲是扶桑,而是探讨到达美洲的可行性。”
说到这里,他向朱棣表明道:“陛下!远航是大事!异像说了,麦哲伦出航损失惨重,并且尸迹无存。大海变幻莫测,风暴无风旋涡等危险重重,且远航的供给补充等都要考虑。船员远行,尤其是横渡漫长的太平洋,不能只看一个地图就出动。我和来宫觐见的官员们都敢去,可船员未必。下南洋,出西洋,到达的都是我们知道的地方,若是东出南下,需要给船员们鼓气,故而要论《扶桑国》存在与否,是在哪个地方。我很有把握管好手下的人,但是其他人呢?若是船员思,遇到岛民,遭遇内外劫难,像那徐福一去不返,该如何?故而应谨慎商议,步步为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