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一炮干掉了努尔哈赤!
第54章 一炮干掉了努尔哈赤!
【明末历史因为袁崇焕和毛文龙公案被炒得火热,也引发了广大朋友研究明末历史的热潮。
这里不谈袁崇焕行不行,也不谈毛文龙冤不冤。
毕竟前者有功过,后者也有功过。
其实仔细分析宁锦防线,袁崇焕的守城方法有很多值得赞扬的地方。】
丁醒头晕道:“袁崇焕是谁?毛文龙?明末?守城?”
仙人有讲了很多他完全听不懂的人。
但是他很明白,这是要给守城的方法。
“真是天佑大明,仙人在上,如同传说中的女娲,给我们带来福佑!”
【先来看女真人有多强。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女真只不过是骑兵和重步兵很厉害,他们作战彪悍勇猛。
但是经过努尔哈赤的改革,女真人不仅击败收编了蒙古,还得到不少汉奸的支持。
他们拥有各种火炮和火铳,各种攻城利器,加上骇人的骑兵,实力远强于蒙古。】
丁醒有些咂舌。
这北方胡人还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一波接着一波。
不是蒙古就是女真。
古往今来。
这两个民族不断南下,同汉人结下深仇大恨!
但是女真能发展成那样。
实在是让他很震惊。
光幕徐徐展开。
女真人的装备和武器都比蒙古人强,他们还配备了三眼火铳和火炮以及各种攻城设备。
这已经不是一个在东北打猎的部落野人民族了,俨然是一支能同汉人抗衡的部队!
光幕又展示了东北边防的情况。
好家伙!
朱棣打下来的一切都无了!
在朱棣一朝。
黑吉辽三地,包括勘察加等地都是管辖范围,甚至连北方的元廷都不得不听从朱棣的册封,只不过因为太过遥远,不能有效管理而已。
然而到了袁崇焕时期,只能窝在辽西小凌河以西。
在如此危及的情况下。
袁崇焕走马上任,开始对东北进行布防。
【后世人大多认为袁崇焕就是只缩头乌龟,只懂得修城堡,防守,不敢反击。
其实并非如此。
袁崇焕上任后加紧训练手下兵马。
将士们也不负众望,不分日夜地进行动作训练,实战演练,迅速提高骑马、射箭、拼杀等水平。
虽然以“坚守城池”作为主要作战方略,但其实他也很重视反击力量。
在宁远周围布设兵营,随时辅助城堡作战。】
“城要守,野战也要打。”
丁醒点头,同时摊开大同的地图,标出了阳和等多地。
蒙古人南下多以劫掠为主,一般不会主动攻打城墙高深的大同,主要进攻阳和等多个据点,劫掠村庄。
所以大同的守城将领提前将这几个据点的百姓收入大同内,实行坚壁清野,把士兵也调回大同。
但是!
丁醒查看袁崇焕的方略后,还是觉得应该让部分骑兵和火枪手分布在野外。
只守不攻,如果阿鲁台的攻势太猛,直接把大同给端了,里面的兵士们很难反击。
【接下来,就是袁崇焕制定的“坚守城池”的作战方略了。
在火器专家的建议下,在城的四角的方形敌台上,建造了可最大程度发挥火炮威力的炮台,并且在上面架上了来自荷兰经由澳门运到大明的11台“红夷大炮”。
具有当时世界最先进技术的西洋大炮经过如此放置,可以三面射击,扩大了火力覆盖范围,几乎不存在任何射击的死角。
火炮配合被安排在城墙上的众多射术精湛的弓弩手,成为了宁远城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厉害!”
丁醒眼前一亮。
此举完美解决了火炮射击需要角度的问题。
敌军冲入城下三十米的位置时,城墙上的火炮就已经很难打到他们了,更何况是冲入城下。
可袁崇焕的解决思路是,在城墙的几个角设置突出去的拱形炮台。
类似于一个月牙形的炮台,三方面都能发射炮弹。
就算敌军兵临城下也能打!
再配合火枪手和弓弩手。
简直完美!
看到这里,丁醒的越发激动了起来。
然而接下来的内容让他更加激动!
【六万八旗子弟,先出沈阳,后渡辽河,准备攻破山海关,然后一路南下,直捣京师。
袁崇焕临危不乱,汲取抚顺、清河、广宁等城失守的惨痛教训,首先定下御敌之策。
坚壁清野,凭城固守。动员城外商民入城,尽焚城外房舍等可住之地,如果后金来犯,只能露宿严寒野外。
虽然士兵多为老弱病残,但袁崇焕组织全城军民共同守城,军民一体,通力合作,“死中求生,必生无死”,誓于宁远共存亡的气势,使城内兵民对于击退来犯之敌的信心在战前达到高潮。
各路兵马齐聚宁远,“时城中士卒不满两万”,袁崇焕决定画地分守。
总兵满桂固守东面、参将祖大寿驻扎在城南、副将左辅负责城西守卫、副总兵朱梅被安排守城北,满桂提督全城,负责临时调度,相互应援,袁崇焕则坐镇城中,统率全局,督领全军……
全面防备,同仇敌忾,在袁崇焕的阻击下,金军不得不退兵,金军首领努尔哈赤被炮弹炸伤,不久离世。】
以弱胜强!
一万人打退十二万人,还把敌人的首领给干了!
而且还是没有援兵的孤城!
这个袁崇焕果然厉害!
如今蒙古人的骑兵虽然强悍,但是整体来看,他们攻城拔寨的能力完全不如光幕中的女真人。
这无疑激起了丁醒防守的决心!
只要安排得当,就算刘永城不派兵来支援,丁醒靠着大同内的两万名官兵都能把前来突袭的蒙古人打残。
光幕继续播放袁崇焕的守城思路,以及宁远城的各种防备策略。
丁醒记录好后立刻前去同大同的守城将领商议。
大同的守城将领同样对宁远城的拱形炮台很感兴趣。
可是问题来了。
守城将领不安道:“建造炮台,召集全城的工匠,至少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大同城高,完全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造好。”
望着高大的城墙,丁醒也觉得为难。
但是丁醒反思袁崇焕的防守部署之后,忽然有了想法,立刻在地图上进行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