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上学的日子
第37章 上学的日子
上学前班,怕生的我头一次看到几十个人呆在一起,不由得一阵心慌,结果还哭了。现在发现,自己胆小的心理印记似乎便是在这一刻开始的。不过后来一回生二回熟,从此以后便开启了疯狂模式。
各种嬉戏打闹的事几乎都尝试了一遍,成了不折不扣的一个熊孩子。课间休息就四处闲散乱逛,胡作非为,还时不时和班上几个同学打过架。不过,虽然我比较晚上学,比班上所有人年纪大一两岁,但是抵不住个子矮小,打架这些事一直不占优势,大多到了最后,都是被欺负的一位。但我那时候并没有闲工夫记仇,一门心思除了学习,就是一个劲儿地玩,老师都骂过几回,也是照样人来疯。
体育课满操场策马奔腾,一年级拿扫帚干群架,二三年级有一两次跟着几个调皮的好友,一起逃课出去隔壁村打电子游戏。结果可想而知,等到晚上回家,自然免不了挨父母一顿抽打。
后来,我才懂得。我之所以在学校里闹腾,可能是由于在家憋得太久了。所以我发现只有这样玩,才能让自己忘记曾经留守家中的寂寞。虽然家中有兄妹三人,但一起玩的日子确实少。在上学之前,我时常一个人坐在家里发呆,一天到头,只是百无聊赖地盼着父母早点回家。再往后懂事了,才发觉这种苦涩的感触还是一直影响着后来的我。
留守的滋味当真是很影响一个人成长的心路历程,要是稍微再严重一些,说不定连孩子的未来都可能彻底毁灭。真的很庆幸自己小时候至少还有父母陪在自己身边(虽说父母早出晚归打工,只有晚上才能呆在一起,但是已经足够让我满足。),因为我清楚,我其实只是经历了短暂的留守而已,或者说根本算不上留守。而真正的留守儿童在一些不是很发达的地方却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后来我想明白了之后,便打从心底希望少一些孩子经历这种事,毕竟自己知道这种滋味并不好受,而且很可能影响而后的整个人生。
也正是由于有过留守的孤寂的体会罢,所以小时候就跟村里的一个留守儿童走得近。偏偏对方还是个会玩耍的“高手”,所以每天我都跟着他们的屁股后面一起胡闹戏耍。那小学仅有的两三次逃课,便是鼓足了胆子跟着他们干出来的。
不过后来,他的父母在广州定居,三年级的时候,他父母把他接走转去广州读书了。我从此便少了一个重要的玩伴,多少还是感觉挺失落的。上五年级的时候,他曾回到老家暂住两天。我见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全然忘了我了,或者说已经有了一种说不出的距离感和陌生感。在见到他时,我便感觉有一个朋友走失了,或者是我自己迷了路,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一直走不出这个打击。
所以,直到六年级的时候。我便从一个好动耍泼的调皮孩子,变成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其中除了小学毕业后的茫然,还有小时候玩伴的分散。这种感觉甚至于比我后来大学毕业还要令我印象深刻,实在难以言喻。
到了初中的时候,我开始逐渐接触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识。也是从那时起,便开始意识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压力。也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是那样普通而渺小,周围的同学也在不知不觉中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顿时觉得自己小学的时候真的太过于拘泥于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了。那时的我如此坚信:知识真的是一盏启明灯。
高中的时候,是很紧凑的三年。高一,自己倍感压力,主要是周围的同学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都比我要好得多。在学习上,只能一味地在追赶。高中没有留宿,离家也挺远的,每天来回颇费时间。高二开始准备分文理科,感觉就有点找不着北,学习氛围一下子就开始变了,大家都在有条不紊地考虑自己选择什么方向好,然后开始侧重自己选择的文理科目的学习,开始为下一年做准备。
到了高三,一年到头除了学习考试就是学习考试,开始有了一种紧张感和压迫感,有点让我喘不过气。所以课外休息的时候,我总想跑出去运动放松一下,我倒是没一直憋在教室里读书。临近高考前的某一天,我呆在没人的教师办公室里想了很久,感觉找不到具体的方向。后来想明白了,却不是关于高考的,而是关于家庭和社会甚至是关于世界的这些高深莫测的话题。我似乎从来没有想过我高考后是怎么样的。
我想,我高考那次考试并不是及格的。现在的我,已经不再纠结于高考的成败了。因为现在更多的,我面对的是整个生活。自己也不再是一个学生,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追求知识。而是在生活中,追求一些真善美的东西,一种远比一场考试还要更重要的事物。
况且,已过去的时间,改不了,也回不去。我们终究只是一个人间过客,来去就是一辈子。这也是我在高考前的那一天,在办公室里摸索出一点头绪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