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周家密室
第34章 周家密室
“这一切都要找到他们,我们或许才能知道来龙去脉!”杨雪上前来,安慰我说。
我点头,我知道我如果现在我就自乱了阵脚,这对我们接下来的路有很大的影响,我们现在不但要面对古墓里的危险,而且也要面对来自一股未知势力的危险。
“周家的竹简在哪里?”辰问道。
“你们不是进去过我家的密室吗?怎么会不知道!”我反问辰说。
“老周,你说的是那些被藏在那里的竹简!”老肥突然明白了什么,然后吃惊地说:“你怎么知道我们进去过你们周家的密室?”
“我告诉他了!”辰上前对老肥说。
“原来是这样!那我们现在打算怎么办?”老肥看着我们继续问道。
“既然秘密文件的信息来源那些竹简,只要我们把竹简破译了,我们就能获得我们需要的信息!”杨雪回答道。
是的,杨雪说得不错,只有破译了那些竹简上记载的内容,我们才有可能找到更多的线索。
我们四个人驱车来到我周家的老宅,家里的伙计见到我就去和我奶奶通报了,他们这些人都是在周家做了许多年活的,他们有些是从小就被爷爷当下人来收养的孤儿,所以这些年一直在照顾着我奶奶。
“少爷,您都一个多月没回家了,这下可算回来了!”阿叔高兴地跑上前来,说。
“阿叔,奶奶最近身体怎么样?”我问道。
“老太太身体硬朗,一顿能吃一小碗肉呢,只不过就是有点想您!”阿叔抓着我的手,说。
“我带些朋友去见见奶奶,阿叔你忙你的去,不用伺候!”我对阿叔说完话,转头招呼他们跟我走。
进来了大厅,奶奶就坐在主位上喝茶,说:“回来了,快过来,让奶奶好好瞧瞧!”
我笑着走过去,在奶奶的面前转了几个圈,说:“孙儿没缺胳膊少腿的,您老就放心吧!”
“没事就好,行了,你坐一旁去!奶奶好好看看你这些朋友们!”奶把我摁到旁边的椅子上坐着,然后对老肥他们说:“千座山,万条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知各位是哪座山哪条水啊?”
奶奶在跟老肥他们在讲道上的黑话,意思其实就是在问老肥他们的身份。
“跋山涉水见山佛,一道银桥山间开。卸岭魁首杨雪见过周奶奶!”杨雪走上前,作揖道。
老肥也上前把手作揖,说:“过山桥乘水升仙,点破关山十八穴。发丘中郎将华秋实见过周奶奶!”
辰紧跟着老肥上前把手作揖道:“山路水路寻常路,点穴搬山有术。搬山派弟子尚辰见过周奶奶!”
“卸岭、搬山、发丘倒是齐全了!”我奶奶叹了一声,继续说:“你们来这恐怕不是来见我老太婆的吧,是要进密室吗?”
“周奶奶,果然什么都瞒不过您的法眼,此次我们和老周前来,确实要借周家密室一用,希望您老通融通融!”杨雪笑着说。
奶奶沉默了半响,然后转头对我说:“你带他们去吧,本来就是属于四派的东西,我们周家代为保管了这么多年,也管够了!”
“谢谢奶奶!”我起身给奶奶捶捶腿,说。
“去吧去吧!”奶奶摆手说。
我带着老肥他们来到了周家祠堂,我先给列祖列宗上了香,就打开了供品桌底下的暗门,让他们跟着我进来,我打开八卦锁,墙壁缓缓被打开,里面有一个大空间,全部都是一箱箱的竹简和满架子的帛书。
“这么多啊!”老肥感叹了一句。
“多也没事,大不了一点点来,就不信弄不完它!”杨雪说道。
我觉得杨雪说的不错,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事也要一步一步地做,这些竹简和帛书,相信我们一点点来,肯定能全部搞定。
“这么多的竹简和帛书,一旦清理完,那些无关紧要的怎么处理?”老肥这时候提出了一个问题。
是的,没用的,多余的,我们怎么处理,难道扔了吗?那可是不可多得的文物,这么扔了我都觉得可惜,如果说我们拿回去卖掉,这些珍贵的典籍可能就流失海外了。最终,在我们的一场激烈的讨论下,我们做出了一个决定,我们打算将多余没用的,全部捐给博物馆。
我们打算先从外面开始往里整理,老肥和杨雪虽然倒斗多年,但对于他们来说,古文字翻译并不是他们的长项,因此整理这些竹简和帛书的任务就光荣地交给了我和辰。
我从左边往里整理,辰从右边往里整理。
整理了半天,结果没有找到一丝关于这些事的文献,多是些什么医药配方和丹药炼制方式。当然,更多的是人的事迹,毕竟都是从墓里带出来的,这些事迹应该都是各个墓的墓主人的生平记录。
由于老肥和杨雪在这里根本帮不上忙,于是就被我赶回了雪楼,因为我们需要他们时刻注意外界的情况,留意暗地里的那股势力,为我们的翻译工作创造条件。
“有点眉目了!”辰高兴地转头来,用手拍着我说。
“什么?你找到了?”我放下手里的竹简,问道。
“没有没有,只是找到了一些相关信息!”辰把手里的竹简递给我,说。
我接过来,仔细地翻译了一下,原来这是一篇专门介绍巫女的由来的。只不过,没有提到巫女一族和周巫女的信息,果然只算是相关信息,一点用处都没有,真是浪费我的表情。
“就这个,值得这么高兴吗?”我反问辰,说。
“不是,你看看作者是谁?”辰对我说。
我又看了一眼,这一篇文献作者的署名居然是“大周巫氏”。我立刻猜想着,这该不会是周巫女所写的吧!
“作者是周巫女?”我看着辰的眼睛,问他说。
“不见得!”辰笑了笑,继续说:“也许这是一个朝代加姓氏,古代人喜欢用姓氏来代指一人或一族人,所以这也有可能是这本书是由一名姓巫的人写于大周王朝的,也就是说可能写于武则天时期或者是南北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