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浅谈时也
第78章 浅谈时也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养生主》
适来,夫子时也:
适来,生也。指此身之我,来到这个世间的意思;
夫子,传道的师者,此处指老子。学无先后,达者为师。老子与秦失亦师亦友,如今老子先证大道,秦失称其夫子,自无不可;
时也,以时御身,应事御物;
既然依凭此身,顺应天命而来到这个世间,那便响应天意,安居于此。老子明见此道,故能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与时偕行。
适去,夫子顺也:
适去,死也。指此身之我,离开身体而去的意思;
顺也,顺以天命,当死则去;
既然天命要我离去,那便安心归去好了。生老病死,人尽有之。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应天命而来,顺天意而去。来也赤条条,去也欲潇潇。
这不是厌世,也不是生死看淡,躺平摆烂之说。
孔子言:未知生,焉知死;
秦失所言“适去”之死,是有个大前提的,即“适来”之生。
有生之年诸恶做尽,明之法不可行,却偏要知法犯法。事发之后,妄想求神拜佛,祈福消灾保平安。
对不起,诸圣从不渡人,也无法庇佑某人。人若不自救,更无他者可以救之。佛不在彼岸,果只在自行。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我们这个身体啊,是行走世间的容器。我寄居于这个身体,这个身体即是我。在我们的知见里,每个人都有一套,关于这副身体的使用说明书。
哪些能吃,吃什么会伤身?哪些可以做,哪些碰不得?吸烟有害健康,酒大伤身。过马路要看红绿灯,要仔细观察两侧可有其它车辆或行人…
对于这些该如何取舍,世人心知肚明,某些人却偏偏要反其道而行。
身体好时可劲霍霍,等把身子掏空了,生病了,又四处求医。求医不行,则求神拜佛。
生不由道,死则可怖;
潇洒的日子过久了,舍不得死啊,一提死就怕的不得了。
无它,不知生也。
秦失说:适来,夫子时也。
知生之所以生,安时处生之道;不怨天,不由人;
能得此生之道,亦可尽死之道;顺也,死则死矣。
哀乐不能入:哀乐者,喜悲,善恶之谓。不能入,不乱入也,不以哀乐惑乱我心;
乱入者,逢喜事择哀、逢怒事择乐、逢哀事择喜、逢乐事择怒。
无论是好的、坏的,亦或福兮、祸兮,都不能侵蚀惑乱我的心智。
人生四大喜,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霖。当喜则喜,不以悲乱喜;
人生四大悲:少年丧父母、中年丧配偶、老年丧独子、少子无良师。当悲则悲,不以喜乱悲;
此即中庸之道,喜、怒、哀、乐,发而皆中其节。
用秦失的话来说,便是“生者,时也”。
是帝之县解:帝者,上帝,主宰。是帝,承认有个形而上的主宰存在。县,通悬。解,解答,释意。县解,即以悬作解,悬而不解之意;
是帝之悬解,承认有个形而上的主宰存在,却无法得见,说不清,道不明。所以只能悬而不解;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此之谓也。
秦失说:
老子在世的时候,不谓生之唯艰。天要下雨我便赏雨,天要狂风烈日,我便饮酒高歌。所行不出于道,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冈;
老子去世的时候,不谓死之畏危,天欲去之那便乘扶摇归去。此身生也可,死亦可。生也随心,死也无厌;
生也安居其时,死也顺以天命,逍遥游弋于道,不令哀乐乱入,惑我天心。
这就是古人所存而不论的,形而上的主宰之说。
所谓的主宰,便是老子所说的道。也是庄子所说的生生之道;
所谓生生之道,指的是哪个?
此篇所指,当是生也安时,死也处顺之道;
生者,生于天地,死于道;
死者,死于天地,生于道;
向死还生,方死、方生也。
觉者了生死,明得失;死即生也,故能死而顺之。
既有生生之道,当然也有向死之道。
何谓向死之道?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
——《齐物论》
庄子说:
因为有了形体,一受气以灵,自此便有了分别之我。
之所以不死,只是等待死亡的到来而已;与万物相生相杀,食尽诸天,其向死之心如同奔驰的烈马,没有什么可以使它停住下来。这样想来,此身之生而未死,不是很可悲的么?
役使此身为诸多主子的奴隶,也看不见成功是何模样?就是这副疲惫劳役的样子,兜兜转转,忙忙碌碌,也不知道一天到晚,从生到死忙碌个什么;这不是很悲哀的么?
这样的人生,即便别人都称它为不死,又有什么可高兴的呢?随着这副身体有生死之变,那颗有“我”之心也随之生死变迁,这不就是最大的悲哀吗?
——《浅谈受一》
(详情且见《齐物论》之《浅谈受一》篇,在此不做赘述。)
不亡以待尽,无非是待个好死,亦或不得瞑目。痴生一世,只得等死,岂不可悲。
所以庄子借秦失之口,提出生生之道,这才是觉者所行。
孔子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不知天之命,不知人之命,便无法做君子。
所行,不由道也。
以上皆我之见,亦非我之见;
——末法时代后生文柒参上
——时甲辰年庚午月甲辰日
202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