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末法时代写日记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章 浅谈指喻

最新网址:m.xyylz.com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

——《齐物论》

是、彼:是、非,为一体之二元。同于我之知见即是,不同于我之知见即非;彼、此,为一体之二元。彼即是那个,此即是这个;此处是、彼互文。言“是”者有“此”之意,言彼者有非之意;

(彼、是之说,详情可见《浅谈非是》一篇,再此不作过多赘述)

彼一是非、此一是非:彼、此既立,是非乃分。

以彼者论,有同于彼之言说者,亦有不同于彼之言说者。同者是之,不同者非之;

以此者论,有同于此之言说者,亦有不同于此之言说者。同者是之,不同者非之;

执着于此者,是于此而非尽诸彼之说;执着于彼者,是于彼而非尽诸非彼之说;

执着于科学之方法论,非尽儒、释、道…诸家之言;

执着于儒家之方法论,非尽释、道、科…诸家之言;

乃至执着于儒、释、道…之方法论,非尽科学之言;

若此者,即“是此非彼”之论。不合于道者,即是非道之言;

道枢:枢,枢纽,中枢。道之枢纽,即一点见道之谓;

庄子之一点见道,克核太至;

佛陀之一点见道,涅空之空;

孔子之一点见道,至诚无息;

耶稣之一点见道,你我同源;

哲科之一点见道,去伪存真;

所谓“核、空、息、源、真…”,皆是皈依于道的一点。此等能见道的一点,即是道枢;

身内寻“我”,我在何处?

这个肉体诸多器官皆可代替,肉身是我么?不是我么?

以生死涅于一点,则我皈依于道。

有分别即生我,生我之时身即我身;无分别即亡我,亡我之时身即非我。

以此一点见“我”,则我为人枢;

庄子说:

凡有合于世人知见之言说,出之于口即是非道之彼说;

凡不合于世人知见之言说,纳之于道即是合道之此说;

彼之所说,既有同者之“是”,又有不同者之“非”;

此之所说,既有同者之“是”,又有不同者之“非;

彼之所说,那个不同于我的知见之说,真的有正确的,值得被认可的地方么?

彼之所说,那个不同于我的知见之说,真的没有正确的,值得被认可的地方么?

凡有所言说,皆执着于“彼、是”之说,失去了“此、非”之言。执于道可而失于道非,是谓“丧偶”之言说;

此等丧偶之言说,执于一点片面之言,即为见道之枢机门户;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环中:中,四音,射中之意。

环中,不是有一个圆环,道枢就在此“环”的原点上。若以此解,将此环换一位置,道枢之点就变了;或将此环扭曲形变,使其没有中心原点,道枢之点就没了;

《中庸》云: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道不可离,作为见道一点的“道枢”,又怎么会因形而离?

换个角度,我们再看何为“环中”?

随意取一点,此为言说即有,按笔则中(四音)道的一点,是为道枢。

所取之环,皆以道枢之点为原点,环环相扣,环环不一,环环不离道,环环幻无穷;

庄子说:

道枢之点,言说即有,按笔则中;

刚刚得见此道枢之点时,随便任意选取一件事物,皆能以此道枢之点解释清楚,环环不离其道。

扩而充之,以此等知见之说,可穷尽诸天万物,所言皆中,尽得其道;

如此便认为此“道枢”是至圣之理,执此知见学说,非尽异端之言;

凡有所言说皆是者,有无穷的赞同之言;

凡有所言说皆非者,有无穷的相左之言;

是是非非皆无穷,哪个是真,那个是假?

若想明辩是非之别,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自己明悟:何为道?

是非窟里功难就,名利丛中果怎圆。

若不回头寻出路,如何只恁做神仙。

——《瑞鹧鸪劝道友》-马钰

是非窟,名利丛,苦海无边,彼岸厓何在?

回头寻,心内求,逍遥自在,此身做神仙。

以上皆我之见,亦非我之见;

——末法时代后生文柒参上

——时甲辰年己巳月己巳日

2024.5.5

最新网址:m.xyylz.com
来源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