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末法时代写日记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章 君子不韫

最新网址:m.xyylz.com

昨日之三境观山水,破除我见之执,意犹未尽。何也?

佛言: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我再寻思,不仅佛陀引导世人破除我执;孔夫子貌似也有话语,意在帮助世人破除我执。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可见圣人之心,皆在此理。

既然说到孔夫子,今日便来说一说《论语》。

有人问,《论语》有什么好说的?千百年来,早被人说烂了,千奇百怪,各种版本的都能找到。

可就是这被说到烂的《论语》,又有几人能领悟孔圣之心?有几人能懂,孔子何以能被后世称万世师,乃至封圣?

今日,咱们就通过《论语》这一段,来窥视孔圣人之一角。

且看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韫,不亦君子乎。

仅此一言,便可窥见圣人之心,巍巍荡荡。

第一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多少人是看一眼就翻过去的,意思多简单啊。

“学习了新的知识,要时常温习巩固,这不是令人愉快的事情吗”?

真这么简单么?要真有这么简单,岂能被放在这开篇第一句。

既然被放在这里,就说明这句话的分量,是绝对能够配得上这个位子的。

带着这种疑问,咱们再仔细审视一下这句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怎样叫学?

上有所行,下有所效;

从婴孩的吖吖学舌,到刚刚会走时的脚步踉跄,再到打扫应对,修齐治平。

这些都是学。

学,不是嘴上空谈,不是背一肚子之乎者也,不是思想上的巨人。

学,是模仿。

是效仿他人的行为,运用在自己身上。

通过一身,影响一家;通过一家,影响一国;通过一国,影响天下。

便是儒家所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一切,都来自于学。

习,什么是习?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学是上行下效,模仿他人的行为。那习便是练习,反复大量的练习,将学到的东西练到骨子里去,练到条件反射,练到自然而然。

什么是宗师气度,什么是化繁为简,什么是无招胜有招?

一看题面,答案马上了然于胸,胸有成竹,你看你开心不开心,愉悦不愉悦?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此一句,妙不可言。

这第一句学不好,错把练习当温习,习得文武艺,便也只能货卖帝王家。

为何?因为习错了啊。

学习,当是为己。

学了半天,只为逢年过节给长辈背上一段,秀一秀自己的脑子足够聪明。

学文习武,只为愉悦他人。

到最后可不就只能,货卖买货人么。

所以,什么是学习?

不是有什么就学什么,看见什么就学什么。不是背得千篇万贯,不是出口成章。

在选择学什么时,先问问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想成为科学家,便学科学家都做什么,怎么做;想成为哲学家,便学哲学家都做什么,怎么做;想成为警察,便学警察都做什么,怎么做…

学习做自己喜欢做,想做之事,才会心甘情愿的投入全部的精力,才能够不厌其烦的反复练习。

而不失其乐!

第二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一句为何放在这里?

“远方的朋友来了,我高兴啊”,这样解释,它显然是不配的。

朋,大家都知道,朋友嘛。

诸位,朋友可是有很多类型的:狐朋狗友,酒肉朋友,胆色财气,各类朋友。

以上那些朋友来的时候,打扰了你的学习,你会高兴么?

有学霸做朋友的,或者自己便是学霸的,仔细想想学霸在沉浸学习状态时,会因为朋友来而高兴么?

有道题马上就解出答案了,被人打扰还高兴?不赶人走就是好的。

但有一种朋友来了,绝对会让学霸高兴,那便是同为学霸的朋友。

有问题可以相互探讨,我先解出来便会小小的炫耀一把,他先解出来,我也高兴,因为也为我提供了解题思路啊。

所以这个朋是什么样的?当然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志同道合的朋友来了,怎么样?

高兴啊,高兴了怎样?

此情此景,岂可无乐?来,接着奏乐接着舞。

琴瑟和鸣,舞起来。

所以这里的“不亦乐乎”,是音乐的乐。不是高兴的乐呵呵的乐。

为什么?上文“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悦便是高兴的意思。

咋滴,孔子的弟子识字多是吧,要在这里告诉后人,有两个字,可以表达高兴的意思。

第三句:

人不知而不韫,不亦君子乎?

整个三小句共为一段大句式,此句为整段的句子的结尾,是收官之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别人不知道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行为吗?

这样就是君子了?那君子也太廉价了。

还记得今日这篇开始时有说到: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是引导人们破除我执的,这里怎么可能会告诉后人“别人不知道我,我不生气,就是君子了呢”?

将我去除,咱们再看:

别人不知道,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有些东西我知道,而别人不知道,没关系,不生气,亲自教他,让他知道就好了。这样才是君子。

教不会怎么办,我耐心教了他就是学不会,怎么办?没关系,不生气。我的问题,等我换个方式方法,再教一遍,就好了。这样才是君子。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才是君子所为。

反过来,人无完人。我们自己也不是什么都知道的。

当遇到自己不懂的时候,怎么办呢?

当然是主动说出来,去和懂的人学习啊。

学习,要怎么学?

学而时习之。

一个完美的闭环就此形成。

再回顾一下: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韫,不亦君子乎!

以上便是《论语》,开篇第一句的含金量。

以下:

昔之我见,人不知我,而我不韫,君子为也;

昨之我见,人不知非我,而我不韫,君子为也;

今之我见,人不知,而不韫,君子为也。

何也?

昔之人不知我者,执于我而不韫;

昨之人不知非我者,执于非我而不韫;

今之人不知者,无我无非我,故不韫也。

以此,皆我之见,亦非我之见。

观三境之君子,皆执于我见。

以今日之我见,非昨日之我见;

以昨日之我见,非昔日之我见。

安知他日之我见,不非今日之我见邪?

破我见之执,则君子自见。

——末法时代后生文柒参上

——时甲辰年丁卯月辛巳日

2024.3.18

最新网址:m.xyylz.com
来源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