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红妆扶龙局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2章 出鞘

最新网址:m.xyylz.com

一年一度的京试开始了,很多赴京赶考的学子们皆是为了参加这一次科举,科举结束,金榜贴出,今年仅有十人及第,李林甫成为丞相之后连续多年及第人数一直下降,一时间学子们纷纷对结果表示不满,而吏部的解释是朝廷是严格按照才学选拔官员的,学子们若觉得对结果不满,明年可继续应试。

在上元诗会中展露头角的几个人,也获得了很不错的成绩。

因为及第的人数很少,因此前三甲愈发珍贵。

状元是岑参,榜眼是高适,探花是陆象先。

岑参和高适成曾经在上元诗会崭露头角,在科举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刘羡之这几日上门拜访的人实在太多,而刘羡之最近的结交之人反而并不是上门拜访之人,这几个人皆是科举出身的官员,品级不是很高,但是为官颇为勤勉,相比之前,刘羡之结交朝臣的频率比之前大大提高。

刘羡之进入和崔梦庭坐着马车出了长安城,来到了昆明池。

岸边杨柳依依,柳枝垂及湖面,远方的画舫幽幽游在湖中,红男绿女们在船上不时传来嬉笑之声,刘羡之穿着一身白衣,背着手,凝视着远方湖中的八角亭。

崔梦庭好像并没有心思欣赏景色,他一直注视着岸边用鹅暖石铺成的一条小径,过了一阵,小径的拐角出出现了一个人,这个人穿着青布袍衫,肩上挑着一个竹扁,竹扁上挑着两个方形的箱子,箱子上有一些小孔,小孔中插着一些五彩缤纷的风车,在微风的吹拂下不停的转动,这个人走进了崔梦庭,“这位公子要风车吗?”

崔梦庭饶有兴致地看着插在箱子上的面人,“这些面人都是你做的?”

“我叫张老六,我做面人已经做了十年。”这个人眼神中露出自信之色,仿佛这句话就足以说明自己做的面人是有多么好。

崔梦庭目光落在了吕洞宾的身上,“好,我就拿你这个吕洞宾。”

“你可真有眼光。”这个人笑道:“这个可是我最满意的一个面人。”

崔梦庭付了钱,青衣人将铜钱掂了掂,挑起担子走开了。

崔梦庭看着手中的吕洞宾,将吕洞宾的手给扯断了,吕洞宾的手中居然露出了一截纸条,崔梦庭抽出了纸条向刘羡之走了过去。

“庄主,神燕阁的消息来了。”

“哦?”刘羡之接过了崔梦庭递过来的纸条看了起来。

“既然找到了李林甫和吉温结党的证据,现在应该让陛下知道了。”

崔梦庭站在一边心中一动,“庄主,我们手中的剑终于要出鞘了。”

刘羡之的眼神中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自信之色,“是的。”

李隆基收到了大理寺的密奏,吉温曾经上书李林甫将户部的三个官员以玩忽职守之罪贬谪,这三个官员皆不满吉温滥用职权,以公谋私的行为,李林甫身为右相有五品以下官员的任免之权,找了一个借口将三人免职,因此这条证据足以看出李林甫和吉温不寻常的关系。

上次吉温闯入薛府,令李隆基非常不满,此次这条证据指向性更加的明显。

李隆基敏锐地意识到了其中所包含的信息,此事非同小可,其甚至开始审视一向在自己面前表现的唯唯诺诺的李林甫,他忽然觉得他其实并不了解李林甫,李林甫太顺从自己,以至于自己感觉不到任何李林甫不好的地方,从姚崇宋璟张九龄,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一种感觉。

李隆基免去了第二日和杨玉环一起合演的霓裳羽衣曲,一个人坐在麟德殿的龙椅上陷入了少有的沉思。

今日刘羡之入宫觐见,禀告关于漕运的事情。

李林甫一直把持着吏部对考生的选举,有关学子们不满的消息也很难达上听,但是此次刘羡之瞧准了这次事件,向李隆基禀告的时候,提到工部分管漕运的部司现在缺少几个人。

李隆基道:“朝廷不是刚举办过科举,将这次科举选拔出来的才俊人调过去。”

刘羡之道:“陛下,此次科举选拔人数太少,现在已经无人可选。”

“无人可选?此事你没有问李林甫吗?”

“臣问了,右相说,天下俊杰皆入朝庭,因此科举选拔的人才这几年符合朝廷要求的都比较少,官员短缺。”

李隆基微微皱了皱眉,听出了刘羡之话中的含义,明白了他的意思,过了很久,问道:“那你怎么想?”

“陛下,大唐立国百年,不管是私学还是官学多年来有增无减,教习的内容也更加全面,为科举预选的上元诗会每一届皆人才辈出,臣觉得有些奇怪,为何科举选拔的人才反而越来越少。”

这些年来科举佺选之事皆由李林甫负责,李林甫为了扩充自己的势力,因此他当然要减少科举官员的数量,以打压科举一派。

如果李林甫真的暗中操纵科举,在李隆基的眼中也已经不仅仅是私心的问题了。

刘羡之点到即止,其实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李隆基看着刘羡之,他眼中的刘羡之是一个不结党营私的人,是一个以大局为重的人,是一个有宰相之才的人,而今天刘羡之正式在自己的面前表达出了非常明确的态度。

刘羡之的眼神中头一次露出一丝锋锐之色。

就好像是一把宝剑出鞘时的那种锋锐。

武惠妃生前对李林甫的倚重,李林甫对于一心想要争夺储位的李瑁毫无保留的辅佐,李林甫和吉温之前非比寻常的关系。

李隆基对李林甫突然有了一种很复杂的感觉,他认为他对李林甫足够了解,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这种陌生的感觉越发使的李隆基有一种挫败感,他认为自己对人的判断力如同这至高无上的皇权一般充满权威,文官姚崇宋璟张九龄李适之,武将陈玄礼高仙芝苏正见,他都能非常清楚的发现这些人身上的闪光点,并且他能够使的这些人的闪光点不断的放大。

而李林甫的闪光点是什么,这个问题李隆基居然想了很久。

李隆基之前委任宰相的时间都不超过三年,宰相专任太久,极易专权结党,李林甫现在已经为相有五年的时间,并不是李隆基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而是因为李隆基并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

刘羡之站立在殿中,其风度飘然,又怀经济之学,经纶之才,谦恭有礼,在朝中颇有人望,是和太宗时期的马周一样是从寒门学子中提拔上来的,在李隆基的眼中这正是优点,权贵官宦势力盘根错杂,往往一人荣华则一心结党,导致朝廷党政不断,李隆基之前也考虑过任宰相的人选,而今天,他看着站在大殿中央的刘羡之,心中似乎有了答案。

第二日是初五,例行上朝,群臣还是奏请一些朝政大事,只不过此次李隆基有意向刘羡之问起朝政要事,刘羡之回答地有条不紊,清晰中肯。

今日朝堂李隆基对刘羡之的一翻奏对,当然会令李林甫警觉,刘羡之自谦将功劳大部分归咎于李林甫的督办指导,如此一番恭维便将引起李林甫警觉化于无形,李隆基听刘羡之如此说,心中叹道,果然是一个聪明人,对自己提拔刘羡之也更加有了信心。

朝会之后,百官皆跟随李林甫身后,李林甫走下几级台阶之后,转过了身,百官皆停下来脚步,李林甫露出淡然的微笑,“各位大人为什么不走了?”

“右相大人先请。”

李林甫摆了摆手,“我与各位大人皆是同僚,都是为皇上办事,各位大人不必多礼,各位大人请便。”

为首的几个人面面相觑,恭恭敬敬地做了一个告退之礼,“右相大人,下官先行告退。”

身后品级较低的官员纷纷向李林甫行礼,然后缓步退下。

李林甫一直看着刘羡之,刘羡之知道李林甫今日要在百官面前故意拉近两人的关系,索性停下了脚步。

“右相大人。”刘羡之行了一礼道。

“不必多礼。”李林甫示意刘羡之和自己并肩而行,“刘大人的才学犹如山中清泉,刘大人终究会被陛下重用的。”

刘羡之垂目看着自己移动的脚步,“若没有右相的抬爱,当然不会有陛下的垂青。”

李林甫点了点头,“我先后三次想在陛下面前举荐大人,都被大人婉拒,我怎能不知刘大人的心性,陛下也是看到了刘大人秉公守正的心性啊,刘大人受陛下垂青,离这左相之位也不远了。”

刘羡之不疾不徐道:“右相,在下能有今天能够处于朝堂之列,也是因为右相的提携,无论品级高低,无论在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为天下百姓谋得福祉,便是大道。”此一番言语可谓是无懈可击。

李林甫不由得放慢了脚步,“刘大人说得不错,陛下也是希望君臣同力,天下大治,愿你我同心同德,和衷共济。”

好一个同心同德,和衷共济,但是刘羡之表情依然淡然,“右相大人所言极是,在下定然与右相和衷共济。”

李林甫心中欣喜,因为在他的眼中,刘羡之只不过是从地方调任朝廷的官员,虽然其受到陛下垂青,但是其在朝中并无根基,更重要的是其靠张九龄举荐入官,并非科举一派,若想巩固自己的地位,只能和自己保持“同僚”的关系。

如此一来,即使朝廷多出来一个左相,但是还是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最新网址:m.xyylz.com
来源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