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决战
第113章 决战
朝廷应对叛军的一系列举措还是收到了成效,李琬郭子仪镇守潼关,令颜真卿袭扰河北,并且令李光弼挥师北上,作为策应,包围洛阳。
李琬和郭子仪李默坚守潼关,令叛军的兵锋受挫,为全国的兵马粮草调动赢得了时间。
河北义军蜂拥而至与叛军对峙,起义大旗蔓延河北二十四郡,其中以颜真卿兄弟最为著名。
北有颜真卿,西有李琬,南有李光弼,已经形成了对叛军的包围之势。
红妆的四眼棋局,三局已破,反攻时机已到,太子、刘羡之和兵部将这一战略构想告诉李隆基,李隆基深以为然。
李隆基和太子、刘羡之群臣商议之后,下旨,与叛军决战。
出兵方略已定,此战势在必行,朝廷上下齐心协力,此战就是剿灭叛军的关键一战。
两天后,李琬举行了出关仪式,大军离开潼关向陕郡方向开拔。
自潼关至陕郡的地势较为狭长,北面有黄河,南面有山,大军出关之后,绵延七十几里。
大军稳扎稳打进军三日,并没有发现叛军。
上午,先锋哨骑来报,发现陕郡附近的叛军驻军。
李琬下令,指派的先锋迅速进攻此股叛军,一探虚实。
先锋骑兵部队向驻守在西原的叛军进攻,发挥骑兵机动性的优势,这股叛军不敌,开始突围。
李琬和郭子仪站在高地上,看着远方的战况。
李琬道:“你看出来了吗?”
“若敌军佯装败退,会退向一个方向,而他们是四散逃散。”
“你认为他们是佯装败退?”
郭子仪道:“大帅,若叛军发现唐军停止追击,若此时叛军收拢这些残兵,那就说明有问题。”
李琬眯着眼睛观察这前方尘土飞扬的阵地,“叛军还是在四散奔逃,向关隘方向撤退。”
郭子仪道:“他们败退却比我们想象中的还快。”
李琬沉思了很久,“传我将领,各军不可轻易冒进,影响整体方略。”
郭子仪道:“是。”
十二万唐军在陕郡驻扎了下来。
李琬的顾虑并没有错,此刻叛军的十万精锐就在关隘的四周。
史思明将每一个细节都计划的很好,他自信这些都没有露出丝毫破绽,但是他没有想到唐军居然没有继续追击。
他本来手中紧紧握着剑柄,但是现在他的手又渐渐地放松了。
夕阳将周围的树林映出淡淡的光华,远方唐军骑兵的铠甲反映出的整齐光线,这些光线并没有继续向前移动。
唐军就像是海市蜃楼的一道光墙,稳定的驻扎在陕郡。
一阵风吹来,树林沙沙作响,一种夹杂这兴奋和紧张的情绪在整个树林中,在十万叛军中蔓延,他们注视这远方唐军铠甲反射出的光墙,在等待这一场宿命般的对决。
史思明鲜红的披风在微风中飞扬,双虎肩铠甲闪现着独有的光华。
从树林走出一个人,这个人是严庄,他看了一眼远方,又看了一眼史思明,禀告道:“大帅,唐军已经全部驻扎至陕郡,李琬令哨骑一直巡视着正西方向。”
史思明用一种沉郁的语气道:“除了一个高地之外其余皆是平原,他们一定想不到,我会先把骑兵隐藏起来,我算准他们定会展开阵形向前推进。”
严庄眼中露出一丝精光,“这里本来就是让唐军死无葬身之地的地方,现在刮得是西南风,到时候一定是一片火海。”
“告诉全军,准备迎战,我们就像山洪爆发一般将唐军全部淹没。”
严庄道:“是。”
唐军中军大帐。
郭子仪道:“大帅,斥候来报,史思明率领十万精锐从洛阳赶来,现叛军已驻扎至陕郡。叛军以骑兵为主,不善于阵地之战,因此他们收集了很多的草车。”
李琬沉吟了一阵,“与扶龙山庄发来的情报相吻合,他们是想使用火攻。”
“大帅,军械部已经水龙从京城运了过来,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刘大人也发来一封信,敌军的精锐骑兵部队戈落河已经来到陕郡,让我重视,但是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戈落河会从哪里出现。”
“大帅,戈落河虽然是攻下虎牢关,叛军主力,但是此次安西铁骑也屡败吐蕃大军,也是唐军精锐,叛军以骑兵为主,并不擅长阵地之战,待我军军阵展开,便不惧叛军骑兵冲锋。”郭子仪成竹在胸,将战场形势分析地非常明了。
李琬道:“父皇和太子殿下是信任我,军械粮草及时供给,又有你和李默助我,此战唐军必胜。”
“大帅,我军补给充足,士气旺盛,此战必胜。”
唐军的推进要比想像中的迅速,双方短兵相接。
传旗兵挥动战旗,郭子仪率领十万骑兵和步兵朝叛军发起全面进攻,李琬率领五万步军在后方压阵。
双方在高地西面的空地上交战,唐军士气正旺,第一波佯攻就硬生生将叛军前方的步兵方阵完全冲垮。
为了扳回劣势,叛军不顾自己人的安危,开始放箭。的箭阵如流星一般袭来,唐军中箭纷纷倒下。
依靠密集箭阵的掩护,叛军在史思明有条不紊的指挥下稳住了阵脚,战场上一片腥红。
在利用箭阵稳住了阵脚之后,两翼高地袭来一阵冲天沙尘。
万马奔腾,蹄声如奔雷滚滚,叛军精锐的骑兵部队从两翼冲了上来。
此时唐军的军阵已经展开,箭阵万箭齐发,骑兵纷纷中箭,就像在地动中忽然发生塌陷。
唐军阵形变换,唐军的骑兵从军阵中驰骋而出,郭子仪指挥骑兵冲了上去。
原来唐军的骑兵就隐藏在军阵中,骑兵下马,隐藏在步兵的盾牌之后。
叛军没有想到唐军的骑兵出现的这么快,反映如此迅速,顿时阵脚大乱。
唐军步兵顶起了盾牌,叛军箭阵对唐军不断推进的盾牌军阵产生不了致命的威胁。
叛军的伤亡大增,唐军继续向高地逼近,叛军开始撤退。
随着大地的一阵震颤,李琬令骑兵驻队在郭子仪的指挥下火速挺进。
史思明为了抵挡唐军不断的推进,命令发动火攻。
史思明在高地上见唐军迅猛的攻势,叛军点燃高地的草车,顿时火焰如长龙一般,史思明命令士兵推着点燃的草车朝着唐军冲去,东风助火势,一条火龙朝着唐军冲去。
一时间,浓烟腾起,火焰冲天。
李琬观察着战场的形势,立即命令道:“出动水龙车。”
水龙车是一种用于在火灾中向火源处喷水灭火的器具,下压木柄,推动木塞,水从龙头出喷出,水龙车齐射,箭阵同时齐射,草车的火势被浇灭大半,冲入箭阵封锁的草车也已经对唐军产生不了威胁。
史思明没想原来唐军早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咬了咬牙,他下令全面出击,进行决战。
两军正面相接,人仰马翻,在接触面上出现一道血雾。
唐军军阵阵形整齐,配合精妙,行动一致,与阵形不严谨的叛军相比,渐渐占据了上风。
李琬观察者战场的形势,对一旁的对李默道:“双方必定都留有自己的奇兵,但是到现在为止,我并没有看到对方的奇兵,我相信郭子仪的进攻一定可以逼出叛军最后的底牌,而你就是我的奇兵,所以,你绝对不能动。”
“是,大帅。”李默的手紧紧握着缰绳,给了李琬一个坚定的眼神。
史思明在高地上,他的铠甲已经蒙上了一层细尘,他的披风已经不再鲜红,他看到正在不断挺进的唐军,双拳早已经握紧。
叛军在正面战场渐渐不支,严庄道:“戈落河已经就位,只等大帅一声令下。”
史思明道:“我们等这一天等了很久,我们绝不能再退。”他看了看战场,将目光移向了远方的天际线。
史思明终于下定了决心,他的眼神中露出了开战以来最强烈的杀气。
史思明高高的举起右手,命令道:“攻!”
一里外锈有金龙红色的旗帜有规律的向前晃动三下。
北面突然响起一阵马蹄声,叛军的精锐,戈落河冲了过来。
李琬在高地上非常清楚地看到了叛军的戈落河,“戈落河出现了,安西铁骑兵是大唐精锐,今天就是他们消失的时候。李默,率安西铁骑应战。”
“是。”李默深吸了一口气,拉动缰绳,率安西铁骑迎战戈落河。
在双方骑兵接触的那一刻开始,几百匹战马相撞,战马倒地,跌下马的士兵被前军万马践踏,淹没在遮天蔽日的尘土中。
倒地的叛军骑兵被赶上来的唐军步军斩杀,战马和战马相撞,纷纷扑到在地,在地上划出几丈远。
被陌刀砍倒的战马站立了几次都没站起来,两军真正的决战要比双方想象中更加混乱,残酷,血腥。
交战都已经进入了白热化,喊杀声如海浪一般。
战旗迎着南风在不停的摆动,微风中的沙粒撞击在头盔上,发出一阵阵碎响,战甲上蒙上了一层细细的绵土。
李琬的手紧握着剑柄,一直关注着战场上的形势变化,他微微眯着眼睛来阻挡迎面吹来的南风。
安西铁骑已经将戈落河逼入唐军军阵。
唐军军阵变换阵形,将叛军的骑兵分割,在严密的军阵面前,叛军的骑兵无法驰骋冲击,马失前蹄,不断倒下,几乎全灭。
唐军已经全面展开郭子仪把握时机,率军朝着叛军中军冲去,叛军中军在唐军骑兵的冲击下开始动摇。
史思明眼神中闪着怒意,他现在甚至能够看见唐军军旗的云纹。
郭子仪、李默全力进攻,叛军的帅旗慌忙后撤,叛军军心开始动摇。
如山崩一般的鼓阵响起,唐军发出整齐的呐喊。
叛军开始全线败退。
就像是一座巨峰在一瞬间崩塌。
史思明眼眶在不停的抖动,他看着唐军不断逼近的军旗,排山倒海的喊杀声,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回天,咬了咬牙命令道:“撤退!”
叛军已经无力抵抗,纷纷败逃,唐军挟胜利之势,势如破竹,追击叛军二十几里,一路上俘获叛军无数。
叛军和唐军的正面决战,以唐军的胜利而告终。
史思明狼狈逃窜,经过一天一夜的奔袭,史思明和一万残兵终于摆脱了唐军的追击,向洛阳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