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傅说篇之对策
第13章 傅说篇之对策
傅说向武丁进言道:“啊!古代明王顺从天道,建立邦国,设置都城,树立侯王君公,又以大夫众长辅佐他们,这不是为了逸乐,而是用来治理人民。上天聪明公正,圣主效法他,臣下敬顺他,人民就顺从治理了。
号令轻出会引起羞辱;甲胄轻用会引起战争;衣裳放在箱子里不用来奖励,会损害自己;干戈藏在府库里不用来讨伐,会伤害自身。王应警诫这些!
这些真能明白,政治就无不美好了。治和乱在于众官,官职不可授予亲近,当授予那些能者;爵位不可赐给坏人,当赐给那些贤人。考虑妥善而后行动,行动当适合它的时机。
夸自己美好,就会失掉其美好;夸自己能干,就会失去其成功。做事情,就要有准备,有准备才没有后患。不要开宠幸的途径而受侮辱;不要以改过为耻而形成大非。
这样思考所担任的事,政事就不会杂乱。轻慢对待祭祀,这叫不敬。礼神烦琐就会乱,这样,事奉鬼神就难了。”
武丁说:“好呀!傅说,你说的话太对了。你如果不善于进言,我就不能勉力去做了。”
傅说跪拜叩头,说道:“不是知道它艰难,而是实行它很难。王诚心不以实行为难,就真合于先王的盛德;我傅说如果不说,就有罪过了。”
武丁看了看众大臣,又对傅说说:“我小时候向甘盘学习过,不久就出巡于荒野,入居于河洲,又从河洲回到亳都,到后来学习没有显著进展。
你当顺从我想学的志愿,比如作甜酒,你就做曲蘖;比如作羹汤,你就做盐和梅。你要多方指正我,不要抛弃我;我当能够履行你的教导。”
傅说说:“王!人们要求增多知识,这是想建立事业。要学习古训,才会有得;建立事业不效法古训,而能长治久安的,这不是我傅说所知道的。
学习要心志谦逊,务必时刻努力,所学才能增长。相信和记住这些,道德在自己身上将积累增多。
教人是学习的一半,思念终和始常在于学习,道德的增长就会不知不觉了。借鉴先王的成法,将永久没有失误。
我傅说因此能够敬承你的意旨,广求贤俊,把他们安排在各种职位上。”
武丁说:“天下的人都敬仰我的德行,是你的教化所致。手足完备就是成人,良臣具备就是圣君。从前先正伊尹使我的先王兴起,他这样说:我不能使我的君王做尧舜,我的心惭愧耻辱,好比在闹市受到鞭打一样。
一人不得其所,他就说:这是我的罪过。他辅助我的烈祖成汤受到皇天赞美。你要勉力扶持我,不要让伊尹专美于我商家!
君主得不到贤人就不会治理,贤人得不到君主就不会被录用。你要能让你的君主继承先王,长久安定人民。”
傅说跪拜叩头,说:“请王放心,我一定尽心竭力报答天子的知遇之恩!”
通过这次朝中君臣二人的慷慨激昂的对话,大臣们开始对这个奴隶出身的傅说肃然起敬。
在公元前1239年,遥远的美洲大陆上的圣伦斯火山猛烈喷发,其产生的火山灰升至万米高空,阻挡了阳光的照射。
这一自然灾害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农作物大量减产,包括井方的黍子,这使得该地区的名品作物也受到了影响。
武丁的妻子妇妌,其所在的井方以黍子而闻名,每年都会将一部分优质的黍子作为贡品运送至都城。然而,由于火山喷发的影响,这一年的黍子也遭受了减产。
面对这样的困境,武丁决定派妇妌与傅说一同前往全国各地,查看农作物的情况。他希望他们能够深入了解各地的受灾状况,以便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缓解全国的粮食危机。这也是一次艰巨的任务,需要他们克服诸多困难,努力去完成。
妇妌是商王武丁的三位贵妃之一,其中最为出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其子辈为祭祀她而铸。根据古代卜辞的相关记载及现代学者的研究,妇妌也作妇井,是井方之女,井方在武丁时期还是殷商的友邦。
妇妌善于从事农业种植,特别是种植黍类作物。她曾经按照武丁的请求到现今河南商丘一带教授百姓种植黍类作物;同时也参与征伐、祭祀、先导、进贡等一系列王室活动。
她的地位较高,有可能是武丁之太子子弓(孝己、祖己)的生母。她去世后庙号为“戊”,因为她的儿子曾经被立为太子,故成为武丁三配之首。
司母戊鼎是她的亲生儿子所铸,因此命名为“司母戊”,“司母”即“嗣母”,是法定王位继承人也就是储君之母。自康丁以后的卜辞中称之为“妣戊”或“妣戊妌”。
妇妌与傅说带着随从首先来到了井方,只见大片的耕田里黍子苗正茁壮成长,远处几个人正在田里忙碌地除草。
妇妌与傅说走近田地,边走边仔细查看黍子苗的生长情况,他们走到一位老者面前问道:“今年的黍子苗长势非常好,肯定会有一个好的收成吧?”
老者却摇了摇头说:“去年黍子苗的长势比今年还要好,但最后却没有结出黍子。”妇妌听后没有说话,只是弯下腰去查看黍子苗的生长状况。
她用手指轻轻擦拭着细细叶子上的白色灰尘,自言自语道:“这是什么东西?以前怎么没有见过呢?”
傅说也用手摸了摸,仔细研磨着指尖的白色粉末,说道:“这有点像我们用火烧石头后产生的粉末,奇怪了,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
“去年黍子开花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也有白色灰尘飘落?”妇妌问老者。
“嗯,去年开花的时候,老天爷撒下来的灰尘可多了。”老者回答道,目光飘向远处。
现在还没到黍子开花的季节,就已经有野蜂在田地里嗡嗡作响,低吟浅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