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中国棉纺织工艺
第19章 中国棉纺织工艺
作者:ws木头人,
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不仅在中国纺织史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而且对研究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国手工业向机器工业的发展、研究资本主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古代的纺织技艺最早起源于采集时代。当时,人们发现了某些植物纤维可以用来编织。
于是,他们开始从植物中获取纤维,用手或者简单工具剥离纤维,然后用手工或简单工具将纤维纺成线。这种最原始的纺织技术是人类进入农耕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不断发展,纺织技艺也逐渐得到了改进与完善。
人们把最初从植物纤维中得到的启示,尝试着使用在动物的毛发、鸟羽和更多的植物纤维材料进行纺织制作。
在中国,最早使用的纤维素纤维是草纤维,后来引进了丝绸,在绸缎、锦缎等丝织品上大放异彩。
另外,棉花的种植与纺织技术的改进,使得棉纺织业得以蓬勃发展,成为了中国古代的一大特色产业。
在纺织技术的发展中,工具的改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早的纺纱工具是手纺机,它的发明有助于提高纺纱速度和质量。
而后,人们又逐渐发明了脚蹬纺车、水力纺车和蒸汽纺车等更较高效的纺纱工具,使得纺织业具备了大规模生产的能力。
在汉代,中国古代纺织业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出现了体积较大、可供多人操作的竹蓝织机。这使得中国的丝织品远销海外,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品之一。
在织物制作技艺方面,染色与织造同样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古代染色技术主要使用植物染料,如蓝靛、蓝莲花等,也有少量使用矿物染料的情况。
染色的技巧与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与创新,经过多次的实践与总结,人们逐步掌握了各种染色技术,使纺织品更加丰富多彩。
织造则是将纺纱线通过编织等方法制成布料的过程。古代的织布技术大多使用手工织机,如横机、竖机等。
这些织机虽然简单,但适用于大部分织物的制作,如麻布、棉布、丝绸等。
而在一些富裕地区,如中国的宋代,开始出现更加先进的织布工具,如手梭和织机,使得织布更加的简便与高效。
纺织与织物制作技艺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对衣食住行的需求,也促进了经济与文化的繁荣。
纺织品的生产与贸易使得不同地区之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物资交流,这一举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同时,纺织技术的传播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中国的丝绸,希腊的绒毛,罗马的锦缎等都成为了古代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在中国的南部、东南部和西北部边疆是世界上植棉和棉纺织技术发展最早的地区。
经历史文献和出土的棉纺织品实物证明,中国边疆地区各族人民对棉花的种植和利用远较比中原人民更早。
在古代,由于交通的不便利,自然经济占领了统治地位。商品生产不够发达,边疆地区早已发展起来的植棉和棉纺织技术向中原的传布经历了一个很是漫长的过程。
直到汉代,中原地区的棉纺织品还比较稀奇珍贵。到了宋代,边疆地区与内地的交往频繁,大量棉纺织品输入中原,棉花和棉布在内地广为流行,植棉和棉纺织技术才逐渐传入。
1979年在福建崇安武夷山岩墓的船棺中发现了距今3200多年的一块青灰色棉布。
从宋代到明代,棉纺织品已逐渐成为人们衣着的主要原料,棉纺织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仅次于农业。
1966年在浙江兰溪宋墓中出土一条完整的拉绒棉毯。这两件出土文物,为研究中国东南地区的植棉和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根据植物区系出土的拉绒棉毯结合史料分析,专家一度认为棉花是从南北两路向中原传布的。
南路最早出现棉花的地区是海南和澜沧江流域,之后传到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区。
北路始于西北地区,即古籍所谓“西域”。宋元之际,棉花从南北两路传布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到13世纪,北路棉花已传到陕西渭水流域。
元代初年设立木棉提举司,大规模地向人民征收棉布实物,每年多达10万匹。虽然不久就撤销了这一机构,但后来又把棉布作为夏税(布、绢、丝、绵)之首,可见棉布已成为主要纺织衣料之一。
棉花在中国堪称纺织原料中的后起之秀。唐宋以来,人们越来越看出棉花作为絮衬和纺织原料的优越性。
经史书有关资料记载和出土文物研究表明:棉花初加工古代轧棉技术的发展,概括说来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用手剥去棉籽。②用铁筋或铁杖赶搓棉花去除棉籽,称为赶搓法。宋代许多著作中提到福建、广东一带是用铁筋或铁杖碾去棉籽的。
元代《农桑辑要》中记载了北方轧棉的方法:“用铁杖一条长二尺,粗如指、两端渐细,如赶饼杖样;用梨木板长三尺、阔五寸、厚二寸,做成床子,遂用铁杖旋转赶出籽粒,即为净棉。”
这种赶搓法所用工具简单,生产效率虽低,但适应一家一户之用,所以一直沿用到清代。
③搅车或轧车。王祯《农书》首次绘出了木棉搅车,搅车是在辗轴即铁杖或铁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轧棉机械。搅车的出现,是棉花初加工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它大大地提高了轧棉的生产效率。
《农书》中所绘的是 4框落地式无足搅车,利用了曲柄,杠杆等机构,但这种搅车需要3人同时操作,方能连续轧棉,工作费力。
明代出现了4足搅车,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绘出了这种搅车,由一人手足并用地操作,更适合于小农经济一家一户的独立生产。之后又出现了一人操作的3足搅车,其结构更为合理,操作方便,省力,其形制见于明代《天工开物》。
轧去棉籽的棉花,古代称为净棉,现代称为皮棉或原棉。净棉在用于手工纺纱或作絮棉之前,需经过弹松,称为弹棉。弹棉过程中也能去除一些杂质。弹棉的实质是利用振荡原理进行开棉和清棉(见开松)。
弹弓和弹椎是弹棉的工具。最初的弹弓是小弓,不用弹椎。这种小弓是线弦竹弧的小竹弓,弹力轻微,用手指拨弹。
早在14世纪初,出现了4尺长的大弓,是竹弧绳弦,其构造见于《农书》这种大弓弓身长,需用弹椎击弦,弹椎一般用质地坚硬而沉重的檀木制成,两头隆起如哑铃状,弹棉时两头轮流击弦。
用弹椎击弦代替以手拨弦,加大了冲量,增强了弹弓对原棉的振荡作用,提高了开松效率,是弹棉技术上的一大进步。
到了明代弹弓又有改进。《农政全书》绘出了“以木为弓,蜡丝为弦”的木弓。
这种弹弓弓背宽,弓首伸展,当弓弦振荡时,接触棉花的空间增大,弹棉效率更高。但此时的弹法,仍是左手持弓,右手用弹椎击弦,很费力气。
史料《天工开物》中介绍了悬弓弹花法,用一根竹竿把弹弓悬挂起来,以减轻弹花者左手持弓的负担,仍用右手击弦。
到了清代,弹花者把小竹杆系于背上,使弹弓跟随弹花者移动,操作较方便,但增加了弹花者的负担。
古代利用弹弓开松原棉并清除其中的一部分杂质,较近代开清机械上采用的角钉、刺辊、打手等剧烈的开清棉方法有优越之处,现代探索中的振荡开棉技术,正是这一古老技术的新发展。
史料《农书》对此作了较全面的评价,说棉花是“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埒之枲苎,免绩缉之功,得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又兼代毡毯之用,以补衣褐之费”。
元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极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
到了明代,棉花已超过丝、麻、毛、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由此可知当时植棉和棉纺织业已遍布全国。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棉花和棉布不仅自给,而且还输出到欧洲、美洲、日本和东南亚地区。
美国商人到中国来贩运货物,以土布为主,不仅销到美国,还转销到中、南美洲乃至西欧。英国也曾经大量销用中国土布。
19世纪初30年间,从广州运出的土布平均每年在100万匹以上,最多的一年(1819年)曾经达到330多万匹,直到30年代初才跌落下去,到1831年,中国对美国由出超转变为入超。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开始向中国大量倾销机制棉纱棉布,破坏了中国的手工棉纺织业,但同时也为在中国出现大机器生产的现代棉纺织工业准备了客观条件。
经过12年的筹办,于1889年开工生产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是中国第一家棉纺织工厂,从此开创了中国棉纺织工业发展的历史。
棉纺织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横跨农业和工业两大生产领域,涉及棉花生产、轧花、纺纱、织布、印染、成衣和终端消费等多个环节,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古老传统的棉纺织工艺逐步被高效的、先进的现代机器设备所代替。
中国纺织技艺的发展与演变,既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体现,也是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的根本,是中华非遗文化及社会文明发展进程的理念和瑰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