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到达倭国
第424章 到达倭国
“哥哥你看,前方出现了一片大陆,好像是倭国。”
又在海上漂泊了两日,武青他们的前面出现了陆地,李应朝武青说着,武青则是拿出航海图,眉头紧皱,他们真的到倭国了。
此时的倭国并不是一个整体,内陆则是分了上百个小国,航海图上只是标注了位置,但没有说这里具体是什么地方。
“哥哥,怎么办?”
他们是宋人,与倭人语言不通,若是登陆的话将会寸步难行。
“走一步看一步吧,先靠岸。”
想了想,武青示意船夫将船开过去,他是来救静无言的,若是连人都没看见就撤,那这趟就白跑了。
很快,战船靠近了陆地,武青几人跳下了船,嘱咐船夫在这里等他们半个月,如果半月之内他们没有归来,那船夫便回转大宋。
武青这是孤注一掷了,毕竟现在到了倭人的地盘儿,能不能回的去还真是两说。
这里是个无人之地,三人走了两个多时辰才看到了一个小村庄。
那是一个渔村,武青能看到有一些妇人正在编织渔网,男人倒是没有看见。
朝李应和李念奴点了点头,三人继续先前走,此时的李念奴已经戴上了面具,而当那些在编织渔网的妇人看到武青他们之后,立刻转身就跑。
一边跑她们一边大叫着,显得慌乱无比,后世的鬼子进村恐怕就是这副模样。
“咱们有那么吓人吗?”
咧了咧嘴,武青对李应和李念奴言道,两人都无奈的耸了耸肩,三人进入了村子,发现家家大门紧闭。
这里的人应该是收到了他们进村儿的消息,所以才会紧闭家门,足不出户。
路过一户人家,武青透过木制的围墙看到院子里有个老头儿。
那老头儿应该是准备去上厕所,武青从围墙上探出脑袋,老头儿发现了武青倒是没有害怕,而是用迷惑的目光看着他,随后问了一大堆话。
对方说的是倭语,武青根本就听不懂,如果这时郭帅和庞毅在身边的话回方便的多,但武青根本就没想到自己会来倭国。
“那个,大爷,你这有会说宋话的吗?”
武青试探着朝老头儿询问,老头儿的脸上现出了迷茫之色,他同样也不懂武青的语言。
“要是这里有会说宋话的人就好了。”
叹了口气,武青心道这个村庄太小了,恐怕寻不出会说宋话之人。
朝老头儿摆了摆手,武青转身要走,这时,屋子里走出一个姑娘,而后说道:“你们是宋人吗?”
见有人会说宋话,武青立刻便转头看了过去,对方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儿,长的虽然不算是多漂亮,但看上去恬静异常,倒也别有一番魅力。
“太好了,终于找到会说宋话的人了,我们是从大宋来了,你能告诉我这里是哪里吗?”
武青激动的朝女孩儿询问,女孩儿用倭语和老头儿说了几句之后便过来打开了大门,邀请武青他们几个进去。
“这个村子叫海村,归百战国管辖,从村子往西三百里便是百战国的都城卢板城。”
“我叫雅子,那位是我的爷爷,因为我的父亲是宋人,所以我才会说宋话,但我从来都没去过宋国。”
进了屋子,雅子便给武青几人倒茶,十分的热情。
“雅子,你见到过两个人吗?一个长成这副样子,另一个则是极美的女子。”
武青上岸的时候并没有看到大宋的战船,那说明松本原他们应该没有在这里登陆。
可即便如此,武青还是朝雅子询问,但结果和他想的一样,雅子根本就没有见过他们两个。
“你们来我们这里是为了寻人吗?如果人在百战国还好一些,若是在其他的国家,想要寻找就有些难了。”
“我们这里有许多的国家,每个国家都有限制令,如果没有专门的令牌是无法到达其他国家的。”
“就说我们百战国吧,你们是从海边登陆的,如果你们想从其他国家过来,那可是千难万难。”
雅子的一番话让武青心中发凉,现在的倭国十分混乱,华夏是百家争鸣,而他们这里则是百国争鸣。
屁大个地方竟然分裂成上百个国家,别说他不知道松本原是哪个国家的,就算是知道,想要去寻找也是千难万难。
不过松本原能率领那么多倭人去侵宋,想来他在倭国的名气也应该不小。
武青问雅子知不知道松本原这个人,雅子想了想,道:“你们所说的是不是皇国的亲王?”
“前段时间,他联合百国,征集士兵前往大宋。”
“百国没有那么多军队,便开始在民间征兵,我们村子的男人大多数都被征走了,至今都没能回来。”
“你们既然是从大宋来的,那一定知道此事吧?我父亲什么时候能够回来?”
难怪武青他们在村子里都看不见男人,原来是被征走了。
现在的倭国实力并不强大,如果发动大型的战争,他们必须从民间征兵。
六十万人其实并不是什么大数目,但对于倭国来说却是不少了。
估计那些看见自己就跑的妇人是把他们当成征兵的了,要不然不会害怕成那样。
“这个我也不知道,我们只是做生意的。”
原来雅子的父亲也被征走了,但所有的倭人,除了松本原之外,其余的都被永远的留在了那座小岛上。
这话武青没办法跟雅子说,不是怕她报仇,而是怕雅子会承受不住失去父亲的痛苦。
说来也是奇了,一个宋人竟然跑到了倭国娶妻生子,而且还参加了倭国的军队。
恐怕雅子的父亲都来不及说他是宋人就被杀了,即便他说了自己是宋人,可他却在倭人的军队之中。
如果武青遇到了这样的人,绝对会把对方当成叛徒,直接宰了,想来其他的宋军也是一样。
“天色已经不早了,今日你们便在这里休息吧,我很想听听关于大宋的事情。”
“如果不是家中还有爷爷需要照顾,我早就跟商船去大宋了,听说你们那里十分富饶,每个人都能吃得饱,穿得暖。”
“像我们这种靠海吃饭的就不行了,尤其是在父亲走后,家里没了劳力,我们这段时间都没有出海捕鱼,如果不是去年的存粮不少,恐怕我和爷爷都得挨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