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金刚经》
第571章 《金刚经》
念及此,李钰喃喃重复道:“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念完这四句佛诗,李钰只觉非常熟悉,好似在哪里读过。
凝眉思索片刻,突然想起,这四句佛寺不正是则天大帝为《金刚经》所作的开经谒吗?
而随后响起的“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等句,正是佛家经典《金刚经》中,第一品“法会因由分”与第二品“善现启请分”的内容。
李钰曾经因为职业的关系,虽不尚佛法不信佛教,但身为中文系的高材生,又是历史爱好者,对于佛家和道家的一些经典典籍还是有所涉猎。
而这《金刚经》,李钰当年正好拜读过,至于其中要义,他了解不多,但内容零星地还能记得一些。
现在仔细一回忆,自然能够准确地想起,刚刚那阵阵佛音中的内容,正是《金刚经》无疑。
《金刚经》为佛教经典经书名称,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般若波罗蜜多是整个佛法的精髓。释迦牟尼佛圆寂时,将大、小乘八万四千法门交付阿难尊者,郑重告诉他:“你如果把般若波罗蜜多之外的所有八万四千法门全部忘掉,全部损坏,我也不怪罪你;但如果把般若波罗蜜多中哪怕一个四句偈的内容忘记了,丢失了,我就要责罚于你!”
在般若法会上,释迦牟尼曾宣讲了影响极其深远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即《金刚经》。《金刚经》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认为前半部说众生空,后半部说法空。这部经典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大师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
《金刚经》在汉地影响极大,禅门五祖以下,以此经印心。六祖慧能大师善用《金刚经》弘道,使一代时教广布天下。在日常经典中,《金刚经》被诵得最多,议论得最多,对人影响也最深广。
据唐史所载,咸亨元年(670年,唐高宗李治的年号)九月,武则天生母杨氏去世,其时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二圣临朝,武则天已取得至高无上的政治地位。她为了给已逝父母做功德,发愿写《金刚经》《妙法莲华经》各三千部。
但这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为了完成这一工程,她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征集了众多的楷书手专任抄写工作;同时,又调集西明寺、大总持寺等长安城中至少十七座寺院的僧人担任经卷的初校、再校、三校。
前前后后经过了两年的时间,才完成了《金刚经》的抄写工作。
李钰对唐朝这段历史比较了解,他曾经也读到过一些典籍,知道唐朝主要抑佛崇道。
因为唐朝国姓与老子李耳相同,唐朝王室自称为太上老君后裔,自开国后即尊崇道教,把道教确立为国教,为三教之首。唐玄宗甚至加封老子尊号为大圣祖玄元皇帝,以《道德经》为科举考试科目。
纵观整个大唐历史,虽然道在佛先,但还是有例外,便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代女皇武曌称帝后当政的那十五年。
之所以会有此特例,主要还是因为武曌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
首先,她出生于奉佛世家,母亲杨氏乃是信佛的居士,她崇尚佛教,从小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而佛教也贯穿于她一生的命运当中,成为她登基和巩固统治的舆论工具和精神支柱。
对于将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奉为人生圭臬的当世臣民,则天称帝被认为是一件不忠不孝非仁非义大逆不道之事。不得已,武曌只能依靠佛教大造舆论,企图为武周政权正名。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武曌的授意下,当朝一大群得道高僧果然在佛教经典中为她找到了可以正名的理论根据。
在《大云经》中,便有“有一天女当王国土得转”之语。
于是,当时的高僧法郎等人在《大云经疏》中提到武则天为弥勒降生应主宰天下,而武曌也顺应大势,下诏称帝,改国号为“周”,佛教也取代道教,一跃变为武周时期的“国教”,成为了当时的治国指导思想。
这是一段已经被尘封的历史,如果李钰不是有前世的记忆,估计现在天下臣民一定讳莫如深,他也不可能那么了解。
因为想起《金刚经》,而略略回忆了那段历史,但好像对于李钰现在的处境并无多少益处。
此时此地,李钰身陷八阵图的休门之中的幻境时,佛音顿响,正是武曌当政时通行天下的《金刚经》。
但佛音停止后,任他在休门之中仔细寻找,却并未找到佛音响自何方。李钰头脑一片空白,想不透这其中到底有何玄机。
奇怪啊奇怪,这风后八阵图果然不是寻常人能够轻易破去的。
凝神思索了片晌,幻境所带给他的震撼略略平复。
李钰头顶那颗夜明珠白光依旧,他疲惫地仰躺在潮湿的石板之上,睁眼望着那颗夜明珠,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施主,何必执迷于此,何必迷惑于彼,请随我来吧。”
正当李钰百思不得其解之际,原本寂静的空间之中再响起一道苍老的声音。略微嘶哑的声音中,似有一股斩不断的韧劲,好像能够穿透人的身体一般。
李钰陡然闻听此音,一个李钰打挺,便从石板上跃了起来,回身看去,也不知身后的墙壁何时出现了一个门型大洞,洞口一颗与他头顶一样的珠子闪耀着光辉。
待他适应了那光线,才发现那珠子下面,正有一个瘦长的黑影挺立。而那珠子,正是被他右手两指捏着高高举起。
说来也怪,李钰夜能视物的双目到了此间好像失去了奇异的能力,并不能看清那手掌阴影下的老者面容,只有约略看得清楚他泛着光的脑袋,应该是个和尚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