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1章 致仕著书——赵贞吉
第1211章 致仕著书——赵贞吉
赵贞吉,字孟静,号大洲,四川内江桐梓坝人,明代名臣、学者,南宋右丞相赵雄之后。进士出身,授翰林编修,迁国子司业,“庚戌之变”时,俺答包围京师,赵贞吉力言不可订城下之盟,应督促诸将力战。世宗擢其为左谕德、监察御史,奉旨宣谕诸军,后两次遭权臣严嵩中伤,被夺职。穆宗时复出,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掌都察院事、太子太保,参与促成“俺答封贡”。因与高拱不合,致仕归乡,居家闭门著述,逝世年六十九,获赠少保,谥号“文肃”。
赵贞吉,六岁时随祖父赵文杰于武功县读书,每日能读一卷书,年幼时与其弟赵蒙吉自相师友,互进其学,十五岁读王守仁《传习录》,惊曰:“予固疑物理之远于本也,今获所归矣。”欲往从王守仁治学,父母不许,遂遍诵六经自求之。十九岁习静般若寺,自号‘洞巾道人’,适逢首辅杨廷和因大礼议之事惹怒明世宗朱厚熜,被罢职归乡,赵贞吉慨然兴叹:“孟子贤人也,孔子志梦周公,孟子志行王道,俱欲见诸行事,岂仅取为我忘情斯世哉!”遂立志学以致用,经邦济世,于是复攻举子业。二十一岁,中四川省乡试第四,《易经》房魁,为举人,率领本乡赴试者一同去新都拜谒杨廷和,杨廷和评价他说:“是将为社稷器,吾儿慎弗逮也。”
二十八岁时,其父强令其赴礼闱参加会试、殿试,中乙未科进士,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廷相称赞他的对策文章,可与汉朝贾谊的《治安策》相媲美,内阁拟一甲第二名,朱厚熜嫌其语直,批:“略泛而滞于行。”置二甲第二,但不久就后悔了,于是首先选他为庶吉士,特旨留馆,读书中秘。赵贞吉因感朱厚熜初即位时锐意改革,去除积弊,而近年沉迷方术,朝政荒疏,于是上《乞求真儒疏》,但惹恼了执政者,因于是年秋请假归乡治学。
俺答进兵南下掳掠,直逼京师,谩书求贡,史称“庚戌之变”,朱厚熜召百官廷议,日中莫出一言,只有赵贞吉奋袖大言:“在京师城下和敌人缔结和约,《春秋》认为这是一种耻辱。如果答应了通贡,他们自然要进城来,那时假使他们没完没了地提出要求,该怎么办呢?”徐阶说:“这么说先生一定有好主意了?”赵贞吉认为应当请求皇帝登上正殿进行自我批评、记录周尚文的战功以鼓舞边关将士、广开言路、减轻刑法、军功奖赏增加。当时世宗派了宦官到朝房窥视大臣们的表现,看了半天没人开口说一句话,后来听了赵贞吉的发言,世宗心里很赞赏,并告诉严嵩说赵贞吉说得在理,又擢升赵贞吉为左春坊左谕德兼河南道监察御史,奉敕宣谕诸军,并赐白金五万两,听随宜劳赏。
因初时廷议罢,赵贞吉盛气谒见阁臣严嵩于西苑值房,严嵩辞而不见,赵贞吉十分恼怒。适逢赵文华趋入,对赵贞吉说:“你还是休息一下吧,天下大事应该慢慢商议。”赵贞吉怒斥道:“权门犬知道什么天下大事?”严嵩大恨。及其撰敕时,故意不书令其督战之语,亦未遣一兵一卒为其护从。时敌骑往来频繁,赵贞吉独单骑出城,先诣总兵仇鸾营,因仇鸾阴与严嵩勾结,辞而不受。赵贞吉无奈,次驰入诸将营,宣谕犒士。次日入城复旨,入城前已撰有疏草,复请督战之权,而仇鸾畏其复至,使人为赵贞吉誊疏,故意拖延。及赵贞吉入,疏不来,独以宣谕事毕奏上。严嵩乘间激朱厚熜怒,谓赵贞吉“漫无区画”,下之诏狱,廷杖四十,谪广西庆远荔波典史。赵贞吉率妻子赴广西,至祁阳,得广西督学王敬所翰谕。赵贞吉病且两月,计取道永州入粤,过飞雄岭中瘴,止存皮骨,与妻子相向而泣,是时颇为狼狈,智勇俱困,卒赖王敬所之眷顾,得置于安全之地,抵贬所已是春末夏初。
赵贞吉听闻三大殿灾,于是写信给执政严嵩,认为不应为了修殿而劳苦百姓,因此惹恼严嵩。赵贞吉的父亲赵勣谢世,他闻讣后归乡,升任南京户部右侍郎,因已闻讣归,遂未到职。严嵩欲遣其往蓟州掌督运粮草之事,赵贞吉以为此事原已有人司职,徒增一职无益于事,故而拒绝,严嵩大怒,使人论劾,竟夺官去职,罢官归乡后,赵贞吉于内江桂湖街聚众讲学,从者甚众,并遍游内江各名胜寺庙,题诗刻石。
朱厚熜驾崩,赵贞吉痛哭,称:“先皇知我。”,新即位的穆宗朱载坖,起复赵贞吉为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事务。朱载垕亲临太学,当时国子祭酒胡杰刚离职,赵贞吉代其处理事务,讲《尚书·大禹谟》之《后克艰章》篇。赵贞吉年逾六十,议论侃直,进止有仪,颇受朱载垕关注,朱载垕又见其阐发有旨,音畅仪端,深为感动。不久后,赵贞吉补任经筵日讲官,被推举为南京礼部尚书,又将赵贞吉留下,当经筵直讲。会文武边臣议,欲招南兵十万于张家湾,赵贞吉执意认为不可,当事者悟,复点会试总裁,奉命教吉士,仍充讲读编修,代祭孔子,为皇太子讲《唐太宗喻太子章》。
赵贞吉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同诸阁臣入辅大政,协管詹事府事,加太子太保、荣禄大夫,赐蟒袍鸾带。由首辅李春芳举荐,兼掌都察院事,会有俺答孙把汉阿吉等入降,赵贞吉力促和议,后因非例考察科道之事与辅臣高拱不协,上疏乞归,解都察院事。
赵贞吉致仕归家,荫一子赵鼎柱为左府都事,抵家后,门人请设教于圣水寺。隆庆和议成,朱载垕以赵贞吉曾与其议,特荫其子赵景柱为中书舍人。朱载坖驾崩,赵贞吉哭临至水浆不入,因哀毁过度而患嗽疾,其弟赵蒙吉谢世,赵贞吉伤弟之先逝,有迟暮之感,乃于是年卜葬地于“宝峰”。赵贞吉杜门谢客,不复会讲,汇秦汉而下三教遗言,作为内篇曰《经世通》,外篇曰《出世通》,汇三千年未经折衷之籍,聚为一书,作内外二篇都序。此书尚未撰成,至冬末,嗽疾复作,遂辍编,端坐而逝,享年六十九岁,讣闻抵京师,神宗朱翊钧为之辍朝一日,谕祭褒扬,谥号“文肃”,追赠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