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公元前477年之南亚次大陆(六)
第330章 公元前477年之南亚次大陆(六)
十四、跋阇国
跋阇国,坐落在恒河北岸,是一个地理位置优越的国家。东面与鸯伽国(瞻波国)相邻,南面与摩揭陀国隔河对望,西面以根德格河为界与摩罗国相望,北面则靠近喜马拉雅山脚。
这个国家的都城吠舍离城,是当时南亚次大陆八大商业城市之一,其遗址现在位于印度比哈尔邦的瓦伊沙利县,并且建有遗址公园。
跋阇国在列国时代是摩揭陀国的主要对手,与憍萨罗国、跋蹉国并称为四大强国。
这个国家的政治体制非常独特,由离车、毗提诃、瓦吉等八族共同结成部落国家共和制,以吠舍离城为中心的离车族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跋阇国重视法律,普遍实行五人陪审制,这种政体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佛陀在世时,对跋阇国的政体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各国君王学习的榜样。
在佛陀去世前后,跋阇国遭受了旱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国力逐渐衰落。最终,在公元前483年,跋阇国被摩揭陀国所灭。
吠舍离城由于地处王舍城与舍卫城间的交通要道上,成为了佛陀宣道的重要地点。
佛陀去世前的最后一次法会,就是在吠舍离城附近的重阁精舍举行的,在这里佛陀全面阐述了佛教教义。
佛陀去世后,跋阇国国王参与了葬礼并与其他七位国王一起平分了佛舍利,后来建塔供奉,这些遗址已经被发现。
此外,跋阇国还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阿难去世的地方,在毗舍离遗址公园内有阿难舍利塔,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弟子。
根据佛典记载,在佛陀圆寂百年后,摩揭陀国幼龙王朝的第二任国王黑阿育王扶持佛教,于公元前349年,在吠舍离城外的重阁讲堂举行了700名罗汉参加的佛教第二次结集。
由于佛教内部对会议结果的不认可,导致了教义观点上的分裂,最终演变成小乘、大乘两大派别及归属各派的不同部派,这一事件对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十五、摩竭陀国
摩竭陀国在列国时代初期是一个位于恒河南岸的国家,其领土东邻鸯伽国,南至山地,西接迦尸国,北面则与跋阇国隔河相望。
这个国家的都城是王舍城,曾是南亚次大陆八大商业城市之一。
在佛陀在世时,王舍城旧城位于山中,但在佛陀去世后,旧城因火灾被毁,人们便迁移到了新城。
新城的遗址位于今天的拉杰吉尔镇,那里现在有新建的王舍城遗址公园。
在公元前450年,优陀夷王统治期间,摩竭陀国将都城迁至华氏城,即今天的巴特那市,它是印度比哈尔邦的首府。
摩竭陀国的政治体制是君主制,列国时代初期,它与憍萨罗国、跋阇国、跋蹉国并称为四大最强国。
摩竭陀国经历了诃黎王朝、幼龙王朝、难陀王朝、孔雀王朝的更迭与发展,最终在阿育王的统治下实现了对南亚次大陆大部分地区第一次统一,这标志着列国时代的结束。
佛陀在摩竭陀国的伽耶城外得道,使得伽耶成为了佛教的四大圣地之一。
佛陀得道后,他最先到达的都城是王舍城,并长期在旧城外的竹林精舍等地居住和宣道,这些地方也成为了许多原始佛教典籍的诞生地。
佛陀在世时,与摩竭陀国王频婆娑罗王及其子阿阇世王关系密切。
佛陀去世后,阿阇世王参与了葬礼,并与其他国王一起平分了佛舍利,随后建立了佛塔供养,这些遗址已被考古学家发现。
阿阇世王还支持在旧城郊外的石窟中举行了佛教第一次结集,这是佛教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后来,阿育王在统一南亚次大陆后,通过敕令的形式推广佛教,使之成为南亚地区的宗教,并向全世界传播。阿育王的这一举措对佛教的发展和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十六、鸯伽国
鸯伽国,也称为鸯掘多罗国,是古代印度列国时代最东部的国家,占据着恒河中游的肥沃平原。
其地理位置独特,东面和南面是尚未开化的恒河下游地区,西面以恒河为界,西南与摩揭陀国相邻,西北与跋阇国相接,北部则延伸至喜马拉雅山脚下。
鸯伽国的都城瞻波城,位于恒河南岸,是当时南亚次大陆八大商业城市之一。
这座城市在今天的地理位置大约在印度比哈尔邦的帕格尔布尔市附近。瞻波城不仅是商业中心,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在佛陀在世时,鸯伽国已经被摩揭陀国的频婆娑罗王所征服,因此在一些典籍中,鸯伽国有时也被称为摩揭陀-鸯伽国。
鸯伽国的征服导致了一些部族逃亡至恒河下游地区,并在那里建立了各自的国家,这些国家构成了东印度的主要国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在孔雀王朝时期,这些原本在列国时代未被记录的新国家也被纳入摩揭陀国的版图。
然而,随着孔雀王朝的结束,这些国家再次获得了独立。直到公元八世纪,东印度地区强势崛起,建立了统一的波拉王朝。
佛陀在其传道生涯中曾到访瞻波城,并在那里宣讲佛法。佛陀的教诲在鸯伽国得到了传播,对当地的文化和宗教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陀的到访和讲道,使得瞻波城成为了佛教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地点。
鸯伽国的历史见证了古代印度地区政治版图的变迁和文化的交融。
从摩揭陀国的征服到孔雀王朝的扩张,再到波拉王朝的统一,鸯伽国及其周边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这些历史事件不仅塑造了鸯伽国的命运,也影响了整个南亚次大陆的历史进程。
综上所述,十六雄国时期是印度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在这个时期,印度次大陆上出现了多个强大的国家,它们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元而复杂的历史画卷。
佛教的兴起,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新的宗教和哲学思想,特别是佛陀关于四圣谛、八正道的教导,以及对种姓制度的批判,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耆那教、生活派、顺世派等其他宗教和哲学流派也在这个时期活跃起来,它们各自提出了不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丰富了印度的思想文化。
然而,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许多佛教寺庙和学府被毁,佛教徒被迫改宗或逃亡,导致佛教在印度本土逐渐衰落。
这一变化,确实反映了宗教和哲学思想的发展与政治力量之间的密切关系。
与此同时,婆罗门教却能够在动荡中逐渐恢复并壮大。婆罗门教的复兴,一方面得益于其深厚的文化根基和广泛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一些统治者的支持和推广。
婆罗门教的复兴,不仅体现了其自身的适应性和生命力,也反映了宗教与政治力量结合的重要性。
从十六雄国时期的历史发展来看,哲学思想和宗教的兴衰,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治力量的影响。
一个宗教或思想流派要想生存和发展,不仅需要有深刻的内涵和吸引力,也需要得到政治力量的支持和保护。
这种政治与宗教、哲学思想的互动,是历史发展中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