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公元前657年之东周列国(十七)
第248章 公元前657年之东周列国(十七)
公元前657年,楚国楚成王在位。
楚成王,名恽,出生于楚国的王室,他的父亲是楚文王,母亲则是息夫人。楚文王在位期间,楚国的国力得到了显著的增强,楚国的疆域也得到了扩张。
楚文王去世后,楚成王的哥哥熊艰继位,成为了楚国的国君。
然而,楚堵敖(即熊艰)的统治并不顺利。据史料记载,楚堵敖在位期间,曾试图杀害自己的弟弟熊恽,以消除潜在的威胁。
面对哥哥的迫害,熊恽被迫逃离楚国,来到了随国(今湖北随州西北)。
在随国,熊恽得到了当地人民的支持和庇护。随国是楚国的一个附庸国,与楚国有着密切的联系。
熊恽凭借自己的智慧和魅力,赢得了随国人的信任和支持。在随国人的帮助下,熊恽开始策划反击,准备夺取楚国的国君之位。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熊恽联合随国人发动了对楚堵敖的袭击。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楚堵敖被杀,熊恽成功夺取了楚国的国君之位,成为了楚国的新君主,即楚成王。
楚成王的即位,标志着楚国历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他在位期间,楚国的国力进一步增强,楚国的疆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张。
公元前671年,楚成王刚一登位,便开始布施仁德恩惠,积极与诸侯修好结盟。他派人向周天子进贡,表达了对周王室的尊重和忠诚。
周天子对楚成王的表现感到满意,赐给他祭肉,并赋予他镇守南方、平定夷越各族的动乱的重任,同时告诫他不要侵犯中原各国。
这一任命,实际上承认了楚国在南方的霸主地位,也为楚国的疆土扩展提供了合法性。
在楚成王的统治下,楚国的疆土迅速扩展到千里之外,楚国的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楚成王的这一举措,不仅巩固了楚国的国内统治,也提高了楚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然而,楚国的扩张也引起了其他诸侯国的警觉和对抗。当时,郑国地处中原腹地,是齐国和楚国争夺的焦点。
郑国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它的归属直接影响到齐、楚两国的力量对比。
自楚成王六年(公元前666年)起,楚国便开始对郑国发动攻势。楚国子元曾率军伐郑,但最终失败。
此后,楚成王和斗子文在楚成王十三年(公元前659年)、楚成王十四年(公元前658年)、楚成王十五年(公元前657年)连续攻打郑国。
郑国虽然奋力抵抗,但面对楚国的强大攻势,逐渐感到力不从心。郑国国君郑文公意识到,单凭郑国的力量难以抵挡楚国的进攻,便考虑与楚国求和。
郑国大夫孔叔却劝阻郑文公,认为与楚国求和将使郑国失去独立和尊严,也会使郑国成为楚国的附庸。
因此,郑国最终没有选择与楚国求和,而是继续抵抗楚国的侵略。
楚国与郑国的战争,以及楚国与齐国之间的争夺,使得当时的国际关系变得极其紧张。
齐国作为中原的强国,自然不愿意看到楚国的势力在中原地区扩张。齐国与楚国之间的对抗,逐渐演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
公元前656年春天,齐桓公为了遏制楚国的北进之势,亲自率领了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八国联军南下,目标直指蔡国。
蔡国军队在联军的攻势下迅速溃败,随后齐桓公不失时机地转而进攻楚国。面对来势汹汹的八国联军,楚成王和斗子文表现出了沉着冷静的态度,他们并没有表现出恐惧,而是准备应战。
楚成王首先采取了外交手段,派遣使者前往联军中提出交涉。楚国使者以巧妙的言辞表达了楚国的立场,他们指出齐桓公和楚成王的领土一北一南,本不应有冲突,质疑齐桓公远道而来的原因。
对此,齐国的大臣管仲代表齐桓公回应,他提到了周天子赋予齐国的征伐之权,并指责楚国未能向周王室进贡,以及周昭王南征楚国而未归的旧事。
楚国使者对未能进贡表示了歉意,并承诺未来将恢复进贡,但对于周昭王的问题,则巧妙地回避了直接回答,建议齐桓公询问“水边上的人”,意指此事与楚国无关。
尽管楚国使者给出了答复,但齐桓公并未因此而撤军,而是继续南下,驻扎在楚国北塞的陉地。
楚成王在十六年夏天,即公元前656年夏天,派出了屈完带领军队前往八国联军的驻地。面对楚国的军事行动,八国联军选择了撤退,并驻扎在了召陵。
在召陵,齐桓公和屈完进行了直接的对话。齐桓公展示了联军的军力,并试图以此来震慑楚国,询问屈完对于联军战斗力的看法。
屈完则机智地回答,指出如果齐桓公以德行安抚诸侯,无人敢不服从;但如果依靠武力,楚国有天然的防线——方城山和汉水,即使联军人数众多,也难以轻易取胜。
最终,在屈完的巧妙应对下,双方达成了和解,屈完与八国诸侯订立了盟约。
这次外交和军事的较量,不仅展现了楚成王和屈完的智慧与勇气,也体现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复杂的外交关系和战争策略。
楚成王的外交胜利,有效遏制了齐桓公的北进计划,保护了楚国的利益,同时也为楚国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和认可。
公元前655年秋天,齐桓公召集诸侯在首止(今河南省睢县东)举行会盟,目的是为了稳定周朝太子的继位问题。然而,这一行动引起了周惠王的不满。
周惠王通过周公宰孔向郑文公传达了自己的旨意,提出安抚郑国并让其跟随楚国,同时得到晋国的辅助,以此来保障郑国的安定。
郑文公对于周惠王的这一安排感到满意,并且对于未朝见齐桓公感到担忧,因此他计划逃离首止,不参与盟会,直接返回郑国。
郑国大夫孔叔对郑文公的这一决定表示反对,认为这样做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但郑文公并未听从孔叔的劝阻,执意离开了盟会,悄然返回了自己的国家。
郑文公的这一行为,无疑是对齐桓公权威的挑战,也反映出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和复杂的政治格局。
与此同时,楚国的斗子文抓住了这一机会,趁机出兵灭亡了弦国(今河南省息县、潢川间)。
弦国国君因逃亡而被迫前往黄国寻求庇护。当时,江、黄、道、柏四国与齐国关系友好,且与弦国有着婚姻联盟。
弦国国君由于依赖这些关系,没有对楚国采取应有的防备措施,甚至忽视了对楚国的外交事奉,这直接导致了弦国的覆灭。
值得注意的是,在弦国遭受楚国攻击的整个过程中,齐桓公并未派遣军队进行救援。
这可能是由于齐桓公当时正忙于处理周朝太子继位的问题,同时也可能是出于对郑文公逃离盟会的不满,因此选择不干预楚国对弦国的军事行动。